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特斯拉國產化,動了誰的蛋糕?


特斯拉的浪潮以及特斯拉供應鏈隨之發展的浪潮并非孤案,背后是汽車電動化的加速席卷、擠壓燃油車,擁有絕對大市場和先發優勢的中國正在孕育具備全球競爭力的高端電動供應鏈。

源:新財富(ID:newfortune)
:天風證券汽車團隊

01

曾經無敵寂寞,如今仍是王者

剛剛過去的2018年,全球電動車市場都實現了銷量大爆發。

中國市場在補貼政策穩定售價、車型續駛里程/配置持續提升的背景下,全年銷量102萬輛,同比大增83%。

美國市場在特斯拉Model 3產能不斷爬坡的背景下,實現銷量36萬輛,同比大增80%。

歐洲也在大眾、奔馳、寶馬等車企持續電動化轉型的推動下實現了39萬輛的銷量,同比增長29%。

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特斯拉Model 3表現獨樹一幟。

在已發售特斯拉Model 3的海外市場,M3最高月銷已過2.5萬輛,遠超日產Leaf、寶馬i3等老一代傳統車企的新能源車型過去所取得的最佳水平,更在美國市場超過雷克薩斯RX(18年11萬輛)、寶馬3系和4系(18年8萬輛)、奔馳GLC(18年7萬輛)成為銷量最高的豪華車。

然而無論是中國還是全球,乘用車消費都已經進入緩慢增長的平臺期,在總量有限的情況下,新能源車的強勢崛起將嚴重擠壓傳統燃油車市場。

我們預計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達到1,114萬輛,2017-2025年增長1902%,8年CAGR 45%,假設乘用車(燃油+新能源)8年CAGR為2%,那么2025年燃油車銷量將下降26%到1,709萬輛,為2017年的3/4不到,2017年即為燃油車銷量的歷史頂點。全球范圍亦然。

換言之,未來5-10年,電動車迎來藍海,而燃油車則已見頂衰退。

 

前十年孤獨,后十年喧鬧,唯一不變的是引領。

特斯拉2003年成立,自2006年發布其第一輛純電動車Roadster并登上《時代》封面后,又接連推出Model S、Model X、Model 3以及Model Y,十六年來持續吸引汽車界、科技圈、消費市場廣泛關注,更被譽為汽車界的蘋果。

特斯拉的廣泛關注一方面源自其是智能電動汽車的先行者,另一方面更在于其明確要通過顛覆傳統汽車行業的設計及工程思路,將汽車行業數十年以來具有真正革新意義的智能電動汽車推向普羅大眾。

為實現目標,馬斯克接手特斯拉后制訂了三步走戰略:

1)第一步,小批量生產跑車:以驗證技術可行性,這一步對應2006年發布、2008年交付的Roadster超級跑車;

2)第二步,打入中高端市場:通過性能強勁但價格稍低的豪華車型逐步實現經營滾動并積累品牌效應,這一步對應2008年發布、2012年交付的Model S和2012年發布、2015年交付的Model X;

3)第三步,進入中低端市場實現規模效益:生產面向大眾的高性價比電動車,這一步對應了2016年發布、2017年開始交付的Model 3以及2019年發布、2020年計劃交付的Model Y。

在這個過程中,整個汽車產業也被帶往通向變革的路口。

特斯拉長達十余年的話題性離不開他的推陳出新和吹牛兌現,其背后仍是特斯拉在如何制造研發、制造智能電動汽車這件事上,秉持“軟件定義汽車”的思路,擁有完全領先于其它車企的優勢,比如:

1)明顯更輕、更便宜、儲能更高的電池模組:

雖然特斯拉電芯供應仍來自于外部供應商,但通過獨到的工程設計繞過行業過去通行的標準規范將電池管理模組相關的電力電子設備進行了集成和精簡,以達到更高的性能和更優的成本,當行業電池成本仍在120美元/kWh時,Model 3就已能接近100美元。

2)全新的電子電器架構:

在不涉及安全性的領域,進行內部設計攻關,通過集成和簡化來降本減重,擺脫供應商的束縛,在硬件設計方面,也從一開始就基于虛擬化的系統設計,來實現整套架構的完整度,從而使其能夠在Model S時代就一步跨到Vehicle Computer的層級(博世的EEA進化樹);這在智能駕駛方面亦然,特斯拉顯著減少了車載ECU數量,由此降低網絡復雜性、并使其可以用更高級的軟件。

這種獨特的優勢,保證了特斯拉在一眾后發對手中品牌溢價依舊屹立不倒。

02

特斯拉國產化,動了誰的蛋糕?

