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隱秘的角落》:盛名難副還是實至名歸? | 夜航船 Vol.1

夜航船是一檔由自由撰稿人宗城、紀錄片導演趙一靜一同發起的文化深度對談,不定期更新。你可以在微信搜索“宗城的小黑屋”,或者在微博搜索“閣樓上的宗城”關注我們,就可以讀到最新動態。

“夜航船”第一期,我們來聊《隱秘的角落》。疫情期間,它成為最熱國產劇,不同階層的人群都在討論它,我們好奇的是,這世上優秀作品其實并不少,但為什么是這一部劇“出圈”,它打動觀眾的點在哪里?都說它有美劇質感,那么這一部劇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呢?在本期對談,我和朋友一靜、肖瑤將細致地討論這部劇及其現象。

在本期對談中,你會聽到:

《隱秘的角落》的團隊是怎么搭建起來的;

編劇在改編原著時有何考慮;

劇版在視聽語言上的出彩之處;

對《隱秘的角落》結局的探討;

它為什么能打動人心,它的局限又在哪里;

《隱秘的角落》對權力關系的展示是否充分。

 嘉賓簡介 

趙一靜:紀錄片從業者,愛好影視文學。

宗城:無業游民、自由寫作者。

肖瑤:一個社恐的媒體人和小說寫作者。

趙一靜(后文簡稱一靜):先簡單說說為什么叫“夜航船”吧?

宗城:想要一個兼具美感和記憶點的名字,喜歡張岱的著作《夜航船》,張岱是明朝的普魯斯特,也是個取名高手,《夜航船》《陶庵夢憶》都挺好聽的。叫夜航船,也是喜歡那種黑暗中依然有人向光明航行的意境。

之所以做夜航船沙龍,是因為今天缺乏思想類對談節目,《鏘鏘三人行》成了被人追憶的過去,市場上多是溫吞、抖機靈的次品,所以就想做一個青年參與的、深度的文化沙龍。

一靜:我注意到你對《隱秘的角落》這部劇很感興趣,它也是疫情時期真正出圈的一部劇,像我的關注點是為什么在疫情時期偏偏是這一部劇出圈了,實際上這幾個月制作精良的劇也不少,國產劇里有《清平樂》《三叉戟》《傳聞中的陳芊芊》,但是論出圈程度,好像都不如《隱秘的角落》。

宗城:《隱秘的角落》之所以那么火,在于它暗合了瘟疫時期人們被壓抑的心理,隔離、禁錮,渴望宣泄,所以雖然人們一方面批判惡,又在內心深處渴望看張東升殺人,看壞小孩表演,看他們如何在壓抑的環境中做一次背叛。很多人從小都是內心陰暗的乖小孩,影視劇幫他們做了現實不敢做的事情。

一靜:宗城和肖瑤先說說你們給這部劇打幾分,簡要說一下理由。

宗城:7到8分。我看到關于《隱秘的角落》的爭議討論,很多人說它好,一部分人說很糟,我個人的觀感,是它的水平大約在7分。豆瓣評分現在普遍虛高,大部分國產劇水平是不及格,作為對比,《傳聞中的陳芊芊》在我看來是6分劇,《清平樂》7分,《大明王朝》9分?!峨[秘的角落》突出的是氛圍營造、音效運用,以及它有靈氣的鏡頭切換,本來想說構圖,但考慮到構圖模仿了《四百擊》《風雨云》《大佛普拉斯》還有是枝裕和,原創上沒那么突出,而敘事邏輯是減分項,審查對這部劇也造成了影響。此外,我認為這部劇雖然刻畫了家庭內部、男女之間的權力關系,但仍然避開了彌漫在社會中,科層制內外、階層之間、意識形態對社會人作用的更復雜的權力關系,比如張東升是如何在科層制中被排擠的、老陳所在的警局內部的權力關系、朱朝陽學校里的師生關系等,不是被忽略就是一筆帶過了。

