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不懂愛的人才是掘墓人。
和懂愛的人在一起,即使結婚,也會越來越幸福;
和不懂愛的人在一起,即使不結婚,也會有心冷的一天。
看見對方的真實存在,看見他的優點,看見他的缺點。
更重要的是,看見他心里的企盼,看見他生命中的傷口。
一個看不見自己的人,是無法看見別人的,因為他對“人”的認識還沒有覺醒。
剝去社會身份,職業,輩分,性別,年齡,財富,外貌,這些外界的因素。
明明白白的,看見自己是誰。
看見了自己所在的人群,如何影響了自己;
看到自己過往受的傷,如今留下了怎樣的疤痕。
看到自己的心性,自己的企盼,自己的恐懼;
看到了自己,懂得了愛自己,再去看他人,才能愛他人。
只有看見,才能尊重。
愛,是把對方當真正的人來尊重。
他有他的個人意志,個人夢想,有他的尊嚴;
他有他自己的生活空間,內心深處不愿被人踏及的地方;
他有他的個人邊界。
他有他自己的飲食口味,有他自己的穿衣習慣;
他有他心靈的敏感地,就算你不能感同身受。
愛是尊重,不是綁架,更不能侵入。
相愛,并不代表雙方,在任何方面都是一體的;
誰也不是誰的另一半;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愛,是給他作為“人”的自由。
愛,不是要求對方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按照自己的意愿活著;
更不是,將自己的精神附著在對方身上。
愛不是限制,而是成全。
愛不是兩個不完整的人,互相依偎取暖,互相拖累;
而是兩個自性圓滿的,獨立的人,有能力過好自己的人生之余,
互相欣賞,互相扶持。
愛他,就不要限制他。
愛不是枷鎖,更不是鐐銬。
愛是尊重,更是尊重帶來的自由。
喜歡,是讓自己高興,愛,則是希望對方更好。
喜歡一朵花,你會折下他,愛一朵花呢?你會給它澆水。
喜歡,流于表面,愛,卻在深處。
人會因為一個人長得帥,有錢,衣品好,喜歡他。
但是愛,必然愛的是他的靈魂,愛他內心深處的東西。
喜歡,是索取;愛,是付出。
思念一個人會撕心裂肺,失去一個人會死去活來。那只是喜歡。
情緒如此強烈,是因為需要對方,是情感依賴。
那句“我想你了,我想見你”。
更多的是希望對方撫慰自己的情緒,填補心靈的寂寞。
愛是平淡的。
愛是惦記,愛是祈福。
惦記他冷不冷,最近好不好。過的開心不開心。
愛的那個人,有沒有實現心中所愿?
這樣的惦記和企盼,必然像靜水流深般平淡。
那句流行語:愛你,不是愛你的樣子,是愛和你在一起我的樣子。
是不是很自私?
時間感情,無論愛情,友情,親情,都可以憑此檢驗。
愛情,不一定需要浪漫。
浪漫情調,是一個人心性的特征,未必每個人都有。
鮮花,蠟燭,煙花,只是物品,不是浪漫。
那一刻感受到的美感,和心靈共振才是浪漫。
真正的浪漫,會使兩個人的心靈更加融合。
浪漫是奢侈品,只有天賦詩意的人才能擁有。
能寫出:
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
此曲有意無人傳,愿隨春風寄燕然。
也只有李白一人。
但浪漫,不是愛情。
如果愛情,是碗冬夜的面條,浪漫就是面條里加的肉末;
如果愛情,是夏天的雪糕,浪漫就是雪糕里的紅豆。
幸福的婚姻中,可以不要浪漫,
但不能沒有愛情。
人們說,時間久了,愛情變成了親情。
錯。
那只是激情,變成了習慣。
真正的愛情,永遠是愛情。
但太多的人,把激情當做愛情。
人們會因為性,而互相吸引;
會因為新鮮感,而互相吸引;
會因為對方身上有自己父母的影子,激活了自己的潛意識。
會因為陌生,而互相吸引。
太多的人,把這樣的吸引,當做愛情。
時間久了,性滿足了,新鮮感沒有了,影子也看不見了,吸引力也就消失了。
但時間久了,生活中習慣了這樣一個人存在,習慣了這樣的氣息,和節奏。
人是多么懶惰的動物,重新適應又要耗費精力。
習慣,不是親情。
愛情,也不會成為親情。
愛情是互相懂得,互相扶持。
而親情,只是關心,惦記。
世間最深的親情,是母子。
試問能夠互相理解,鼓勵,能夠貫穿一生,互相獲得生命滋養的母子,有幾家?
真正的愛不需要忍耐,
你們看見了對方的靈魂的純凈絢麗,
也看見了那些缺憾來自何方;
看見了傷口,就會理解了痛苦,
愛與理解,會讓人互相補充短板,撫慰缺憾;
而不是責備,和忍耐。
真正的愛情,一旦發生,必然長久。
它不是激情,不會隨著時間消失。
即互相懂得,也共同成長,所以也不會變成親情。
真正的愛情,只存在于兩個精神獨立,人格成熟的人之間 。
好的愛情,必然是在豐富的感知,深度的靈魂中間產生。
這個時代,我們從不缺情,唯缺的是用心;
知你的人,心靈深處的懂得,勝過萬語千言;
精神層面的認可,才能超越風塵,兩情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