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版水滸傳 魯智深劇照
很多人提起魯智深,第一印象就是,他是個有情有義的好漢,很莽很沒心機的直男,看上去,沒什么文化,說話也沒多少水平。
可是仔細看書,你就會發現,魯智深和你想的不一樣。
整部《水滸傳》120回,以魯智深為回合名的共有九回,分別是:
第二回:史大郎夜走華陰縣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第三回:趙員外重修文殊院 魯智深大鬧五臺山。
第四回:小霸王醉入銷金帳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第五回:九紋龍剪徑赤松林 魯智深火燒瓦罐寺。
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楊柳 豹子頭誤入白虎堂 。
第七回:林教頭刺配滄州道 魯智深大鬧野豬林 。
第十六回:花和尚單打二龍山 青面獸雙奪寶珠寺。
第九十九回:花和尚解脫緣纏井 混江龍水灌太原城。
第一百一十九回:魯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錦還鄉。
01
魯提轄
在第二回中,魯智深簡單介紹了身份:
那人道:“灑家是經略府提轄,姓魯, 諱個達字。”
魯達道:“俺也聞他名字,那個阿哥不在這里。灑家聽得說,他在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處勾當。俺這渭州卻是小種經略相公鎮守。”
經略回府尹道:“魯達這人原是我父親老經略處的軍官,為因俺這里無人幫護,撥他來做個提轄。
魯智深的身份是什么?
他原是老種經略相公的一個小軍官,后來調到小種經略相公手下擔任提轄。
水滸傳中經常提到老種經略相公、小種經略相公,是兩個了不得的大人物,幾乎是黑白兩道通吃。
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得罪了高太尉,馬上想到要去投奔老種經略相公,因為王進知道在此人的保護下,高俅也奈何他不得。
江湖好漢則各種和老種經略相公攀關系。
金錢豹子湯隆也說他的父親因打鐵曾在老種經略相公帳前聽用。
病大蟲薛永更離譜,他把自己爺爺都搬出來了,他吹牛的時候就說自己的爺爺是老種經略相公帳前軍官。
反正梁山好漢只要跟老種經略相公沾點邊,都能吹牛,抬高身價。
這老種和小種怎么這么厲害?
經略相公大概相當于軍區司令。
真要往歷史上套,小種經略相公種師中是老種經略相公種諤之子。
不過,歷史上兩人都不如種諤另一個兒子種師道有名。
那魯智深這個提轄是個什么官呢?
按宋朝官制,“提轄”分兩類,一種是正兒八經的軍官。
比如病尉遲孫立,他就任登州兵馬提轄,這個“提轄”很厲害,全稱是“提轄兵甲盜賊公事”,是朝廷在各州郡地方特設的武官,負責統轄軍隊、緝捕匪盜等,大概類似地市一級的軍區指揮官或武裝部長、公安局長。
一種是事務官。
有的負責朝廷事務,如茶鹽專賣、宮廷采辦、制造金銀器物及綱運等,品銜在六品上下。
但魯智深并非朝廷委任的事務官,只是當朝名將小種經略相公府里的事務官,品銜更低。
其實就是給小種經略相公打打雜,相當于一個生活秘書。
所以魯智深對鄭屠說自己來給府里買肉,鄭屠一開始并不懷疑,因為這就是魯智深分內之事。
不過,宰相門前三品官,這個身份也夠他吹噓的了。
魯智深拳打鎮關西
02
拳打鎮關西
接下來,就是魯智深拳打鎮關西了。
魯智深為什么要打他?
第一個原因是鎮關西欺負了金翠蓮,而最主要的原因是這個給小種經略相公家賣豬肉的鄭屠戶居然號稱鎮關西,大官人。
當魯智深知道他的真實身份,就火了。
“呸!俺只道那個鄭大官人,卻原來是殺豬的鄭屠!這個腌潑才,投托著俺小種經略相公門下做個肉鋪戶,卻原來這等欺負人!”
