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西北部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一輛公交車發生爆炸,造成包括我國公民在內的13人死亡,多人受傷。援引界面快訊的消息稱“因機械故障導致氣體泄漏,引發爆炸使得班車墜入峽谷。”當然,具體的原因還是以官方通報為準,在此不做過多的分析。
筆者注意到,事發的公交車,系我國葛洲壩集團承建的巴基斯坦達蘇水電站項目的“通勤車”,項目工作人員從駐地到施工現場途中遭遇了爆炸。
達蘇水電站項目位于瓦罕走廊以南以南的巴基斯坦西北部開伯爾-普什圖省科希斯坦地區,是印度河流域水電梯級規劃的第二級。
從公開的數據來看,達蘇水電站的總裝機容量為540萬千瓦(我國葛洲壩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71.5萬千瓦、 烏東德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020萬千瓦、三峽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 ),年發電量可達120億千瓦時,從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來看,規模不算小,堪稱巴版的“三峽水電站”。
巴基斯坦地處南亞次大陸西北部,也就是處于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南瀕阿拉伯海,由于喜馬拉雅山、喀喇昆侖山和興都庫什山三條巨大的山脈在巴基斯坦西北部匯聚,形成了北高南低的基本地勢特點,全境可分為三大地理區域,分別是北部及西北部山區、西南部俾路支斯坦高原區、印度河流域平原區,國土接近60%是山區和丘陵。
盡管巴基斯坦全境絕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氣候,但巴基斯坦卻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區占全國總面積的75%以上,尤其是中部和南部,處在北回歸線附近,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下沉氣流控制,蒸發旺盛,加之地勢相對較低無法形成有效的地形雨,形成沙漠平原(與鄰國印度差不多,其中塔爾沙漠位于兩國交界處,只是大部分位于印度境內)。
而巴基斯坦的北部,由于地勢較高,發源于“亞洲水塔”青藏高原、并由東北向西南流經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其上源在我國境內叫做獅泉河,發源于岡底斯山主峰岡仁波齊峰北面的冰川湖,向西北方向穿過喜馬拉雅山脈與喀喇昆侖山脈之間的峽谷地帶,接納眾多冰川和降水補給后流出國境線,全長405公里、流域面積2.745萬平方公里。
獅泉河的下游便是印度河,在巴基斯坦的北部地區又接納了多條發源于喜馬拉雅山南麓的支流后,下游幾乎沒有河流匯入,相當于形成一個“扇形水系”注入阿拉伯海,所以說巴基斯坦北部地區的河網密度還是非常高的。
除此之外,發源于喜馬拉雅山南麓的河流有著幾個顯著的特征,水源補給為降水和冰川融水、河流落差很大、河程短、水利資源豐富。
印度河全長約3000公里,由于北面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的阻擋,處在山脈的迎風坡,每年來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濕氣流在地形的抬升作用下形成豐富的降水,雖然沒有隔壁印度乞拉朋齊世界“雨極”般的降雨量,但也還湊合,個別地方的年降雨量能達2000-3000毫米,最終眾多的“河網”匯聚成印度河年徑流量接近2100億立方米,約為我國長江的1/5和黃河的4倍。
有著喜馬拉雅山區充沛的降水和高山高原冰川融水補給,印度河的水源相對比較充足,所以印度河既是巴基斯坦的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源,被稱為巴基斯坦的“母親河”。但是這種“扇形”河流以及水源補給方式對于巴基斯坦來說也有幾個“致命”的因素存在。
其一,上游支流眾多,下游水量集中,容易引發洪澇災害;
其二,大氣降水和冰川融水往往集中在夏季,兩種水源補給疊加,容易引發大規模洪水;
其三,河流徑流季節和年際變化變化大,旱災非常不利于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
綜上種種原因,巴基斯坦為了最大限度調節水資源,滿足中下游地區生產生活和灌溉用水,故而巴基斯坦不惜斥巨資要在北部地區河流上興建大批水利樞紐設施。
而上文中講到的達蘇水電站項目,不僅僅只是發電生產清潔電能改善國內能源結構、帶動就業、提振經濟、改善民生等,它還具有防洪、蓄水(調節水量)、養殖等綜合效益。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或氣候現象頻發,這個勢頭對冰川、冰雪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非常不利,所以全球還是要積極保護地球環境,共同努力遏制住全球變暖。
#達蘇水電站的背景##達蘇水電站項目是什么##巴基斯坦公交車爆炸致中國公民9死##巴方:中企班車因機械故障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