原本拍出的結局,因為過于暗黑,也改成了正能量,但我想,導演還是盡可能給了暗示,比如朱朝陽的日記、笛卡爾故事的兩個版本、童話與現實。

自始至終,張東升或許就是朱朝陽,朱朝陽就是張東升,《隱秘的角落》是一個人的故事,一個人對自己過去和現在的穿插與閃回。張東升喝瓶子里的水要一口氣喝完,因為小時候,控制欲極強的母親總是逼他快點喝完牛奶。朱朝陽暗暗喜歡能讓他溫暖的普普,所以長大后,他渴望擁有一個像普普這樣的女兒。他們都擁有縝密的頭腦、專注的意志力,喜歡數學,參透笛卡爾的童話與現實,也同樣,他們出生在一個極度壓抑的原生家庭,目睹長輩以愛之名行惡之事,于是惡之花在黑暗地谷熊熊燃燒,謊言和背叛成了他們脫不掉的面具。不是長大后我就變成了你,而是從始至終,我就是你,而我唯有殺死過去的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相比于原著,我的看法是:勝過原著。對比作品,比的不只是劇情,紫金陳的原著小說在邏輯上更充分,敘事想象力更大,但不可回避,原著的人物塑造太平白了,完全是作者的工具人,在文筆上也普普通通,它是純粹依靠劇情推動的懸疑爽文,但談不上多少文學和思想性。相比之下,劇版的人物塑造是更飽滿的,比如朱朝陽的母親,拍出了她被生活折磨、懊悔自己、又對孩子有控制欲的狀態,是一個有層次的人物,而原著里,她只是推動敘事的工具。原著對三個小孩的塑造,連環殺人、無窮無盡的惡意,雖然是有極端案例可以佐證,但通讀下來,作者依然是把三小孩當工具的,為了腦洞而殺人,原著本身的設定就很牽強,是靠不斷堆腦洞吸引讀者,所以說是爽文。而《隱秘的角落》,我一個湛江人看了,它的場景讓我覺得是可信服的,它對那個海邊小城的塑造、對三個小孩的刻畫,讓我感同身受。

所以,豆瓣評分9分是虛高,但說它是爛劇,則顯得意氣,如果實際了解過影視劇拍攝,就知道在這種審查環境下,拍出這部劇,在音樂和蒙太奇又有想象力,本身就是一件很珍貴的事。

肖瑤:8.5分。第一次觀看和豆瓣評分一樣,在9分左右,仔細復盤,覺得在敘事合理性上有一些瑕疵,所以調低了一些分數??赐旰蟮谝环磻?分以上,是因為它首先是一部讓人眼前一亮的影視劇,表演和劇作方面都達到了大多數國產劇沒有能達到的標準。大家都知道它是改編自網文的,但是很多從網文搬到熒幕上的劇其實都不那么成功,甚至會遭到原著黨的唾棄,但是這部劇沒有,它在改編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在網文的基礎上增加了文學性和戲劇張力,它的戲劇張力會讓人覺得這部劇可以多看幾遍。

比起原著,影視劇里的人物有了更有層次感的性格轉向和命運轉向,它加入了很多情感、細節,讓人物更加立體了。小說里面人物的心態基本上就只有仇恨和欲望,劇版把人性的復雜性寫得更豐富,對家庭和男女關系的刻畫也更加老道。普普和張東升互動那一段,雖然我個人覺得那段有一點突兀,但是至少創作者有意識地在去豐富每一個人物的形象。

一靜肖瑤說到了改編與原著的不同,我比較好奇一個問題是,這部劇和原著的主要區別。

肖瑤:《壞小孩》是一個快節奏的懸疑網文,和多數網文一樣追求爽感,可讀性強、情節緊湊,故事新奇,但人物和文筆比較單薄,經不起反復閱讀。就這個層面來看,《隱秘》通過拍攝風格、質感的打磨,提升了影片的“藝術性”,所謂藝術性,參考電影里藝術片與商業片的分類,就像小說里“網文”和“嚴肅文學”的分類,其實倒也不必強硬地給作品這么分類,但這二者之間還是存在一定區別的,比如原著把重心放到人物行為和故事推進,忽視了人物深層次的性格轉向、情感塑造。原著里“壞小孩”們都是徹底的壞,嚴良(原著叫丁浩)和普普一開始就不是善類,沒有一個要治病的弟弟,也沒有描寫他們走投無路時仍然保留的些許純真;朱朝陽更是隱藏最深的壞小孩,“殺人”的概念似乎從一開始就深藏在他腦海中的,甚至要求張東升幫忙殺掉自己的父親和“小三”(朱永平和王瑤阿姨)。他的“至惡”卻不在于殺人犯罪,而在于他清楚地知道如何利用法律掩護自己,最終成為劇中唯一一個逍遙法外的一個人。