魯智深在打鎮關西的時候特別搞,他首先質問鎮關西:
“灑家始投老種經略相公,做到關西五路廉訪使,也不枉了叫做鎮關西!”
“你是個賣肉的操刀屠戶,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鎮關西!”
之后他才罵鎮關西:“你如何強騙了金翠蓮?”
看見沒,魯智深真正對鎮關西下了狠手的原因是這個鄭屠戶厚顏無恥,取了個鎮關西的外號。
這點很重要,請先記住這點。
03
花和尚VS青面獸
魯智深打死鎮關西后,趕緊跑路,半個月后抵達代州雁門縣,恰巧遇到金翠蓮父女,金翠蓮已經嫁給了趙員外。
在趙員外幫助下,魯智深在五臺山出家,取了個法名智深(嚴格來說,直到這會他才能叫魯智深)。
而后魯智深不守清規,多次飲酒,醉打山門,無法在五臺山安身,只得離開,智真長老修書一封,讓魯智深去東京大相國寺投奔自己的師弟智清長老。
途中魯智深路過桃花山,醉打周通,后來和好。
但因見李忠、周通“不是慷慨之人,作事慳吝”,卷走寨中的金銀酒器,不辭而別。
而后路過瓦罐寺,與史進除掉生鐵佛崔道成、道人丘小乙等人。
又過了八九天,魯智深來到大相國寺,智清長老知道魯智深的過往,擔心魯智深會在寺中攪亂清規,便將他打發到酸棗門外岳廟附近的菜園子做“菜頭”。
魯智深倒拔垂楊柳
而后魯智深因為上演倒拔垂楊柳,結識了林沖。
因為救了林沖,得罪了高俅,大相國寺也呆不下了,只能腳底抹油,浪跡天涯,流落江湖。
魯智深在江湖上漂泊了一段時間,路過孟州十字坡。
魯智深沒武松那么機警,被母夜叉孫二娘麻翻了,險些被結果了性命。
幸虧菜園子張青回來得早,看到魯智深那根62斤的禪杖,覺得這不是一般人,將他救醒結拜為兄弟。
這段其實很搞,魯智深不是見義勇為,愛打抱不平嗎?
孫二娘這娘們殺的人,簡直數都數不過來,但魯智深也沒當回事,繼續稱兄道弟(武松也是如此)。
張青夫婦建議魯智深到二龍山落草為寇,結果魯智深到了二龍山請求入伙,卻被寨主拒之寨外。
魯智深很郁悶,赤條條坐在松樹根頭乘涼。
就在這時,他遇到到了另一個倒霉蛋——丟失生奈綱,同樣走投無路的青面獸楊志。
魯智深vs楊志
魯智深一見楊志,大喝一聲:“兀那撮鳥!你是那里來的!”
然后跳將上去,沒來由地和楊志大斗了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英雄惜英雄,兩人都暗自為對方的身手叫好。
但兩人嘴炮上卻都不示弱,出現了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對話。
《水滸傳》是這么記載的:
那和尚叫道:“兀那青面漢子,你是什么人?”
楊志道:“灑家是東京制使楊志的便是。”
那和尚道:“你不是在東京賣刀殺了破落戶牛二的?”
楊志道:“你不見俺臉上金印?”
那和尚道:“卻原來在這里相見!”
楊志道:“不敢問,師兄卻是誰?緣何知道灑家賣刀?”
