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學習哥
來源:小學生學習(ID:xxsxuexi)
經常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內向,沉默寡言,整天見不到笑臉。但是這些家長從沒有想過,孩子的所有表現與父母所營造的家庭氛圍密不可分。
下面這幾類“不合格”的家庭,就很難養出幸福滿滿的孩子,尤其是第二種,看看你家是嗎?
很多父母覺得吵架是大人之間的事,但是經常吵架的家庭是不會有幸福的孩子的。孩子對于情感的感知是非常敏感的,長期壓抑、緊張的生活氛圍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自己最親密的兩個人爭鋒相對,孩子會感到自己認為最安全的避風港也不復存在了,如若孩子鼓起勇氣勸說父母卻無濟于事,他們就會覺得沮喪、無助、不受重視。
長期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中,除了攻擊性顯著增強以外,孩子的情緒、性格發展都會出現扭曲,變得感情冷漠,對他人缺乏信任,為人刻薄,愛挑剔,脾氣暴躁,或者性格內向,壓抑,容易退縮,對外界事物喪失興趣。這樣長大的孩子,容易走入歧途。
語言是帶情緒的,你所說的每一個字串聯起來,有可能給人帶去溫暖,但也可能帶來傷害。
有些家長幾乎不會給予孩子贊揚和肯定。取笑、挖苦、打擊,是他們教育子女的慣用手段。這種教育方法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打擊式教育”!
常見的話術如下:
你看誰誰誰多懂事啊,你呢,有人家十分之一我就燒香了!
就你還想干XX,算了吧。我看你就是三分鐘熱度。
這么簡單的事情,你都做不好,你還有什么用,簡直比豬還蠢。
……
這聲聲打擊的背后,藏著多少人年少時暗暗流下的淚。
有句話說得很好:來自父母的打擊,所造成的傷害效果不止是當下,它貫穿歲月,像一根針一樣深扎在子女的心頭。
在一個家庭里,夫妻關系永遠大于一切關系,包括親子關系。
良好夫妻關系的基礎是尊重,所以,丈夫是否尊重妻子,培養出來的孩子差別將會很大。
沒有好的夫妻關系,也別想擁有好的親子關系。這幾乎是鐵的定律。
那些丈夫經常呵斥辱罵妻子的,他們的孩子在成人后大多有著糟糕的人際關系,性格孤僻冷漠。那些丈夫毆打妻子的,他們的孩子在學校期間就表現得喜歡說臟話,愛打群架。
當丈夫不把妻子放在眼里,妻子在家里沒有地位時,孩子的眼里也是沒有媽媽形象的,媽媽對孩子的教育也自然不會有效果。
當孩子犯錯時,媽媽對他任何的說教,都會被孩子忽視,甚至輕視。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誰的話也不聽了。
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你在一旁玩手機;當孩子看書的時候,你在一邊刷朋友圈;當孩子想你陪的時候,你在旁邊看微博……
你以為你陪在孩子的身邊就叫“陪伴”嗎?并不是!孩子需要的不是“假意”的幫忙,哪怕你靜下心在孩子身邊待30分鐘,也比拿著手機陪孩子2小時有用。
手機什么時候都可以玩,可孩子不一樣。當孩子需要你的時候,你選擇了與手機相伴,這會錯過他們的成長故事,也會讓他們的感情變淡薄,更不會有讓親子關系變親昵的機會。
而且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當家長在專心玩手機的同時,他們也會有樣學樣。所以等到孩子迷上手機的時候,才發現手機是個“害人精”。
所有幸福的孩子都是相似的。家庭是母親的世界,父親的王國,兒童的樂園。這就是一個幸福家庭應有的模樣。
來源:小學生學習(ID:xxsxue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