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程菁清,
今天我們來說說
——
六大茶類如何儲存
買茶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買當年的新茶和保存茶需要注意哪些
買新茶記住五個字
——
“新干勻香凈”
一:新,茶葉最好買當年產的,新茶一般比較肥壯厚實葉片裹得較緊,有的還有較多毫毛,陳茶的外形就比較松散色澤呈暗黃色或暗褐色。
二:干,茶葉要買干不買濕,購買時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輕捏茶葉,如果茶葉很容易就被碾成粉末,說明茶葉很干,質量保持良好。
三:勻,好茶葉顏色均勻光澤自然以翠綠色最佳,綠得過于鮮艷的茶葉多加注意,或許青澀味太重。
四:香,好茶葉香味濃郁,新鮮自然。買茶葉如果聞到霉味、酸味、澀味或者煙味,就不要買了。
五:凈,茶葉里面不能有其他茶片茶梗、茶籽、樹葉、和雜物
生活中喜歡喝茶的朋友不少,但懂得正確存儲茶葉的人卻不多。許多茶友買了茶葉,過一段時間卻發現茶葉變黃變味,還以為是買了陳茶,實際上可能是因為自己存儲不當。
不同的茶類有著不同的最佳品味期,儲存要點也不盡相同,掌握不同茶類的茶性,才能喝到一泡真正的好茶。
一:需要冷藏的茶葉
由于綠茶是不發酵茶,在常溫環境下與空氣接觸就會進行緩慢氧化,溫度越高濕度越大,氧化的速度越快。新鮮綠茶夏天高溫時段,常溫放置半個月就會變色變味。因此,冰箱儲存就成了常用的儲存茶葉的方法。
但不是所有的茶葉買回來都要放冰箱冷藏,經過研究發現,如果溫度控制在5度以下,保存的茶葉質量效果較好。因此,想要保持茶葉的良好口感,就需要冰箱和專業冷庫。但并非所有品種的茶葉都需要放在冰箱里。一般來講,只有不發酵的綠茶、輕發酵黃茶、茶葉需要冷藏。我們可以將茶葉采用小包裝形式,裝入鐵質、錫質容器內密封好,然后套上一個塑料袋防潮,再放入冰箱內儲存。由于茶葉容易吸附異味,冷藏時一定要盡量與其他食物分開,以免茶葉變成冰箱的“除臭劑”一般來說,專用冷藏室的儲存效果更好,因為冷藏室中的干濕度比冰箱控制得更好,儲存的時間更長,品質保證更高。
二:常溫儲存的茶葉
家庭存儲茶葉,除了前面所提到的綠茶黃茶,其他大部分茶類都可以在常溫下存儲。不管是白茶還是紅茶,又或者是黑茶和烏龍茶,都屬于發酵茶,在制作過程中或制作結束后,都進行過一定程度的氧化發酵,在常溫環境中可以保存更長時間,不會出現變色變味的情況。這些茶葉存儲時只要做好密封防潮,防曬,防異味管理,就可以在自己的保質期內正常飲用。
紅茶,本身經過發酵之后,多酚類物質分解為茶黃素和茶紅素,陳化速度很慢,即使在常溫環境中,也能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品質不會有太大影響。
紅茶本身經過發酵之后,多酚類物質分解為茶黃素和茶紅素,陳化速度很慢,即使在常溫環境中,也能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品質不會有太大影響。紅茶吸味較強,儲存的核心是需要注意密封,保持干燥,同時做好避光、避高溫、避免與不同種類茶葉的直接混合存放、避免其他氣味重的物體。正常存放條件下可以存放36個月。
烏龍茶相對來說比較耐儲存,烏龍茶因其梗葉比較成熟,內含水分更高而不穩定。如若是焙火程度不高的烏龍茶,容易發生返青現象,香氣會褪減,芳香物質容易揮發。低火沒有經過烘焙或者輕焙火的烏龍茶,盡早飲用。中火焙足的烏龍茶,建議1-3年內飲用。高火焙透后的烏龍茶,常溫密封可品味多年。
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之說法,因為其適合陳放。
新茶鮮爽微甜,略帶澀感,但茶性微寒涼;陳化后的白茶,清甜醇爽,茶齡越大越大,味道就越醇香。需要注意的是保持低含水量、避光、避高溫。要檢查更換石灰。散茶裝入鋁箔袋封口儲存亦可。陳化的白茶,密封可品味多年。
黑茶具有越陳越香的特點,黑茶作為后發酵茶,微生物在黑茶儲存中起著很大的作用。需要在一定的溫度濕度環境下陳化,在微生物的作用之下,或者更好地轉化品質。如果放在冰箱中,低溫環境無法滿足需要,也無法讓微生物正常活動繁衍。所以在家庭的存儲過程中,這些茶都可以常溫放置,只要遠離異味,把握好密封,防止陽光直射以及注意環境通風就好。品質可靠,工藝到位的黑茶,陳化后會成化后都具有耐藏的特點。會逐漸處于醇和厚滑的特點。陳香突顯,陳化的黑茶,密封可品味多年。
三:專業存茶倉儲
專業茶倉不是哪一個人能夠擁有的,跟普通家庭存茶也沒有太大關系,這里只簡單順帶提一句。在普洱茶的存儲過程中,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分析和論證,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科學的存儲方法,針對不同的茶葉,設計了不同的存儲方式,對各個茶倉的溫度濕度通風環境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科學設計,以確保普洱茶能夠達到最優儲存效果。這種專業茶倉倉儲方式已經從普洱茶向白茶領域傳播,畢竟白茶也是可以長時間存儲并獲得良好轉化的老茶。不過這些專業機構投資巨大,跟個人也沒有太大的關系,與家庭存茶方式差別很大。
END
掃描二維碼
購買荔枝微課
希望遇見愛茶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