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如果有人問我,該買什么樣的鞋出去爬山,我一定會說:高幫,全皮,帶狗,V底的登山靴。而且有時還會告誡別人,要穿一段時間磨合;記得剪腳趾甲,別把襪套磨壞了等等等等。為什么需要登山鞋(靴)?一度我覺得山路是兇險的,在滿是碎石,灌木,泥水,冰雪的地方行走我們的腳需要全方位的保護。但自從兩年前貪便宜搞了一雙來路不正的越野跑鞋,我對登山靴的看法就完全改變了。
這兩年我穿著越野跑鞋走了上千公里,從近郊溜腿到荒野探險,越野跑鞋都表現出色,而重裝登山鞋被完全邊緣化,在鞋架上吃灰。
這是因為我再也無法忍受登山鞋(靴)的種種問題了:
問題1:靴子很悶,全皮,高幫,gore-tex提供防水的同時,也造成了捂腳,捂腳也是起水泡的直接原因。ePTFE對透氣環境要求苛刻,在雨中,其透氣性能直線下降,腳還是免不了潮乎乎的。一旦進水,很不容易弄干,接下來的行程像便秘一樣難受。
問題2:靴子很重,雖然提供了全方位的保護,但腳會變得很笨拙,腿部肌肉疲勞的很快。要知道爬山一天要抬起上萬次腳,一個靴子1斤多,想想都累了。而且一旦進水,會變得更重。
問題3:靴子很滑,大部分徒步靴大底是vibram的耐磨型號,很硬,在某些地面上非常的滑,很容易摔倒或者崴腳。
問題4:靴子很硬,每次出去,腳都會受盡折磨,不是這疼就是那疼。
問題5:靴子很貴,一雙好的靴子動輒上千,每次回來還要進行保養,每次出去都要修指甲,雖然靴子外皮很耐糟,但內襯卻很嬌氣,一旦漏水,就要考慮報廢了。
問題6:靴子很臭,每次在帳篷里脫掉徒步靴,或者身邊有人脫掉徒步靴,我都要懷疑人生。每次回家,腳都會臭上個把月。
愛上登山鞋,“愛上'水泡
當然登山靴也有種種優點,可是我們需要么?
優點1:防水!濕腳是難受的,但防水并不是登山靴的專利,我們也不是隨時隨地的需要防水功能,比如大晴天防水只會讓腳起泡。越野跑鞋+防水襪的組合可以讓防水變得更靈活,不下雨時穿速干襪,透氣;下雨時穿防水襪,防水。
優點2:防護!防護意味著堅固,堅固意味著更重更硬,我想如果不是去故意踢石頭,在很多線路中,我們大概不需要這種功能。
優點3:保護腳踝!高幫確實有一點固定功能,但事實上,因為過重,腿腳疲勞的很快,而且腳踝長期處于限制下,肌肉和韌帶得不到鍛煉,會極大的增加崴腳可能。越野跑很輕盈,鞋底相對寬,抓地力強,因腳踝長期靈活使用,會增強肌肉和韌帶,這可以極大的降低崴腳可能。選擇主動保護還是被動保護,看你了。
那么,越野跑鞋有什么缺點?
缺點1:耐用度。越野跑鞋因重視抓地力而選用了不耐磨的鞋底,壽命因人而異,對我來說,一雙一般的越野跑的壽命在500公里左右。這就說明,越野跑鞋完全是消耗品。當然,越野跑鞋也很便宜。
缺點2:難以選擇。不同的越野跑有不同的用途,不是所有的越野跑都適合長距離徒步;而且選擇一雙合適的越野跑與腳型,體重也有很大關系,不長期試穿,很難讓人選擇。有時候我覺得好的型號推薦給朋友,但反應一般。
缺點3:容易進沙石。這是個很頭疼的問題,沙石進多了會磨腳,雖然可以用越野跑專用的腳套(gaiters),但國內目前很難買到。
越野跑腳套
即便如此,登山靴仍有它適用的場合,比如雪線以上的登山或者徒步,1-2天的雨天徒步,這就是為什么我還存有一雙靴子以備不時之需。其他大部分時間,我都會選擇越野跑鞋,享受著行走的暢快感,當然,如果你的背包重的令你的腳踝不堪重負,就當我什么都沒說:p。
你覺得該穿什么鞋去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