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情的父親
--閱讀《叩叩》
周國平先生文革前畢業于北大哲學系,是文革后最早的哲學博士;是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研究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研究哲學家尼采的著名學者之一。他多年筆耕不輟,著作等身,著有哲學研究著作,更多的是散文和隨筆,其中有紀實作品《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寶貝,寶貝》以及剛剛出版的《叩叩》。
妞妞、啾啾和叩叩分別是他的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讀妞妞是上世紀九十年代,那本薄薄的小書讀得我淚流滿面,被深深感動--一個充滿了愛的無助的父親,面對幼年重病不治的女兒,那種極端的愛戀不舍,愿意為之付出一切的深情,沒能留住可愛孩子的痛徹心扉,文字感人至深,深切動人。
讀到《寶貝寶貝》的時候已經是新世紀了,那是周國平先生再婚之后得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啾啾,這本厚厚的書記錄了許多啾啾無比可愛的童言稚語,書中洋溢著滿滿的幸福的氣息,多么美好的人間故事--最癡情的父親有了一個最可愛最聰慧的女兒,這個父親還是位大作家,女兒的點點滴滴被詳盡紀錄、精準解讀,讀來令人歡喜暢快,幸福的味道充滿字里行間,也充滿閱讀者的心靈,那是無比美妙的閱讀時光。最喜歡看到幸福的人和幸福的生活,還有無比美好的人就該有幸福的生活----這才是上天有眼、人間有愛呢!
知道叩叩也有幾年了,那是讀到周先生和夫人郭紅博士分別寫的育兒文章,知道他們在女兒啾啾之后又有了一個兒子叩叩。叩叩和姐姐啾啾相反,非常不適應現在的應試教育,整個成長過程相當艱難,對教育最有研究的父母,一家子全是學霸的人家,有那么多的體諒和愛,用了許多的辦法,眼看著叩叩在學校痛苦不堪,最有能力的父母也深感無力......這一切,再一次令人震驚,很想知道,叩叩是怎樣的孩子?他的困境如何解決?
2022年4月,25萬字的周國平新作《叩叩》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我第一時間訂到了周國平先生簽名版,開始喜讀佳作。
這是一本舍不得一下子讀完的書,每讀幾頁,都會欣然一笑,太多的歡樂和感動----好一個多情的父親啊!周先生得叩叩的時候已經年過花甲,他本來就是充滿愛的男子,更何況是六旬之后有了唯一的兒子,那種愛憐的心情,而且他還是一位對教育極有研究、對人生充滿深刻思考,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個極其善良有愛的人,他對叩叩的愛,可以說是集合了所有父親對兒子最深切的愛,還有最動人的表達--所以叩叩有時會故意欺負爸爸,因為他知道,爸爸是世界上最愛他的人。(人性有一個特點,就是欺負愛他的人,因為知道永遠不會被這個人傷害)
叩叩實在是一個聰明至極的孩子,有慧根的孩子,他常能說出一些極其智慧的話,哲學家的父親也每每震驚,他寫道:“這個孩子溫和,善良,有內涵,我太喜歡他了。”
他還說:“無論如何,教育讓一個聰明孩子如此痛苦,一定是出了問題。”
他收錄了叩叩幼時寫給圣誕老人的信,那是多么好的文章,表達清晰準確,有禮貌有分寸有尊嚴。這個孩子進了學校,居然是一個語文成績不好的差生,最差的是寫作文,常常被退回重寫,多次重寫仍不能過關,叩叩苦不堪言,身為作家的父親也無能為力。因為“面對一個題目,他往往想不出該寫什么。那種高大上的題目,我也想不出該寫什么。”天哪!
寫作不是心里有話要說么?沒話找話,硬寫,連大作家也做不到呀。
“三年級開始,他格外厭惡上學,抵觸做作業,也不肯接受我的輔導。平心而論,無論課文的內容,還是練習的方式,都相當無趣,他不可能真正喜歡,我也只是耐著性子勉為其難罷了。總之,直到小學畢業,在語文課上,他仍是差生或準差生。”
“在寫作上,我最看重三點,即內容要真實,表達要準確,文字要簡潔。實際上是這樣引導他的。我相信,在這個過程中,他會逐漸學會如何選擇素材和把素材變成文字。”
或許那些高大上的題目讓他無話可說,所以無法表達吧。
雖然現行的教育制度令人無語,可兒童們在一起自有其樂趣,叩叩和小A的故事,還有他喜歡的小L的故事讀得我捧腹大笑,真是太好玩兒了。這個多情的父親為寶貝兒子第一次約會不幸落空感嘆,只顧著心疼寶貝了:)
哈哈哈哈。
叩叩曾這樣評論學校:“它就是要讓每個人都像普通人一樣。”接著說:“楊豪沒有。”我說:“所以被認為是差生,是嗎?”他點頭。周先生寫道:“三個差生中的另一個男生楊豪,也是一個天真活潑的孩子。”
如此說來,凡是一派天然未被馴服的孩子就是學校的差生了。
此書只是點到為止,真是準確深刻!
“一個陽光燦爛的孩子,在校園里陷入了孤獨,在同學中成了異類。因為貼上了差生的標簽,有形無形的歧視無處不在。分數至上的評價體系威力無窮,同學們都會受其支配,自覺不自覺地歧視所謂差生。可是,我的寶貝怎么是差生了?他的善良、單純、開朗、樂于助人不是寶貴的優點嗎?他的數學和繪畫稟賦都不算一回事嗎?為什么不能讓每一個孩子都因為自己的優點享有榮耀,擁有快樂和自信,從而成為最好的自己呢?”
這是周先生的天問!