劇版很明顯把孩子們的惡大大削減了,剛出場的時候,這幾個孩子更像是生活中你我都會遇到的普通人,也是正常人觀念中的純真小孩。他們也渴望友誼和愛。他們最開始也沒有殺人的概念,更沒有“勒索”的意識,甚至遇到殺人犯都想著讓他們改邪歸正(至少看上去這一段是三人達成共識的而非各懷鬼胎)。后來牽涉到自身的情感、利益,他們才開始一步步走入大人的世界,用大人那套法則保護自己。所以說劇版總體給“罪惡”這個元素做了柔化處理,把赤裸裸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隱匿去了,換成成人世界給孩子逐漸滲透的影響,到最后從朱朝陽身上看到的更是絕望和無力,而不全是冷血和“黑化”。

一靜:在改編過程中,導演辛爽是讓人眼前一亮的角色,他看起來是新人,又是音樂界的中生代了,辛爽是怎么和這部劇產生聯系的,這部劇的班底又是怎么走在一起的?我注意到宗城有研究過,可以梳理一下。

宗城:2017年,愛奇藝買下《長夜難明》和《壞小孩》的版權,把《壞小孩》制作權給了韓三平和制片人何俊逸。

原著小說《壞小孩》,作者: 紫金陳,版本: 浦睿文化|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8年7月(點擊書封可購買)

何俊逸是影視出品人、制片人。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文學學士、藝術碩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霍爾果斯萬年影業有限公司創始人,他希望“找一個愿意賭上一切的人”,看到了辛爽在音樂劇節目《幻樂之城》的導演功力,和辛爽聊天,盡管辛爽沒有影視長片代表作,但何俊逸覺得:“導演本身的功底、鏡頭感特別好,大家都是同齡人,所以更多不是看以前做過什么,而是聊對內容的理解與執著,有默契才能共同面對困難?!?/p>

辛爽加入劇組后,邀請了他很欣賞的音樂人丁可,丁可是《踏雪尋梅》《暴雪將至》的配樂制作。就是這兩個人聯合劇組的其他音樂老師,撐起了《隱秘的角落》的樂感。在他們的堅持下,這部劇12集,每一集片尾曲都不一樣,12首片尾曲分別來自后海大鯊魚、木瑪、小娟&山谷里的居民、PK14、發光曲線、Joyside等樂隊。

這部劇最有名的曲子是《小白船》,辛爽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提到,“小白船是第十二集的片尾曲,雖然是首兒歌,卻每次響起都會死人,三個孩子在第一集合唱時,背景是張東升把岳父母推下山崖,第二次在少年宮大合唱時,朱朝陽的妹妹朱晶晶神秘墜樓;第三次三個孩子躺在船上,背景音樂響起小白船,當觀眾終于認為展現了一場充滿童話的溫馨場景時,隨著‘飄向西天……’這句歌詞,鏡頭一轉,一具女尸趴在海灘上,揭露了張東升殺妻的事實。”(《大河報》)

我查了這首歌的資料,它原本是一首經典的朝鮮童謠,原名《半月》,由朝鮮作曲家尹克榮于1924年作詞、作曲,曾被譯成中日兩國語言,并在中國與朝鮮半島廣為流傳。1950年被譯成中文傳入中國,最初收在解放初出版的《外國名歌300首》中。在朝鮮半島,它是一首安魂曲。1950年,《半月》被翻譯成中文,于是就有了中文版的《小白船》。辛爽改編這首歌曲,我想是喜歡那種童謠和安魂曲共生的感覺,這也是整部劇給人的感覺,童話和現實同步進行,美好的背面是殘酷。

另一邊,韓三平早在《無證之罪》時,就找到當時正在拍《妖貓傳》的秦昊,說,昊子,這有個網劇劇本,你有沒有興趣看看。于是秦昊去了《無證之罪》劇組,和韓三平、紫金陳保持合作,因為《無證之罪》口碑和市場效益都不錯,就繼續拍《隱秘的角落》。

韓三平人脈廣,他和何俊逸都是《地久天長》的制片人,《地久天長》的男主角正是王景春,他憑借這部戲拿到柏林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可以說,也是韓三平和何俊逸把他介紹到了《隱秘的角落》劇組。

秦昊和張頌文都是婁燁的朋友,二人演過多部婁燁作品,張頌文是廣東人,演過廣東熱門劇《乘龍快婿》的賈發,秦昊看到《隱秘的角落》劇本,就想到找張頌文搭把伙。

張頌文和榮梓杉(朱朝陽)在電影《西小河的夏天》就有合作,那里張頌文就演了榮梓杉的父親。借助這條關系,榮梓杉被介紹到劇組,他本來分到的是嚴良這個角色,那時朱朝陽已經定下來了,是一個身材較矮的小演員。但導演看到他就覺得:“他(榮梓杉)不是嚴良,是朱朝陽?!?/p>