2018年,特斯拉最為矚目的是國產一事終于敲定。

自2018年5月特斯拉上海正式注冊以來,項目落地、工廠投建進展迅速。當年7月特斯拉正式與上海當地政府簽署投資協議,10月取得土地出讓合同,2019年1月工廠奠基,截至當前,公司與當地政府預計能在5月完成總裝車間建設,并于年底投產。

特斯拉作為有史以來外資在上海最大的一筆制造業投資,預計項目總投資500億元人民幣,對應50萬輛純電動車年產能,其中一期投資160億元,實現25萬組裝產能,量產車型包括目前已發售的Model 3和3月發布的Model Y。

從Model 3美國產能爬坡實際進展來看,最終產能投放較其最早規劃晚了大約7個月。由于Model 3已成為量產車型,且產能達到7千輛/周以上,爬坡過程中的問題多數已得到解決,加之中國施工、生產效率高于美國,我們預計中國工廠有望按時開始量產,預估2Q20季末產能有望達到1,250輛/周,4Q20季末產能有望達到6千輛/周,全年產銷達到9萬輛。

而Model 3在中國到底賣多少錢,一直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2月28日馬斯克宣布正式推出售價3.5萬美元和3.7萬美元的基礎版Model 3,且將于6-8個月內在包括中國的亞洲市場上市。目前入門版Model 3海外定價3.5萬元,Plus版本3.7萬元,按15%關稅、13%增值稅、2萬元其它費用折算得對應進口指導價在33萬元、35萬元。

不過目前國內新能源車主流車型集中在20萬元以下,20萬元以上且銷量過1千輛/月的車型僅比亞迪唐、蔚來ES8等少部分車型,30萬元以上的基本僅蔚來ES8和寶馬5系PHEV。所以進口M3的使命仍以開拓市場而非競爭為主。

但由于特斯拉獨特的設計,加之國產化,未來Model 3的成本估計會下降得非常迅速。以特斯拉Model 3 80.5kWh版車型為例,2018年成本我們估計在3.8萬美元左右,其中28%為電芯及Pack、7%電氣系統、37%為其它零部件、8%為生產成本,21%為其它成本。未來5年在電池成本下降、各類零部件年降、規模效益攤薄、國產化等因素推動下,到2023年我們預計其成本在2.7萬美元左右,降幅30%:

電芯:主要依靠電池減量、成本價格持續下降,5年下降43%;

Pack:主要依靠產銷上量攤薄研發成本,5年下降33%;

電氣系統、其它零部件:主要依靠國產化減少稅、運費,以及年降,5年下降26%;

生產及其它成本:主要依靠國產化、固定成本攤薄,5年下降26%。

根據測算,2020年國產Model 3上市時入門版本價格可能落入30萬元以內,在26萬元左右(不考慮補貼、關稅),進一步展望未來,接下來3年隨成本不斷下降,售價還有4萬元的下調空間。

從這個角度來看,Model 3國產后就會對其它國產中高端新能源車將形成比較明顯的競爭,并還會與這個價位的典型燃油車奧迪A4L、寶馬3系、奔馳C級競爭。競爭成功與否,就取決于特斯拉獨特的組織結構和工程設計能否持續保持優勢,進而支撐產品力和品牌力。

03

Model Y接力,向年產100萬輛出發

Model 3之后,特斯拉規劃了第四款大眾消費車型Model Y定位入門版SUV,已于2019年3月14日正式發布、計劃2020年下半年量產,按計劃到2020年底全球(美國+中國)周產能將達9千輛。

同為入門版車型,Model Y為SUV,Model 3為轎車,核心參數相對接近,但續航里程計劃200-300英里,略低于同為入門版的轎車Model 3,價格略高于Model 3,對特斯拉大眾消費車型產品線形成非常必要的補充,我們預計穩定后的總銷量略高于Model 3。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Model Y較Model 3進一步完善了車型設計,結構更為精簡,如馬斯克稱Model Y所用線束總長度僅100米,而Model 3為1,500米,Model S為3,000米,這對于車型的成本控制、生產復雜度、性能的優化都有相當明顯的改善。

