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往往把“親密無間”當作夫妻間的最佳和諧狀態;而事實上并非如此。夫妻間的最高境界,是“親密有間”,而不是“親密無間”。就像對愛的索取,它的最高境界應該是隨遇而安。
曉雯的丈夫是個受人尊敬的專家。孩子在大學讀書,學業優異。在別人眼里,他們有車有房,是很幸福的一家,可是曉雯卻經常苦惱。
生活中她和丈夫沒有爭吵,但也少語言交流,更沒有肌膚的接觸。彼此越來越像陌生人,誰對誰都沒什么感覺。
千萬別以為曉雯的丈夫有什么不正派,他并沒有所謂的第三者。只是平日里回到家就把自己房間的門一關,除了吃飯基本不照面。讓曉雯獨自面對冷清的大房子。
于是曉雯常常懷念孩子小時候一家三口的親親熱熱。
那時房子小日子窮,但彼此照應,生活溫暖。
她不明白丈夫為什么會變得如此冷淡。
冷眼相看,曉雯面對的確是一個尷尬而又令人困惑的婚姻。(故事來源于無疆大愛)
以我對生活的了解,中年夫妻中這樣的婚姻為數不算太少。一方希望交流,渴望肌膚之親,卻得不到對方的響應。既沒有不可調和的矛盾,相互間又很隔膜。畢竟年紀也大了,孩子都讀到了研究生,重新開始另一段生活并不現實。
對于苦惱的一方,首先得承認現實。硬要改變,只會增加新的苦惱。
婚姻中的一方越是執著地發出渴望溫存的聲音,家庭就越會向沒有溫情的方向傾斜滑落。
感情必須是自然而然的,不能夠強勉對方的,也不能反復要求對方。
越是親密愛人,越要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則,這樣,彼此的關系才可能和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