之后,榮梓杉去《隱秘的角落》試鏡,當時有A、B兩組演員,他幸運地和現在嚴良、普普的扮演者分在了A組,全員晉級。(引自《孟大明白》)

至于朱朝陽的母親、周春紅的扮演者劉琳,她在中戲96級,跟章子怡、袁泉、胡靜、梅婷、曾黎、秦海璐、劉燁、秦昊是同學,是幾部大熱劇《知否》《瑯琊榜》里的演員,曾經和張黎談過戀愛,張黎的代表作是《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人間正道是滄?!?,后來不歡而散。

王瑤阿姨的扮演者李夢,演過《天注定》《解救吾先生》,是賈樟柯欣賞的演員,2014年,跟秦昊合伙過《火鍋英雄》。所以,張頌文、劉琳和李夢,可能都是秦昊推薦的。

該劇比較年輕的演員黃米依,演張東升老婆徐靜的,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2014級音樂劇系,江湖外號“小周迅”,《演員的品格》人氣選手,是比較被看好的新人。

原著的城市原型是寧波,劇里確定湛江為拍攝地,是希望借城市本身的色調來參與敘事。那里有海、有船,符合小說情節的構建;那里的夏天格外熱烈,街巷房屋之間紅黃綠等高飽和配色吻合濃郁的年代感;而嶺南文化區不假修飾的市井氣息,又為原本帶有隱喻色彩的故事找到了落地的可能。“先建立真實的舞臺,才能讓觀眾相信,真的有那樣一群人在此生活著?!?《瀟湘晨報》)

除了導演辛爽,《隱秘的角落》的總制片人何俊逸、攝影指導晁明、美術指導李佳寧、剪輯指導路迪、錄音指導張楠,他們都是北京電影學院05級的同學,也是《無證之罪》的部分幕后班底。

該劇劇本總監是《紙牌屋》編劇Joe Cacaci,他輔助幾位國內編劇進行創作。很多觀眾說這部劇像美劇,因為它就是照著美劇模式打造的,背后有Netflix的參與。這部劇有一個細節,每一集時長不一樣,它是卡在高潮點結尾,吊著你的胃口看下去,這也是Netflix喜歡用的手法。

我在這里長篇累牘地說這部劇的制作團隊跟它的空間搭建是為什么呢?因為其實影視劇跟小說一個很不同的地方是:影視劇是視聽語言的藝術,它的空間構建往往決定了一部劇的成敗。而小說雖然也有敘事空間,但是小說還是作者個人的語言魅力、敘事能力占主要成分,作者完全可以通過他文字的力量來構筑戲劇的感覺。但是影視劇你如果不把場景搭好的話,其實演員是沒有感覺的。演員首先要來到符合他感覺的場景,他在里面才能詮釋符合場景的人際關系。

所以無論是取景地,還是演員之間的化學反應,對一部劇都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從文化批評角度展開的影評,令我感到不太滿意的一點是,他們還是從文學批評的角度來介入一部影視劇,但其實一部影視劇它的推動力不只是情節,還有空間,鏡頭語言、光線運用、配樂等等原因如果不考慮進去,評價影視劇其實是一個武斷的做法。

一靜:我們都說這部劇的視聽語言出色,可以舉兩個具體例子嗎?

肖瑤:我認為所謂視聽語言,不僅從創作者出發,更可以從受眾出發?!耙暋焙汀奥牎睔w根結底重點都放在抵達觀眾的呈現,著重一個“效果”。所以包括很多后續細節解讀,各種細思極恐的分析,其實未必是創作者有意為之。辛爽在接受采訪時也提到“網友們的解讀太精彩了,精彩到他都沒有想象到”(大意)之類的。

比如一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點在朱晶晶兩次墜樓的時候,第二集的少年宮五樓,朱朝陽站在窗臺口,普普說“她摔下去了”,那時畫面的色調是暖色的。然后最后一集通過朱朝陽回憶復現時,也許是回憶效果的處理,畫面變成了冷色調,難免讓人想到結合人物的心境,第一次是童話版,第二次是現實版,現實中的朱朝陽在那時就已經心冷了。而那時,普普的話變成“她快要摔下去了”。一字之差,區分了朱朝陽到底是沒來得及救人,還是見死不救。細思極恐。

