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初,我便制定了初三的學習計劃(少年說||元寶(334):初三,該“努力”學習了)。上周,期中考試成績全部發下來了,試卷講評也全部完成了。總的看來,初三的學習計劃第一階段完成的還不錯,至少成績有了顯著的提升,總分年級排名也進入了前一百,即初三第一階段目標圓滿達成。下面我就對期中考試情況進行簡單的總結與反思,以此勉勵自己繼續前進。
首先,我非常高興,上學期末以來的文科進步保持住了,尤其是歷史不低于九十分的成績,盡管仍是班級平均水平,但是和自己比進步很大。其實期中考試前我并沒有集中大量精力去復習歷史,成績的提升主要是因為前半學期我的歷史課堂表現和作業完成情況有了很大的提升,這也再一次證實我并非真正的偏科,只是在某些科目投入不夠,也沒有完成作業這樣的基本要求。這一段時間,我感覺我似乎又有點回旋,歷史政治的作業質量有些下降,我也應該警示自己。目前我想到的方法就是每天最先完成歷史和政治的作業,相比于以前的數學,它們雖然字數多,但是知識比較基礎,完成速度較快。
歷史的進步,一定程度上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潛力。而真正令我快樂的,像上學期末的政治那樣快樂的,是這次的語文。盡管語文考試的分數實在是太可惜,就差一點就能上九十,但是我初中以來的愿望之一——作文被印成年級范文,終于實現了,就是上一篇周記《少年說|| 元寶(344):離我最近的那個人》。記得發范文的時候,我是那么的激動,一手拿著考場上的“真跡”,一手拿著發下來的復印范文細細比對。老師講我的范文的時候,我還一字不差地做了批注,原來我的作文充滿真情實感,還能夠清晰點題……記得自己在考場上也并沒有特意這樣設計,可能這就是“妙手偶得之”吧。
說完了令我高興的進步,那么也不得不再一次反思一些學科,比方說政治,特別特別可惜,差一點點就能得到A。這學期,我們班換了一個政治老師,雖然是個男老師,但是精益求精,尤其是考試的主觀題表達,他都會按照標準的答題結構和思路來出。比方說“為什么”類的問題,表達結構一定要從“必要性”和“重要性”兩方面來回答,而不是直接把知識點復制過去。也正因此,他認為主觀題更多需要結合材料分析,而不是簡單機械的那種“提綱主義”,堆砌知識點。既然語文考試前不用背詞典,那政治考試自然不用死背提綱。這種“新思想”與我的舊觀念似乎合不來,因此老師在給我分析試卷的時候告訴我:“你的主觀題知識點沒有問題,表述也很準確,但是如果不結合材料,8分的大題最多拿6分。”也是到了這個時候,我才終于明白新老師新思想是比較“先進”的。這一點我應該在每周的統練中注意就好,應該不算太大的問題。
我想說說我的英語成績,盡管相較于之前是進步了,也過了90分,但我認為這個分數很諷刺,與我經常交往的幾個同學比還是低幾分,依舊是班里的平均水平。只能說沒給總分拖后腿。英語的問題,并不是這一學期我不夠努力,可能主要還是從小學以來與高分同學之間日積月累的投入差距。我盡量追趕吧。
對于數理化這些理科,一直是我的長項。這次看來,物理和化學還算穩定,數學卻拖了后腿。理科對我來說,認真細心審題是關鍵。數學在做題速度上還要特別加強。
對于下一步的學習計劃,保證按時高質量完成作業是基礎。同時,我要爭取每天晚上八點半到九點寫完作業,這樣就還會留些時間進行額外的復習,比如英語單詞和語文閱讀。期待期末能達到下一個階段目標,進入年級前50。
作者簡介:金元寶,男,2007年10月生,初三“求知少年”。『小小少年說』公號創建者,周五專欄小作者。自2016年3月25日起,每周一篇,記錄成長。
元寶爸的話: 今日線上參加元寶家長會,老師有一張PPT上寫著:“初三是一場修行。在初三的歷練中,鍛造出好人品,心思純凈,心胸寬廣,成績就會是水到渠成的結果”。靜待元寶在初三這場修行與歷練中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