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作者:竹子
導言:患有一系列代謝綜合征(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和肥胖癥)的人的血管僵硬,使他們患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增加。英國一流頂尖大學利茲大學和鄧迪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一項新突破,發現開發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病的藥物,可以重新用于預防甚至逆轉肥胖或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的血管損傷。該發現發表在《臨床研究雜志》上,是八年來他們開展這項研究的最高成果。
BACE1(β-分泌酶1),又稱為淀粉蛋白前β-分解酶1。是在外周神經細胞中形成髓鞘的一種重要的天冬氨酸蛋白酶,是一種包含兩個活性位點的跨膜蛋白,可以在細胞外形成二聚體。
BACE1與阿爾茨海默氏病的聯系
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原因目前還沒有完全了解,但是有證據表明,當人體內開始過量生產BACE1的酶時,它就會開始產生一種叫做β淀粉樣蛋白的蛋白質。而β淀粉樣蛋白水平升高與血管,內皮表面層的損害有關。這破壞了血管的正常功能,導致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即沿血管壁的斑塊堆積。
研究發現,BACE1不止生成β-淀粉樣蛋白,還能破壞細胞生成PKA(蛋白激酶A)功能所需的因子,而PKA在記憶生成中起到重要作用。由此看來淀粉蛋白前β-分解酶1是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的重要因素。
因此BACE1已引起制藥行業的關注,已開始開發BACE1抑制劑。但到目前為止,它們在解決阿爾茨海默氏癥方面一直無效,而是可以治療這類人群的血管疾病。
抑制BACE1
可逆轉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損傷
英國糖尿病患者協會的埃迪·約翰斯頓(Eddie Johnston)表示,糖尿病患者患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較高,但尚不清楚確切的原因。這項新的研究有助于闡明這種聯系。新療法的有希望的目標,它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更長壽,更健康。
這項研究涉及動物實驗,其中研究了一種名為M-3的實驗性化合物的作用,該化合物可終止BACE1的作用。在對肥胖或患有糖尿病的小鼠的研究中,它不僅可以阻止血管疾病,而且可以逆轉疾病。
未用M-3的糖尿病小鼠的皮膚激光掃描圖像。表明血液流動存在問題。藍色表示血流量低。
接受M-3的M-3的糖尿病小鼠的皮膚激光掃描圖像。顯示出改善的血流。紅黃綠代表較高的血流量。
論文的主要作者,利茲大學心血管與代謝醫學研究所的大學學者保羅·梅金(Paul Meakin)博士。他表示,實驗性化合物的治療效果明顯,嚴重受損血管中的疾病進展得以逆轉。最令人興奮的是,有一些藥物可以靶向BACE1酶。它開辟了科學家開發抑制BACE1的藥物的可能性,用證據表明,這些藥物不僅可以阻止血管損傷,還可以逆轉疾病。
鄧迪大學神經科學教授邁克·阿什福德(Mike Ashford)監督了這項研究,他表明,與阿爾茨海默氏病密切相關的早期異常生物學過程,可能與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疾病和高血壓有關。
英國心臟基金會副醫學主任杰里米·皮爾森教授表示,糖尿病引起的血管損傷加速并加重了心臟和循環系統疾病。這些發現確定了一種新的破壞性途徑,該途徑已經被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病的藥物開發。但用于抑制BACE1的藥物還需在糖尿病患者中進行測試,它有潛力減緩英國數百萬糖尿病患者的心臟和循環系統疾病的進展。
參考: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6-re-purposed-drugs-reverse-blood-vesse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