另外有一組文學感很強的蒙太奇,觀看的時候就像在看電影。接著朱晶晶摔下去后,第四集出現了兩個畫面交織剪輯:朱朝陽過生日/朝陽的父親和第二任妻子簽字火化女兒,一悲一喜同時進行。但攝影的真正高明之處不僅僅在于情感色彩的對比,還有都巧妙運用了一些同樣的元素,比如火:一邊是蠟燭,一邊是火花,燃燒的意向,一邊表達生一邊表達死。除了火還有倒計時、畫中人的低頭,情感強烈的沖撞對比一下子被拉到了最高點。

最后想說說配樂方面,這部劇的配樂陰森、恐怖已經不用多說,雖然整體劇情畫面bgm不算多,但一旦出現就立馬引人入勝(比如《小白船》一響起,就要死人)。除了音樂配音,還有很多細小的、非音樂的畫中音值得留意,比如很多網友已經分析出來的電視劇旁白(葉馳敏家的《還珠格格》、張東升家放的懸疑?。├脛≈袆〉呐_詞撩撥情緒和象征,不可謂不高超。印象最深刻的還有朱朝陽和父親吃甜品的時候,當朱朝陽發現朱永平偷偷在錄音,鏡頭給了一個蒼蠅溺死在糖水里的特寫,表示父子關系在這時已經破裂,同時,畫面其實閃過了一個游樂園過山車尖叫、呼喊的配音,也表示朱朝陽當時的心境。

這些細節,不二刷、三刷,或者不通過采訪解讀,其實很難發現,但一旦發現,不能不讓人心服口服。

宗城:想到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是二刷時很感動的一幕,張東升帶普普去吃麥當勞,店員誤認為,普普是張東升的女兒,建議他給女兒點兒童餐,送玩具,有四個玩具,一次兒童餐只能選一個,張東升說:“我下次再帶你來吃?!焙髞?,東升一個人點了三份套餐,終于集齊了玩具,但他對面沒有普普,只有他自己。

第二幕是在第一集末尾,張東升約岳父岳母去爬山,到亭閣間隙,張東升向岳父詢問攝影技巧,問了一句:“我還有機會嗎?”岳父以為,他說的是與女兒的事,也即“我和您的女兒還有機會嗎”?此時,妻子正與張東升鬧離婚,而妻子的父母顯然在自己女兒這邊。岳父母皺下眉頭,勸東升放下執念,暗示他與自家女兒緣分已盡,但東升本想問的,其實是“在攝影進步上還有機會嗎”。在這種話語誤會中,東升明白了岳父母的態度,并決定殺死岳父母。

這段對話本身沒什么,厲害的是導演在這里運用蒙太奇和配樂講故事的能力。從自然光到陰影加深,面部特寫,從舒緩的鏡頭到步步加快,再到頻繁正反打,烘托張東升壓抑、焦慮、憤怒的情緒,此時響起的如同心臟跳動般的音效,結合秦昊演出的平靜又壓抑的面部表情,達到了一種耳朵嗡嗡響、仿佛水流漫灌迅速要將人淹沒的感覺,很有力地表現了人物的內心狀態。

一靜:宗城能給我們說說這部劇的結尾嗎?

宗城:表面上看,這部劇選擇了皆大歡喜的結局,三個小孩朱朝陽、嚴良和普普都沒死,兇手張東升被擊斃,主角們都獲得新生,老警察老陳也安然無恙。但是在第一個結局背后,編劇又精心安排了另一個結局,這個結局沒有明說,但處處埋了伏筆,關于它,我們可以從劇中張東升提到的“笛卡爾的故事”說起。

笛卡爾與公主的故事,有一個童話的版本,也有一個現實的版本。張東升皮笑肉不笑地說完第一個版本后,突然微笑說,還有第二個版本,笛卡爾遭遇了背叛。

整部劇就如同笛卡爾的故事,是童話與現實的共存。你是選擇相信童話?還是走進現實?當童話版本以東升之死、少年獲救結束,另一個版本卻在告訴觀眾,普普和嚴良已經死了,主角團最后活下來的只有朱朝陽,而所謂的第一個結局,只是他精心編造的童話。

