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同類課程相比,本課程具有三個特點:
首先,財務報表分析框架獨具特色,分析方法體系更加完善。本課程圍繞主講人提出的“企業財務狀況質量分析理論”來構建財務報表分析框架,并將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相關章節,從而使得本課成的財務報表分析內容獨具特色屏自成體系。
其次,本課程大量采用上市公司真實案例,使分析內容具有高度的時效性和實用性。本課程既對綜合案例(如格力電器案例)進行分析,又在授課過程中針對具體分析項目添加了大量的小案例,內容更加現貨,解釋更加清晰,針對性和實用性更強。
最后,本課程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程度自行選擇聽課內容。本課程對報表主要項目所展開的質量分析,是從解釋該項目的基本概念著手,逐步上升至質量分析層面,分析內容全面具體,盡量做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因此,學生可結合自身具體情況靈活學習,自主安排。
本課程注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積極參與課堂討論非常重要。因此,在學習該課程中,還將進行案例分析。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掌握的主要內容包括:與報表編制有關的基本原則、基本概念;資產質量及其分析、資本結構質量及其分析、利潤質量及其分析、現金流量質量及其分析、財務狀況整體質量及其分析、比率分析等;影響經濟決策的非財務因素,等等。
課程結束以后,學生應能夠對企業財務狀況的整體質量進行系統化分析。
綜合成績100分,其中平時成績占40%,期末考察占60%。要求看完全部視頻并且綜合成績在60分以上算完成本課程學習。60-79分為及格,80-100分為優秀。
設置“合格”(達到60%成績)、'優秀'(達到80%成績)兩檔課程標準,有任課教師電子簽名的課程證書。
證書的形式分為免費證書(電子版)和認證證書(可查詢驗證的電子版和紙質版),可以在課程結束后根據需要進行申請,認證證書的收費標準為100元/份。
證書發放工作由愛課程網負責,有關問題請咨詢:010-58556579。
《財務會計》、《公司理財》
第一章 財務報表分析概論
1.1 財務報表分析的起源和演進
1.2 財務報表分析的概念、主題和目的
1.3 財務報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1.4 財務報表分析的框架和路徑
第二章 財務報表分析基礎
2.1 企業財務報告概述
2.2 制約企業報表編制的基本會計假設
2.3 制約企業報表編制的一般原則
2.4 會計的確認基礎和計量屬性
2.5 制約企業財務報表編制的法規體系
2.6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第三章 資產質量分析
3.1 資產負債表概述
3.2 資產質量分析理論
3.3 流動資產項目質量分析
3.4 主要非流動資產項目質量分析
3.5 資產結構質量分析與企業資源配置戰略的考察
第四章 資本結構質量分析
4.1 負債項目的構成與質量分析
4.2 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資產)、會計利潤與應納稅所得額相互關系的分析
4.3 所有者權益項目構成及質量分析
4.4 資本結構與資本結構質量分析
4.5 資產負債表的總括分析
第五章 利潤質量與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分析
5.1 利潤表的格式與結構
5.2 利潤表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5.3 利潤表費用類項目及其他項目的確認與計量
5.4 利潤質量分析
5.5 利潤質量惡化的主要表現
5.6 利潤結構與盈利模式分析
5.7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分析
第六章 現金流量質量分析
6.1 現金流量表及現金流量的分類
6.2 現金流量質量分析
6.3 影響現金流量變化的主要原因分析
第七章 合并報表分析
7.1 企業合并的類型
7.2 合并報表的相關概念
7.3 合并報表編制的一般原理
7.4 合并報表分析
第八章 財務報告的其他重要信息分析
8.1 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
8.2 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8.3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
8.4 審計報告所包含的質量信息
8.5 分部報告分析
第九章 財務報表的綜合分析方法
9.1 財務比率分析
9.2 我國評價企業財務狀況的指標體系
9.3 比率分析方法的正確運用
9.4 企業財務狀況質量的綜合分析方法
第十章 綜合案例分析
1、《財務報表分析(第四版)》,張新民、錢愛民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11月第四版;
2、《財務報表分析(第四版)案例分析與學習指導》,錢愛民、張新民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3月;
3、《從報表看企業-數字背后的秘密(第三版)》,張新民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5月
4、《財務報表分析與證券投資》,姜國華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
5、《財務報表分析:理論、框架、方法與案例》,黃世忠主編,中國財經出版社,200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