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發布微博表示:“截至今天,已經有5000萬用戶加入相互寶,這是5000萬份信任。未來會一如既往、如履薄冰、不負所托!支付寶、余額寶、相互寶,我們希望帶給每一個老百姓‘吉祥三寶’。”
但就在今天,4月18日,我隨意看了一眼滴滴出行的互助產品“點滴相互”,用戶數只有可憐的57萬人----這距離滴滴出行發布這個互助產品,已經過去了超過100天!
100天對于做互助產品是什么概念呢?“水滴互助”在2016年成立初期,在沒有其他重要資源導流的情況下,第100天的用戶數就超過100萬人了。
同樣的慈善產品,市場結果冰火兩重天。
一、昂揚起步
最早的互助組織,應該要從2011年成立的抗癌公社說起。這個由張馬丁創立的公益組織,目前已經改名為“康愛公社”。
但把網絡互助帶進公眾視線,則是要等到2016年的水滴互助創立。
2016年5月,前美團10號員工、美團外賣創始成員沈鵬,基于理想主義幫助公眾的健康需求,和用互聯網手段顛覆保險業的愿景,辭職創辦了“北京縱情向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即“水滴互助”。公司名字來自于王興的名言:“既往不戀,縱情向前”。
沈鵬在美團的履歷,為他形成了絕佳的背書。高榕資本、真格基金等投資機構,以及王興、王慧文等以個人身份,給予了水滴互助5000萬元的天使投資。
當年,在上海還成立了名叫“眾托幫”的網絡互助平臺,創始人喬克是前平安保險高管。不同于水滴互助的互聯網班底架構,眾托幫高管團隊主要來自于保險、金融和醫療等傳統行業。很快,中科招商以1億元投資將眾托幫納入麾下。
眾托幫的辦公室在黃浦江江畔,落地大玻璃對面就是外灘和東方電視塔,樓下是游艇碼頭。坐在眾托幫的辦公室,看著當時已經超過650萬會員的數字,毫不猶豫的會相信,一個新的時代就要開啟了。
(水滴沈鵬+眾托幫喬克)
那一刻,一起徜徉未來的還有輕松互助,壁虎互助,大樹互助,e互助等等近100個名字。
二、風云變幻
網絡互助是什么?
我在2016年任職水滴互助顧問,以及之后任職眾托幫顧問期間,寫過有關的多篇解釋。時至今日,在諸多平臺的反復教育之下,原本無需再贅述。無奈總有保險業的人士出于各種原因出來攪渾水,所以這里簡單再啰嗦幾句。
傳統的保險業,就是事先計算好投保人可能得癌癥的幾率,把賠付金額計算好,然后加上自己的經營成本,以及利潤,包裝成一個商品賣給你。
你不出事最好,出了事就先看看盡量能少賠就少賠。因為剩下的錢就是利潤。
看一眼各地保險公司的光鮮大樓,以及你身邊那么多人紛紛轉行賣保險,你就知道這個里面的利潤率多大啦。
這些錢,當然都是出自于投保人的保費,就是他們穿的羊毛衫,是出在羊身上。
網絡互助業,則是用互聯網手段建立一個實時統計和分配的資金池,按照“湊份子”的模式來扶助患病的病友。
你沒出事,就湊份子幫助那些不幸的病友。萬一不幸出了事,反之大家來幫助你。
互助平臺大部分采用的模式是免管理費,也就是參與的網友湊的每個份子都實際用于病友。他們的管理運營費用自己再去想辦法,比如目前都是靠風險投資撐著,同時也都在積極開發新的營收手段,比如現在基本都在“賣保險”。
一份賠付30萬元的保險,每年你都得交上大幾千元;而同樣扶助金額的網絡互助,每年湊份子分攤也就是幾十元而已。所以,這么簡單一分析,你就知道網絡互助對傳統保險業的沖擊了。
2016年10月,保險業的總老大保監會就約談了網絡互助平臺,并在次年專門行文,要求網絡互助不準與保險產品做對比,不得把自己稱呼為保險或者類保險。
在中國創業,有三個繞不開的基本資源條件:政策、技術、資金。
政策面這么一講,來湊熱鬧蹭風口的投機者就都撤退了,很快形成了水滴互助、輕松互助、眾托幫3個千萬級用戶的平臺玩三國殺。
三、柳暗花明
俗話說得好,活人不能被什么,創業從來都是波浪形前進,而不是螺旋形上升。
這個波浪,就是一次相愛相殺的友情。
早在2014年的眾籌熱潮年代,IDG前高管楊胤,就和前IT記者于亮成了一個做眾籌服務的公司,后來進化成為“輕松籌”大病籌款平臺。
在2016年水滴互助慶祝100天100萬的傲人成績時,輕松籌的用戶數已經超過了千萬級,交易額逼近十億。
在我的牽線安排下,沈鵬和于亮喝了一杯咖啡。
然后,輕松籌推出了“輕松互助”,水滴互助推出了“水滴籌”。
隨著業務高度相似,兩家又都有了共同的金主爸爸:騰訊和IDG。
再然后,就在今天,輕松籌正在北京開發布會發布他的保險業務“輕松保”---而水滴籌則在2年之前就已經通過收購,建立了“水滴保”業務線。
異父異母的雙胞胎兄弟。
三個武器在手,當初以公益之名建立的互助或者籌款,已經成為了“健康保障生態”。
即:
1、以免費的大病籌款,來低成本獲得注冊用戶,比如水滴籌、輕松籌、幫幫籌。
2、以公益的網絡互助,來引導捐款用戶關注自身的救助風險,進而成為網絡互助的付費用戶,并二次傳播,比如水滴互助,輕松互助,眾托幫。
3、以盈利的保險業務,把互助用戶里的“高價值用戶”淘出,完成商業收益閉環。
隨著這個生態圈閉環的完成,網絡互助平臺再次引來了資本的青睞,僅以水滴公司為例,就分別獲得了1.6億元A輪投資,和今年3月剛完成的5億元B輪投資。
后記:前路漫漫
互聯網保險據稱是萬億級的市場,在互聯網理財一地雞毛的今天,也是唯一還活著的金融創新。
以商業手段做公益,還形成了閉環商業模式,這種互聯網金融創新,巨頭們當然不會錯過,一如當年的京東和淘寶殺進眾籌。
京東、阿里、蘇寧、滴滴等已經或正在進入網絡互助的戰場,還有更多的大玩家陸續趕來。
保險業則小心翼翼的以“相互保險”之名做試水---截至目前,基本都嗆的半死,自己革命自己的確是偽命題。
惟愿不忘初心,予民以善!
作者:張棟偉(市場營銷專家、資深互聯網人士、“酷實習”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平臺創始人)
感謝關注,感謝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