在原著小說《壞孩子》中,朱朝陽就是藏得最深的那個壞小孩。壓抑、飽受控制的環境,以及父親對情人的女兒朱晶晶的偏愛,讓他懷恨在心,在少年宮把朱晶晶推下樓,而普普是那個唯一的目擊者。小說里,三個小孩發現張東升殺人視頻之后,向張東升勒索錢財,事情如滾雪球越滾越大,牽扯進去的人越來越多。當朱晶晶的母親懷疑女兒之死與朝陽有關,找人騷擾朝陽母子,還往朝陽身上潑糞,而朝陽父親放任自流,朝陽因此記恨,通過張東升殺死了自己的爸爸和朱晶晶的母親,并最終設計讓所有知情人死亡,利用日記,將自己偽造成被脅迫的軟弱形象,把一切罪行推給普普、丁浩(劇中的嚴良)和張東升,從而逍遙法外。

電視劇無法完全采用小說情節,但為了暗示朱朝陽的撒謊,編劇做足了功夫。比如在劇末,普普在寫給朝陽的信里說,少年宮的事情真相,她都沒有告訴嚴良,會替朱朝陽保守秘密,但是,她還是希望朱朝陽有機會能自己站出來,說出真相。試想,如果朱晶晶只是失足墜樓而死,普普根本沒必要瞞著嚴良,也不需要鄭重其事地說,要保守秘密。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朱朝陽在撒謊,隱瞞了那天的真相,而那個真相對他不利。

朱朝陽最終沒有選擇說出事實,即便收到普普的信,在警察面前,他說出的還是朱晶晶踩空,失足墜樓而死。但編劇在最后一集用微妙的視聽語言、臺詞設計,暗示了朱朝陽在撒謊,他就是殺害朱晶晶的真兇。

同時,編劇也在多處暗示在現實版本中,嚴良和普普已經死去,結局里的嚴良,不過是朱朝陽童話里的存在,也可理解為:朱朝陽內心中僅存的善良。

我注意到一個細節:在最后一集朱朝陽的開學典禮時,嚴良從后門走了進來,與朱朝陽對視,這其實是一個很詭異的鏡頭,因為一個活生生的人闖入,其他學生居然沒有半點反應!這說明此時出現的嚴良已經不是活人,而是朱朝陽的意念,一個童話的版本。朱朝陽看著他,也是在看著自己內心的善良一面,借此反問自己:我做錯了嗎?我還能回頭嗎?

嚴良或許在火災時,甚至可能在水產廠就已經死去,為了救他而負傷的老陳,在更現實的版本里也可能已經死去。嚴良在船上被朱朝陽推下水,鏡頭處理與朱晶晶墜樓格外相似。如果仔細對比鏡頭語言,會發現最后一集嚴良的狀態和一開始明顯不同,他更像一個幽靈、一個嘴唇發白的亡魂,活在朱朝陽的意念中。

整部劇的核心人物,就是張東升和朱朝陽,東升朝陽,前者就是后者長大后的模樣,而后者是繼承前者惡意的人,他們都選擇了撒謊、選擇背叛,一個背叛至親、一個背叛好友,最終都走向殺戮。劇中,普普曾說,她夢到朱晶晶在六峰山,而我們知道,張東升就是在六峰山頂執行了謀殺,并偽造成岳父母失足墜落。

編劇隱喻的第二個結局,就是一個遵循原著情節的結局,但是照顧到種種因素,《隱秘的角落》最后選擇了這種隱晦的、開放式的處理方法。兩個結局,邏輯上都可以成立,童話還是現實,由觀眾來選。

肖瑤:想補充一個小點。很多解讀都說出于過審原因,原著和劇版的結局幾乎是截然相反,一個是滿殺,一個摻雜了“被拯救”的意味,但其實真是如此嗎?

我覺得原著和劇還是有大部分契合的地方,當然只是從觀眾和讀者角度出發。比如,就問一個小說和劇里都出現過的一個問題:如果真的能重來,朱朝陽還會給嚴良普普開門嗎?小說里在打開門一瞬間,嚴良就告訴他自己是殺人犯的兒子,在那時他就想“早知道就假裝不在家”。在劇里,直到最后一集的最后部分,朱朝陽才對嚴良說后悔給他們開了門。不過話說回來,他真的會后悔給嚴良普普開門嗎?他在學校受到欺凌,在家沒有得到情感滿足,對同齡人的陪伴和友誼其實是特別渴望的。依照朱朝陽的性格,也許他還是會選擇開門。

