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這是藝術家描繪的太陽系“第九行星”,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表示,“第九行星”實際上是一顆系外行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天文學領域最大的一個謎團就是太陽系“第九行星”是否存在,以及它的成分如何?目前,瑞典蘭德大學天文學家最新研究顯示,很可能“第九行星”事實上是一顆系外行星。
他們認為,在宇宙早期進化時期這顆行星運行至太陽較近距離時被太陽“竊取”,它是迄今完全未探測到的太陽系一部分。它將成為太陽系內部發現的第一顆系外行星。蘭德大學天文學家亞歷山大-馬斯蒂爾(Alexander Mustill)說:“非常有趣的是,當天文學家在數百光年之外的其它行星系統中尋找系外行星時,我們的太陽系竟然隱藏著一顆系外行星。”
他們認為,在45億年前太陽處于年輕階段,太陽竊取了第九行星,系外行星的定義應當是位于太陽系外部,但目前這一定義的限定方式變得模糊。
天文學家指出,許多信息表明第九行星被年輕時期的太陽捕獲,從那時起至今未被完全探測到。據悉,恒星誕生于星團之中,經常有其它的恒星擦肩而過,當兩顆恒星近距離遭遇時,一顆恒星很容易“竊取”另一顆恒星軌道中的一顆或者多顆行星,第九行星就可能是被太陽竊取的行星。
在一項計算模擬實驗中,亞歷山大和同事們發現第九行星很可能被太陽捕獲,當它與太陽近距離接觸時。他指出,第九行星很可能是被其它行星“推擠”下被太陽捕獲,或者它位于原行星系統最遠端,當運行至太陽較近距離,同時與主恒星的引力束縛較弱時,最終脫離了原軌道,之后第九行星進入一個環繞太陽運行的軌道。
亞歷山大表示,目前我們仍未拍攝到第九行星的圖像,也未發現它釋放的光線。我們不知道這顆行星是由巖石、冰層還是氣體構成,我們猜測它的質量很可能是地球的10倍。在確定第九行星的具體身份之前,我們仍需要進行大量的工作。如果該理論是正確的,那么這項最新研究提供了理解太陽和地球的重要信息。(悠悠/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