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永樂、宣德時期,景德鎮流行燒造一種葫蘆扁瓶,在瓶身上下兩側安放兩字綬帶耳。其用處一是為了裝飾,二是便于提拿。而這種瓶自古叫做綬帶耳葫蘆瓶,“綬”與“授”同音,“授”在漢字中解釋為給予、傳授、傳承之意。“教授”就是傳授知識的人。
“帶”與“代”同音,“綬代”就是傳授給后綬“。綬”與“壽”同音,人們歷代將多福、高祿、長壽作為衡量人生最大幸福的標準,長壽是人們的追求之一,真是寓意雙關,也可以解讀為“綬代福祿”、“壽代如意”。
葫蘆瓶最有品位、種類最多、檔次最高是在乾隆時期,不僅色彩多種多樣,有青花、青花釉里紅、斗彩、五彩、粉彩、釉里紅、胭脂紅、茶葉末、藍釉、白釉、黃釉等其他單色釉;紋飾圖案也豐富多彩,有纏枝蓮、團龍、花卉,也有書寫吉祥文字的。而且,做葫蘆瓶比其他瓶、罐難度高,關鍵是葫蘆瓶中間有束腰,上下部分都鼓,整體造型還要求傳神、自然流暢。乾隆以后,不僅是葫蘆瓶,而且整個瓷器燒造都遜色很多。
紫檀嵌百寶葫蘆瓶
清雍正 斗彩葡萄松鼠葫蘆瓶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瑯福祿萬代葫蘆瓶
清乾隆 瓷胎洋彩童子賽龍舟葫蘆瓶
清光緒 粉彩開光花卉葫蘆瓶
清 青花龍紋葫蘆瓶
掐絲琺瑯嵌畫琺瑯人物紋葫蘆瓶
匏制八仙圖八方倭角葫蘆瓶
民國 掐絲琺瑯葫蘆瓶
民國 方云峰 粉彩斗方人物葫蘆瓶
黃地加彩龍紋三層葫蘆瓶
光緒 粉彩金魚葫蘆瓶
粉彩開光花鳥葫蘆瓶
民初 粉彩葫蘆瓶
民國 粉彩百花不露地葫蘆瓶
民國 白料彩繪花鳥紋葫蘆瓶
民國 礬紅描金加彩葫蘆瓶
民國 張志湯粉彩山水開光葫蘆瓶
明萬歷 霽藍釉葫蘆瓶
乾隆時期葫蘆瓶多以豆青釉為飾,施霽藍釉者并不多見。
本件葫蘆瓶造型端莊秀美,線條婀娜流暢,通體施霽藍釉,釉色沉靜明快,尤如藍寶石般璀璨深耀、明艷照人,莊重沉靜,雅致脫俗,殊為少見。
明萬歷 青花花卉紋葫蘆瓶
明嘉靖 斗彩花卉葫蘆瓶
明崇禎 青花人物紋葫蘆瓶
明嘉靖 青花開光龍紋福壽葫蘆瓶
清 景泰藍葫蘆瓶
清 礬紅描金葫蘆瓶
清 黃釉開光山景葫蘆瓶
清 蘋果綠釉葫蘆瓶
清 模印云龍紋葫蘆瓶
清 爐鈞釉葫蘆瓶
清道光 仿銅胎琺瑯葫蘆瓶
清道光 青花“雙龍捧壽”綬帶耳葫蘆瓶
清 掐絲琺瑯蓮花紋葫蘆瓶
清乾隆 粉彩纏枝花卉葫蘆瓶
清康熙 釉里三彩山水人物紋葫蘆瓶
清道光 果綠地洋彩西番蓮雙螭龍耳葫蘆瓶
清光緒 胭脂水龍紋葫蘆瓶
清嘉慶 粉彩百花不露地葫蘆瓶
清乾隆 銅胎掐絲琺瑯開光式鏤空雕龍紋葫蘆瓶
清乾隆 天青釉葫蘆瓶
清乾隆 剔紅八仙福壽葫蘆瓶
清乾隆 冬青釉粉彩描金花卉紋葫蘆瓶
清乾隆 官窯粉彩纏枝花卉如意耳葫蘆瓶
清乾隆 罕見綠地粉彩花卉紋葫蘆瓶
整器呈葫蘆形,器表通施檸檬綠釉,釉色明快勻厚且有細密橙皮紋。
其上以粉彩描繪各色折枝花卉如芙蓉、彩菊、玉蘭、芝蘭、海棠、紅梅、石竹等,不一而足、錯落有致,望之如天花散落、紛揚而下,間或彩蝶落于花尖、平添生趣。紋案設計清麗秀雅,別具韻味。
清乾隆 霽藍地描金蕃蓮紋三聯葫蘆瓶
清乾隆 青釉凸雕粉彩福祿紋葫蘆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