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許多的言論對我們國家相當不友善,與在國際上處處不斷的打壓著我們,但我們身為國家的子民,要相信國家、更要支持國家、才會讓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與蒸蒸日上,為何會這么說呢?因為在攘外之前必須安內,而安內首必重于民心了。
除了首重民心安撫之外,教化于民也是相當重要,通過上所施善、下所行效來達到一個周而復始的傳承,國語?周語提到:“教、文之施也”,教是實行文德的手段、在春秋繁露?精華中也有提到:“教,政之本也”
教化是治理國家的根本,但是單靠教化就有用了嗎?答案是否定的,猶如現今的死刑議題,許多該伏法受誅之人卻因可教化而逃過一劫,讓他們竊笑不已,更讓后面之人紛紛效仿,抱持著僥幸心態“反正犯罪也不會被判死刑,還可以假釋出獄”這種思想來禍害社會,為非作歹,這樣就偏離教化的目的了,所以在強調道德思想教化同時刑政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荀子?富國篇曾云:“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其意是指不進行教化就誅殺犯罪之人,縱使刑法很多也不能防止邪惡擴張,但是單靠教化而不誅殺、懲罰犯人,那么奸邪之人就永遠不會受到懲罰反而還會把這風氣擴散蔓延開來,所以治理國家要讓民眾從善如流,就要從領導人開始做出表率,教化與懲罰一手抓,絕對不能單靠一種,這樣才會相輔相成取得良好效果。
在這大世之爭、弱肉強食的年代,千萬不能懷抱著僥幸的心態,沒有永遠的王朝,更沒有永遠安寧的國家,在這民風開放、資訊傳播快速、思想開放的年代,許多的人民總覺得戰亂離我們太遠,導致成為一個盲點區、彷佛塑造出目前國家是太平盛世般的繁榮,以致于有許多人酒足飯飽思淫欲,欲望無限的擴張,超出了一個人該遵守的禮法思想,讓國家與社會動蕩不安,所以要懂得戒慎恐懼,也就是所謂的“慎獨”,讓我們來追求,一人安,全民安,國家安的方向來努力吧!
*作者為彰化人,愛好歷史與兵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