那和尚道:“酒家不是別人,俺是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帳前軍官魯提轄的便是。為因三拳打死了鎮關西,卻去五臺山凈發為僧,人見酒家背上有花繡,都叫俺做花和尚魯智深。”
這段對話,充分體現了梁山好漢的說話藝術。
04
說話的藝術
楊志是這么介紹自己的,我是東京制使楊志。
所謂制使是宋朝殿前司下屬的一個低級軍職,宋朝軍制,殿前司與侍衛司分統禁軍,侍衛司職責以宮廷護衛為主,殿前司則兼著皇室外部的事務。
《水滸傳》中,宋徽宗要造園子,命殿前司的十位制使去太湖邊搬運花石綱,楊志就是十制使之一。
所以楊志這個制使類似皇家特派專員,身份比魯智深高很多。
但楊志運氣最差,中途船翻了,失陷花石綱,這官早就丟了;他賣刀殺了牛二后,被剌配充軍,后被梁中書賞識,做了提轄,當他丟失生辰綱后,哪是什么官,一個逃犯而已。
可楊志不說自己是提轄,更不說自己是逃犯,反而說自己是制使。
就一個意思,我來歷不簡單,是為皇帝服務的。
當然,他本來可以說自己是楊家將后人。
但是他現在這德行,實在不好意思提及祖宗,這不打祖宗臉嘛。
楊志這一說,魯智深根本不接茬,反而問:“你不是在東京賣刀殺了破落戶牛二的?”
嗨,你不就是那個殺了牛二的逃犯嘛,擱我這裝什么呢。
楊志賣刀
魯智深這話問得就十分犀利了。
楊志這輩子最憋屈的事就是賣了祖傳寶刀,還被一個潑皮給狠狠羞辱了一頓。
魯智深這是指著和尚罵禿驢(啥?他就是和尚?),偏偏他說的全是事實。
更絕的是,魯智深表面上還是在吹捧楊志,英雄了得,殺了地痞流氓,為民除害。
誰要說魯智深沒心機,楊志第一個不答應,這夾槍帶棒的,能是一個沒心機的和尚說得出來的?
因此,魯智深這話一出,楊志瞬間就火了,你丫沒看見我臉上的金印嗎?
魯智深要是再不依不饒,雙方真要打起來了。
結果,魯智深又搞得自己很仰慕楊志一樣,沒想到我能在這里和你相見。
楊志都蒙圈了,我跟你有什么關系?你還是我的粉不成?
于是,他問起了魯智深的身份。
魯智深的回答就更有意思了。
首先,這句“灑家不是別人”,說得何等自信啊。
接著,該表明自己曾經的官職了。
但是他之前當過的提轄比楊志的制使級別低。
這不行,得找補回來。
于是魯智深說自己是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帳前軍官魯提轄。
這話就有問題了,魯智深給老種經略相公效力過不假,可他這個提轄是渭州小種經略相公帳下的。
但是老種經略相公更有名,當然誰更有名就搬誰出來。
最后,“為因三拳打死了鎮關西”,這句絕了。
之前魯智深因為鄭屠戶自稱鎮關西就火冒三丈,現在卻說自己打死的是鎮關西,絕口不提自己打死了鄭屠戶。
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魯智深需要用鎮關西烘托自己。
此時說打死了鄭屠戶,只會拉低自己的檔次;說鎮關西就不一樣了,反而顯得自己很厲害。
再對比楊志殺的只是潑皮牛二,而他拳打的卻是鎮關西,高下立判。
實際上,這個牛二也是有綽號的。
《水滸傳》第十一回“梁山泊林沖落草 汴京城楊志賣刀”說道:
“卻是京師有名的破落戶潑皮,叫做沒毛大蟲牛二,專在街上撒潑,行兇,撞鬧, 連為幾頭官司,開封府也治他不下。”
看見沒,這個牛二其實比鎮關西更厲害,開封府都拿他沒辦法。
可魯智深就是說楊志殺的是潑皮牛二,而不是沒毛大蟲;
而魯智深恰恰相反。
您品,您再細品,這期間的差距就大了。
當你品完之后,你還覺得魯智深沒心機嗎?
這花和尚太會吹牛了,會吹牛的人,就會包裝自己,會包裝的人,就會保護自己。
魯智深圓寂(晉松版)
所以,梁山好漢打完方臘后,108將就剩36人,其中就有魯智深。
而就在全書倒數第二回,魯智深還得了善終,看似是圓寂,完犢子了,實際上按書中所言“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他居然得道了。
所以說,會吹牛,有好處,真會吹牛的人,比你知道的厲害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