也是我長久以來的問題。
“這個陽光男孩本應快樂地生活,現在卻每日都受苦,我心如刀割。”父親心疼不已卻無能為力。
這位最懂教育的父親愿意做一切能為兒子做的事,甚至幫兒子寫檢討,可是,在這種教育理念嚴重固化、落后的社會環境里,卻收到相反的效果。但兒子在這個過程中體驗到了父親無條件的愛,他會和父親說笑,然后釋懷。
周先生寫道:“我實在太愛這個孩子,他性格好,開朗,溫和,友善,有主見,講道理。即使在學習上遭遇了很大的挫折,這些可貴的優點仍然完好無損,未嘗不是得益于我們給他的寬松的家庭環境。”
如果把應試教育譬作一座牢獄,他們夫妻決定不做獄卒,要做兒子的難友,與他一起受難,共同克服學習的困難。
他在守護和祝福里說:“他未來的路還長得很,我不做論斷。也許未來某個時刻藏著一個奇跡,也是說不定的。如果他未來有一個平凡的人生,我坦然接受。我相信,良好的天性是他的守護神,他仍是會幸福的。”
我總是想,凡事都有上天的美意。
周國平兒子叩叩的困境與他們一家人的協力面對,或許就是為了讓更多在應試教育中倍受打擊的家長和孩子們看到其他的可能性,減少焦慮,共同面對而不是相互指責;也讓更多人看清問題所在,一起來尋找解決方案,合力改變這個死循環,改變這種“一刀切”的分數至上的病態評價體系。
閱讀《叩叩》是一個愉悅的過程,有一些思考,更多的是感動。這位最多情的父親帶給讀者的依然是人間最美好的情意。這樣的書,值得認真閱讀。
對人慈悲,就是讓別人有路走,而整個世界是個生命共同體,讓別人過得快樂、自由、有希望,最終一定也會利益自己。所以,慈悲不僅能利益別人,事實上,也是為了保護自己。如果我們能常常生起慈悲心,對所有人都會有幫助的。——圣嚴法師《真正的快樂》
能力與夢想相結合才能創造奇跡!--旅行家
你必得一個人和日月星辰對話,和江河湖海晤談,
和每一棵樹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鬢廝磨,
你才會頓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時間之貴、死亡之近。
—— 畢淑敏
自由是獨立,不依附,不恐懼。 --女王
我是這樣愛著你(舊文)
——閱讀周國平
知道周國平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伊始,一下子就被他的文字迷住了,還辛辛苦苦從武漢背了他的一套文集回來,細細地讀他寫出來的每一個字,心里是不盡的感動。無論他談哲學,還是談自己的生活,都叫我的心軟軟的、柔似水。
近二十年來,周國平一直是我生活中相隨相伴的那個人。我看著他為病逝的幼女哭泣、看著他訴說戀愛、婚姻中的種種滋味、看著他送走舊的感情、經歷新的愛戀,看著他品讀生活的不盡滋味……。雖然他并不認識我,雖然知道像我這樣關注他的人數以百萬計,可我的心,二十年來懷著不變的感動與柔情。
我幾乎買過并不止一次讀過他寫的大部分作品,在閱讀中觸摸到他的呼吸與脈搏。我想:如果周國平是我的父親或兄弟、丈夫或情人,我都將會是幸福的。當然,這一切都不可能,但我也毫不遺憾,能夠做他的讀者,我已經感到幸福得無以復加——他是一個多產作家,已經出了接近四十本書,還不算那些不斷被再版的,幾乎每一年,他都會有不止一本新書誕生,如同他一直在我的耳邊輕言細語,那些溫柔的、明智的、客觀的、深知我心的至理名言,深深地安慰了我。
他首先是一個真誠的人,在此基礎之上,他是一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佛家一般的慈悲情懷,又有哲學家的通達智慧,他熱愛生活,熱愛真理,獨立思考,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心。當他剖開自己的心時,我看到了我的心……
周國平永遠不會知道,他給了我太多,他是我靈魂深處不離不棄的朋友,一直陪伴我。哪怕所有的親人都離開我,他也不會,他教會我用更加健康和客觀的態度來看待世界,他教會我真實地活著,無論身處什么樣的境地,都可以用平靜的心來對待。
當我愛著的時候,周國平給我帶來愛的智慧;
當我怨著的時候,周國平給我送來愛的超越;
他總是把我曲曲折折的心思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無論我是喜是憂,只要翻開他的文字,就能看到那一句我期待著的話:在每一段崎嶇處扶我一把……
當我冷靜的時候,我需要他的熱情;
當我熱烈的時候,我需要他的清醒;
仿佛一只輕柔的手,在我的心上輕輕撫過,我心上的痛就如風散去。
周國平甚至寫出我自己不都知道的私密思想,他體貼我的每一縷思緒、每一寸煩惱、每一滴眼淚、每一聲嘆息……
只因為這世上有周國平,我便覺得自己有了一個不曾謀面的導師和伴侶,在我人生之旅的所有拐點,都會看到他插上的路標。還有,他平和的聲音一直在耳旁,或是鼓勵或是安慰、或是理解或是提醒。
這苦難的人生之旅,這多舛的命運,如果沒有周國平,如果沒有這理性又溫柔的聲音,生命的土地該多么荒涼。
每當翻開周國平的書,我一次又一次發現自己陷入了愛情,這美妙而又單純的愛戀是多么甜蜜,我不必擔心現實的風雨,永遠沒有實現的愛情給了我一生不變的忠誠。
感謝周國平所有的文字!我的心,深懷著感激與愛!哪怕從此再沒有這樣的文章,但我的心里已經裝滿了——永遠不會遺失的愛與溫情。
我是這樣愛著你!
(2008年6月文)
叩叩的畫,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