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糖尿病患病率約為10%。糖尿病前期如果不好好控制,就容易發展為糖尿病。而在糖尿病前期,餐后血糖增高得更早、更多。
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只關心自己可以吃什么食物,不可以吃什么食物,卻很少有人會關心自己在吃飯之前,吃飯之后應該注意什么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要控制飲食,每餐主食的攝入量要比往常減少1/3。需要經常監測餐后血糖,根據情況調整食物攝入量,直到餐后血糖降下來。
飲食上要選擇升糖指數不高的食物,比如粗糧、玉米等,少吃精白米面可延緩淀粉消化,減慢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速度,平緩餐后血糖水平。
研究證明,用牛奶、豆漿、堅果等配合主食一起吃,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的波動。因此,吃飯時要多搭配不同種類的蔬菜和食物,可以幫助控制餐后血糖。
先吃菜后吃飯,更有利于血糖穩定。比如,先吃蔬菜,配些魚肉,再開始吃米飯,而且一大口菜配一小口飯,血糖波動會比先吃米飯或大口吃飯小口吃菜要小得多。
吃完飯后不要馬上坐下,而是做些低強度運動,如散步、洗碗、打掃衛生等,這樣既對餐后血糖控制有益,也不會影響消化。此外,堅持每天40分鐘以上的有氧結合力量訓練,可以維持肌肉強度,提高體能,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