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里《購房者說》全心幫您解答購房疑問,與您真誠互動,替您跑腿,讓您買房的時候能夠做到“心里有底”。趕快來看看,也許就是你目前的困惑呢?
1??留言電話,我們稍后回電幫您解惑留言頁面>>>2??添加阿福微信fangxz6666即可提問,每日20:00前提問即可入選答疑庫
前段時間,微博上一個帖子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廣州的樂樂(化名)本是幸福的待嫁女孩,她正與男友籌備婚禮,但男朋友提出拒絕在房產證上加她名字,于是她提出一系列婚前要求,讓男方覺得接受不了。
女方條件簡單來說是婚后只出50%作為共同開銷,男方支付房貸。各位朋友您覺得這樣的要求過分嗎?房產分配是戀人或夫妻雙方關系發展與未來生活所必須考慮清楚的問題,畢竟買房對普通人來說是一生的大事。一棟房子背后牽扯著的可能多個家庭的和諧與幸福,所以千萬不要被愛情沖昏頭腦,在房屋分配問題上一定要慎重考慮。
由戀愛或婚姻關系引發的房產分配問題數不勝數,曾經相愛之人因為房子鬧到法院,對簿公堂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珊珊、阿豪于2011年年初在同一單位工作期間認識,后確定戀愛關系。阿豪于2012年2月起搬到珊珊租的房子開始與珊珊同居生活。
然而,2013年3月份,公司的一紙調令讓阿豪前往外地工作,兩人天各一方。珊珊、阿豪曾于2013年10月份辦理定親儀式,眼看著就要步入婚姻殿堂。但由于珊珊、阿豪沒有在一起工作,致使感情漸漸淡薄,雙方于2014年10月份分手。
兩人曾于2012年同居期間以珊珊的名義購買了廣州市南沙區某處的一套房屋。房屋總價款為665055元,首期付款為205055元,阿豪出資15萬元,余款55055元由珊珊支付,珊珊向銀行辦理按揭貸款46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阿豪在與珊珊同居期間曾委托單位將其于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的工資收入115072元直接劃到珊珊的銀行賬戶內。
分手后阿豪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分割房屋;珊珊返還其從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份工資及獎金共115072元。
法院一審判決:原告阿豪與被告珊珊在同居期間購買的房屋規被告珊珊所有,房屋按揭的全部貸款由被告珊珊繼續支付,被告珊珊向原告阿豪支付房屋補償款295067.93元。珊珊不服,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廣州中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做出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這個案件的重點在于對同居關系生活期間,雙方購置登記一方名下的財產該如何認定。由于《民事案件案有規定》將同居關系析產糾紛確定為獨立案由,且司法解釋也對解除以夫妻名義同居關系時財產的處理原則進行了規定,因此對同居生活期間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與購置的財產應按照一般共有財產處理。
一、通常來說,如果你婚前買房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則房子是屬于個人財產
如果你不想自己的婚前房產變成婚后夫妻共同財產的話,那么就需要這樣做:婚前一方全額買房,房產登記在自己名下(不動產權證上不能寫另一半的名字,這點是關鍵);婚前一方買房,支付首付且房產登記在自己名下,婚后共同還貸,一般認定房子屬于自己的個人財產。
當然了,在夫妻雙方協商下,可能情況會有所不同。還有,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房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這從法律上來說也算是屬于自己的個人財產;雙方婚前訂立財產協議,并且進行公證約定為個人財產。
二、婚后買房怎樣才算個人財產呢?
1、婚前有財產協議
婚前簽訂財產協議并經公證的話,那么在婚后,財產將按照財產協議執行,當一方使用財產協議中約定的個人財產買房時,房子就屬于個人財產了。
2、婚后買房有協議
根據《婚姻法》規定,夫妻婚后可以簽訂購房協議,可以約定房屋產權歸哪一方所有,在當地公證處進行公證即可。在辦理房產時,將公證書交給不動產權證辦理機關,這樣房子屬于一方個人財產。
3、父母買房贈與子女
一方父母婚后為子女支付全部房款的,并且在進行產權登記的時候,是寫在自己的子女名下,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屬于一方的個人財產。舉個例子,房款是男方出的,不過是由父母出面全款買房,然后贈與男方,購買行為是男方父母,房產登記的是男方父母的名字。
然后在買下的房子之后,再進行贈與手續的辦理,在受贈人一方寫上男方的名字,這樣房子屬于男方個人財產。
婚前財產不可以離婚平分,婚前的財產,離婚時對方是無權分割的。婚前財產是指在結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經取得的財產。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不管是動產還是不動產,是有形財產還是無形財產,只要合法取得,就依法受到法律保護。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這類房產離婚時如何處理?產權是否一定就歸首付一方呢?夫妻共同還貸及增值部分如何計算和分割呢?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后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