另外就是原著的“全員惡人”結局,很多人看完書后覺得表達的是一種徹底的、壓抑的悲劇,但我覺得原著其實也留了一線。劇版的結局有一幕是嚴良走進少年宮開學典禮,在人群中看向朱朝陽,一束光照在朱朝陽身上,似乎表達了一種期待,希望他能及時收手,未來還是有希望。在原著里,雖然朱朝陽做了如此駭人聽聞的罪行,但當警察看到他日記的時候,對里面那句“我想重新開始”若有所思地想了很久,讀者完全可以把這一細微的描寫理解為一種反問,可能是反問書中人,也反問讀者:他還能重新開始嗎?應該給他一次機會重新開始嗎?這也就是宗城說的開放式結局。選擇權留給觀眾,越想越想去“想”,所以才會“意猶未盡”。

一靜:我們回到討論的最初,這部劇為什么能夠“出圈”,其實首先要問,這部劇為什么能吸引人,它的敘事張力在哪里?

宗城:《隱秘的角落》表面上是把一件事情講完,但它其實內嵌了好幾個案中案的形式,比如張東升推他岳父母下去,這是一個案。張東升設計讓他的妻子徐靜死掉,這又是第二個案。而與此同時,像朱朝陽、普普、嚴良他們三個如何相遇,朱朝陽跟普普又如何參與了對朱晶晶的疑似謀殺,這是第三個案。

你會發現短短12集里面雖然在講一個事情,但是它是一個案嵌案的形式。我們以前看港劇的時候,可能幾集講一個案件,在《隱秘的角落》里,表面上它換成了一個事件,但其實它還是這么案嵌案的形式,只是它做了一個更加人情化的處理,為什么這么說?你會發現在劇里面這些人都不只是案件的工具人,這也是它比原著高明的地方。

《壞小孩》給我的感覺是雖然它的邏輯設計上更緊密,它的情節在反轉上做的更讓人意想不到,但是它有一個問題,人物塑造比較單薄,你不會從內心深處共情,你只是好奇他怎么殺人。朱朝陽這個人,我讀原著無法共情,但是在《隱秘的角落》里面,實際上很多人是能對朱朝陽、張東升產生共情的。

我舉幾個例子,像朱朝陽,當他被母親逼著喝下熱牛奶的時候,你是能感受到他在這種極度壓抑的控制型家庭里面,他的一種心情狀況。朱朝陽的母親其實是一個專制型母親兼抑郁型母親,在心理學里面,有的家長被稱作專制型家長和抑郁型家長,朱朝陽的母親兩個都具備了,第一個是她對兒子孩子有極強的掌控欲,第二個是她經常會表演成一個受害者的角色,就是說這事情都是你爸造成的,我都是受害的,我那么委屈把你帶大了,你怎么就不懂感恩呢?

我會發現這里面有一個情節,明明是朱朝陽的母親,逼朱朝陽的父親簽下離婚協議書的,但在朱朝陽母親的敘述里面,就變成了他爸非要離婚,導致他們母子只能在別處生活。我們從這個例子就能發現,朱朝陽生活在一個被掌控和壓抑的家庭里面,他埋藏了很多想要宣泄的情緒,同時他渴望得到友誼。

為什么這部劇要設計他在學校里沒有朋友,然后他家里那么壓抑,其實從敘事的角度來說,編劇需要提供朱朝陽給嚴良和普普開門一個合理的動機。為什么這兩個之前一直在孤兒院住了那么久,都那么多年沒見了的人,你要給他們開門,還要跟他們做那么多事情?

動機就是朱朝陽渴望朋友。他需要兩個真正能溫暖他、理解他的人,而我們之所以在劇里面,我們能共情到這一點,就是因為我們在前面的鋪墊里面,感受到朱朝陽確實是非常缺乏友誼的,以至于他甚至為此不惜去冒欺騙家人,乃至走向一種黑色之路的風險,他也要跟普普、嚴良他們在一起,因為他極度渴望友誼,渴望一種缺失的溫暖。從這里面我們能夠看出編劇在把整個人物立體化的一個功力。

人在展示精明的時候是不會打動他者的,人在展示脆弱的時候,他容易打動人心。

《隱秘的角落》為什么會比原著更有共情能力?在我看來,它展示了每個人的脆弱,展示的恰到好處,我們說《隱秘的角落》,到底什么是隱秘的角落?它既是指地理上的隱秘的角落,同時也是指每個人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地方,但是又渴望得到照亮的那個地方,這個是每個人真正的隱秘的角落。

