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體檢中都有抽血這個項目,許多人的體檢結果尿酸數值會偏高。多數年輕人不會重視尿酸高, 而很多中老年人都清楚尿酸高的壞處。
那就是會引發——痛風。
痛風患者常常會在半夜,因為腳趾、踝關節、膝關節、腕關 節、指關節、肘關節等處出現紅腫熱痛的癥狀而被痛醒。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不均衡,如今痛風成為了一種“富貴病”,且發病率持續升高,引發痛風的高尿酸已成為繼“三高”之后的“第四高”。嚴重威脅著現代人的健康。
另外90%以上的痛風患者都伴有腎臟的病變,可以說痛風對人體的傷害是相當大,不可忽略的。
痛風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正常人體每天的尿酸生成和排泄基本平衡,當尿酸生成過多,或者排泄減少的時候打破這一平衡,就會導致尿酸積累。
痛風在臨床上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高尿酸癥期:病人除了體內血尿酸升高外,未出現任何痛風的臨床癥狀。
第二階段為痛風早期:由于血尿酸持續增高,導致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突然發作,絕大多數人是在睡夢中被像刀割般的疼痛疼醒。首發部位常是腳的大拇指,關節紅腫,灼熱發脹,活動一下,即鉆心般疼痛,但在幾天或數周內不經治療也會自動消失。這種“來去如風”的現象,稱為“自限性”。一次疼痛之后,看起來關節的炎癥消除了,和以往正常情況一樣了,實際上尿酸結晶并沒有消失,繼續蓄積,關節漸漸變得腫脹僵硬,屈伸不利。
第三階段為痛風中期:痛風性關節炎反復急性發作,幾次急性發作后,由剛開始發病時的一個腳趾關節,逐漸波及到指、趾、腕、踝、膝關節等全身關節,進而周圍的軟組織和骨質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造成功能障礙因素尿酸結晶不斷沉積,慢慢形成了結石一樣的“痛風石”。此時腎功能正常或者輕度下降。
第四階段為痛風晚期:患者關節畸形及功能障礙日益嚴重,痛風石增多,體積增大。痛風石逐漸增大后,其表皮膚可能變薄潰破,形成竇道,排出白色糊狀的尿酸鹽結晶物,經久不愈。
尿酸過高不僅會形成痛風,還會引發例如高血壓、腦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腎結石等多種疾病!
為什么會得痛風?
引起痛風的原因有很多,飲食失衡導致高尿酸,休息睡眠不好損壞代謝系統,外傷治療不當引起的繼發性損傷,家族遺傳等都有可能引發痛風等等。
容易引發尿酸高痛風的行為
1、家族遺傳性痛風;
2、喜歡喝含糖飲料、啤酒、白酒;
3、暴飲暴食、體重超標;
4、喜歡吃動物內臟、牛羊肉等高嘌吟食物。
一般來說:在正常飲食狀態下,非同日兩次空腹檢測,男性和絕經后女性血尿酸大于420微摩爾/升,絕經前女性血尿酸大于360微摩爾/升,即可診斷為高尿酸血癥。
高尿酸可以沉積于關節、腎臟,刺激血管壁,使葡萄糖利用低下,導致關節炎、尿毒癥等多種疾病。
有研究證明,尿酸高的人患高血壓、腦卒中、2型糖尿病、腎衰竭的風險都明顯高于常人。
很多人長期靠藥來控制,痛風一發作,馬上吃藥控制,平成不疼時不做任何調理,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藥物只能暫時止痛,卻不能徹底平衡尿酸,達到從根本上治愈痛風的效果。
降酸排風首先要控制飲食,如動物內臟、海鮮、豆制品、啤酒等都要少吃少喝,同時加強運動、多飲水,另外中醫和營養師建議平時要進行食療調理。
調理上中醫推薦: 葛根、黃精、薏苡仁、淡竹葉、茯苓、桑葚、山藥、枸杞子這8味配料搭配泡茶飲用,命名為【百優草葛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