隨2019年Model 3繼續放量、2020年中國廠開始量產、2021年Model Y開始放量,我們可以預計特斯拉總銷量在2019、2020、2021年分別達到39萬、50萬、90萬輛,對應增速59%、27%、82%,3年的銷量年均復合增速54%,其中在2021年Model S+X合計8萬輛,Model 3 50萬輛,Model Y 33萬輛,中國工廠在里面大約貢獻35萬輛。

按這個預估,那么到2022年,特斯拉的銷量就將超過100萬輛。當特斯拉100萬輛時,全球新能源車銷量也將迫近1,000萬輛,成本進一步貼近燃油車,市場將迎來新一波加速滲透。

04

 國內產業鏈配套機會

對中國的汽車、零部件公司而言,特斯拉國產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新的機會,尤其Model 3年底國產,其新一輪供應商遴選也已開始。

從汽車配套慣例來看,一般老供應商繼續入選概率較大,從就近配套慣例來看,中國零部件商供應國產特斯拉的比重也有望加大。

當前特斯拉的中國供應商主要集中于金屬結構件、熱管理二級供應商、內外飾二級供應商、電子電氣二級供應商等領域。這些供應商多數在其自身細分領域中質地優秀,且配套產品有擴增空間,如橫向擴充產品品類,或二級向一級拓展。

預計隨特斯拉國產化、Model Y上市進程推進,這些供應商都有較大的潛在增配空間。同時江浙滬的優質零部件廠商,尤其已經配套海外車企或合資車企的,也有望在新一輪定點中打入特斯拉配套體系,配套特斯拉反過來將極大助力這些零部件廠商進一步開拓新能源汽車中高端客戶,更好分享電動紅利。



05

中國電動車高端產業鏈爆發

不僅僅是特斯拉產業鏈迎來放量,電動汽車高端產業鏈也將進入量價齊升的長期通道。

相較傳統燃油車,電動汽車新增電池系統、電動電驅系統、充電模塊等系統,鋰鈷資源需求加大,熱管理、輕量化、汽車電子等領域的成本占比均不同程度的提升。隨新能源車品質提升,相關零部件的質量、數量(單車配套量)也將持續提升,伴隨電動車未來快速放量,高端供應鏈迎來量價齊升,在這里面我們將看到一批優秀的零部件成長壯大,走上國際大舞臺。

特斯拉成立十六年以來憑借獨特優勢持續引領汽車行業走向電動化、智能化變革深處,2018年開啟的國產化給中國車企帶來更多競爭,也給中國一大批優秀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帶來了新一輪配套機會。在這里我們更應看到,特斯拉的浪潮以及特斯拉供應鏈隨之發展的浪潮并非孤案,背后是汽車電動化的加速席卷、擠壓燃油車,擁有絕對大市場和先發優勢的中國正在孕育具備全球競爭力的高端電動供應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東吳證券:特斯拉(TSLA.US)零部件2020年底或將100%國產化,看好產業鏈供應
又又又降價 特斯拉的成本線到底在哪?
豐田拆解了一輛特斯拉:我學不來,但大為震撼
汽車零部件行業研究:掘金十萬億汽車零部件大市場
國產特斯拉Model 3供應鏈梳理
從特斯拉柏林工廠駛出的電動車,和上海超級工廠的產品有什么不同?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右旗| 高雄市| 泰安市| 保定市| 盘锦市| 黄陵县| 纳雍县| 凤阳县| 宜兴市| 宜宾市| 大港区| 临沂市| 镇康县| 中阳县| 社旗县| 勐海县| 新巴尔虎右旗| 德格县| 和顺县| 洛阳市| 大关县| 茌平县| 丁青县| 军事| 杭州市| 政和县| 桐柏县| 龙山县| 若尔盖县| 合江县| 昭觉县| 武夷山市| 商城县| 霍林郭勒市| 虎林市| 方山县| 大同县| SHOW| 台湾省| 治县。| 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