肖瑤:宗城提到的“共情能力”,也許是這部劇除了被圈內認可,也在短期內迅速出圈的一個關鍵。我認為的好劇標準,概括來說可以分為“劇作精彩”和“制作精良”兩方面,制作我們剛剛已經從很多角度討論了,而劇作,除了前面說的劇本創作模式,自然還有它的選題:童年敘事視角。

兒童和大人的碰撞,就像惡與善的碰撞,兩種矛盾元素的糅合,加上精良的劇本,一般都能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試想一下,如果把三個少年換成成年人,或者甚至換成男女戲,這部劇的檔次感一下子就被拉低了,就變成了一小撮惡人和一大只惡人的暗斗。我們也見過太多這樣的電影和劇。

近幾年影視劇場出現了很多以小孩子為主體的懸疑驚悚片,歐美的比如《水果硬糖》、《孤兒怨》,還有一些專門把兒童設置為惡人角色,2012年一部丹麥電影《狩獵》豆瓣評分達到9.1,還有就是更出名的日本那部《告白》,都講述了未成年的惡,并且這些影片的設置里,兒童的惡更像是天生的,或者根本沒有去探討它的成因,甚至可以說就建立在一種“性惡論”的基礎上。某種程度來說,這種片子是具有一定獵奇色彩的。我們看“兒童”和看“犯罪”,二者都不是熒幕上的新鮮角色,但結合起來就會激起人的好奇心了。一個孩童的惡,他能惡到一個什么程度?

從“夏天的一件小事”開篇,相當于打破了觀眾的防備心,一開始就從平凡的小事、貼近現實的小人物切入,層層推進,它讓你懷疑:一個孩子真的做得出來嗎?一集跟著一集,你會發現他真的做得出來。(它)真的拍得出來,就像先把人的心防軟化,再來個致命一擊,給觀感帶來的沖擊力就不言而喻了。

宗城:所謂的《隱秘的角落》,也是現代人的疏離。我很喜歡的一位小說家袁哲生,他也常常書寫不同人內心的暗面,在那里,“隱秘的角落”是現代人無處排解的疏離、壓抑跟孤獨。其實在《隱秘的角落》中,我們能體會到無處不在的壓抑感,通過畫面、音樂、人物間的權力關系等等,它其實一方面在表現壓抑,一方面也在表現現代人的疏離感,一種想愛怕愛的矛盾。為什么會有接二連三的暴力出現?為什么朱朝陽、張東升做的事情雖然看起來可怕,卻有人同情他們?因為我們同樣生活在一個現代化的環境里面,我們能感受到那種壓抑、疏離的氛圍對人的心理機制的摧殘,它提供了一種沖動,它讓人在某一刻想要加速毀掉這個內卷的世界。你知道這是不道德的,你知道這是不善良的,但你內心就有這種想法,就是世界已經這樣了,為什么不能把它加速?雖然這不道德,但是現代化的機制里面催生出了這種念頭,而朱朝陽、張東升提供了這種情感裝置在影像化之中的可能性。他把人們現實中不愿意做的事情,在影像中復活了。影視劇的魅力是什么?它總是把人們現實中做的夢把它呈現出來,把人們現實中不敢做的事給做出來?!峨[秘的角落》為什么在這個時期會那么火,我覺得它打動了疫情時代很多人,它把人們迫切渴望抒發的情緒,通過一個窗口給排解了出來。有時候,很多人心中都關著一個朱朝陽。

*本文為整理稿第一部分,閱讀更多,可關注公眾號“宗城的小黑屋”,我們會在之后推送第二部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隱秘的角落》好在哪?
賣掉房子做出94%好評的游戲后,他們改編了一部火遍全網的國產高分劇
從《壞小孩》到《隱秘的角落》,三流小說如何改成爆款劇
全網最詳細的《隱秘的角落》解析來了
《隱秘的角落》這三處漏洞讓人存疑,五個人物比原著精彩
豆瓣評分9.0,被禁之前千萬別錯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鹿邑县| 垦利县| 独山县| 铜川市| 广宗县| 调兵山市| 德惠市| 枣庄市| 西乡县| 宕昌县| 安顺市| 台中县| 讷河市| 利辛县| 彭水| 双鸭山市| 博爱县| 衡东县| 东兰县| 巴中市| 札达县| 丹凤县| 同仁县| 旬阳县| 扶风县| 营山县| 綦江县| 平远县| 湘乡市| 梁山县| 福建省| 和政县| 永州市| 宜都市| 长乐市| 积石山| 齐齐哈尔市| 汉沽区| 阿尔山市| 三明市| 前郭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