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言心
來源/簡易心理學(xinli01)
可以借機拓展人脈,認識投緣的朋友,了解行業資訊,找到事業轉折的契機。也可以傾吐最近的煩惱,分享奇聞逸事,聊聊八卦日常,和朋友加深感情。其實,那些討厭飯局,也不喜歡組局請客的人,往往是這幾種心態。一桌人相聚吃飯,看似簡單輕松的場景,實際上講究很多。入座、點菜、敬酒、遞煙、談事,每一個細節,都要把握得恰到好處,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壞了規矩,讓某個重要人物對你留下不好的印象。這頓飯若是有酒,那敬酒、擋酒也要注意分寸。一杯酒不喝,就是不給別人面子;這頓飯沒喝醉,就是不夠有誠意。飯局本該是三兩好友、長輩親戚、同事領導之間,聊聊近況,聯絡感情的場合,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有的飯局就變味了:這么多繁文縟節、彎彎繞繞,對性格直率的人來說,著實是一種心理負擔。看著一副副虛偽做作的面孔,聽著周圍人巴結討好的話,連桌上的飯吃起來都味同嚼蠟。一頓簡單的飯,吃出了這么多名堂,難免讓人勞神心累,對飯局避之不及。一來,飯局文化講究得太多,而自己不夠八面玲瓏,也不擅長投機取巧,無法保證處處周全,一頓飯不僅吃不盡興,還可能誤事;二來,人與人之間追求的是簡單真誠,若飯局的目的性太強,要小心翼翼,步步為營,把飯局吃成了“戰場”,就失去了聚在一起的意義。一段真誠的關系,應該是吃飯歸吃飯,談事歸談事。溝通能解決的事,用不著花一頓飯的時間;溝通解決不了的事,一頓飯也改變不了什么。
人際關系的本質是價值互換,如果自身不夠優秀,和他人價值不對等,那么一起吃再多頓飯,對方也未必愿意幫你。在飯桌上把酒言歡,稱兄道弟,互相加了微信,回去之后,只會沉寂在彼此的微信列表里。原以為總有一天能用得上的人脈,其實脆弱得連點贊之交都不算,當你有求于他時,糾結了半天開場白,消息發出去之后,收到的卻是紅色感嘆號。一頓飯局,并不能幫自己積累多少人脈,如果彼此沒有利益上的捆綁,終究會形同陌路。更何況,一個人的社交精力是有限的,正如“鄧巴定律”所說,一個人社交網的人數上限是150人,這些人中,大多都屬于“弱聯系”,真正算得上朋友的不超過20人。那些拒絕參加飯局的人,追求的不是無意義的社交,而是有價值的相聚。他們更喜歡和三觀相似、價值匹配的人聚在一起,彼此說說真心話,問題能談得更透徹,也是真心愿意幫對方解決難題。大多數飯局,只是談論股票基金、八卦瑣事的“群體相聲”,還不如省下這些時間,好好經營自己。用健身換來健康,用讀書豐富靈魂,用陪伴收獲美滿的家庭,用技能提升工作能力。有句話說,如果死亡是一種解脫,那么不擅長社交的人,在飯局上每分每秒都像在“等死”。在飯局上,不會說話,更害怕說錯話,面對別人的問話結結巴巴答不上來,如坐針氈;不知道怎么融入別人的話題,看著別人侃侃而談,自己只能在一邊傻笑,分分鐘想離場走人;緊張地坐在位置上,夾菜都要小心翼翼,吃菜也得小口吃,害怕被認為是沒有修養的人......
我就有個社恐朋友,每次部門聚會時,其他同事一個接一個向領導敬酒,而他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尷尬注視也不是,埋頭吃飯也不是,那一刻,他只恨自己不是社交達人。職場上的飯局,要察言觀色,緊跟大眾的反應走,該笑的時候要笑,該舉杯的時候要舉杯,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如履薄冰,身心俱疲。參加飯局的人還好,默默當個小透明,也許不會有人注意到,但是組局的人,要對這場飯局的質量負責,要照顧周圍人的感受,還要時不時地活躍氣氛。其實他們也很羨慕那些會說“漂亮話”的人,也想融入一個又一個圈子,但他們內心始終對親密關系保持著高要求。既然不善交際,干脆和自己和解,圈子不同,不必強融,回到自己的小圈子里,做真實的自己,也是一種充實和快樂。據統計,在中國,每年酒精中毒死亡的人數,已經超過了10萬人,而導致這些人酒精中毒的原因,大多是飯局飲酒。幾次飯局,吃不出人脈,吃不出賞識,反倒吃出了啤酒肚、脂肪肝、胃潰瘍。人這一生,忙著追名逐利,忽視了健康,搞垮了身體,一切都將毫無意義。遠離飯局的人,是不想在低質量的社交上浪費時間,被無意義的飯局透支生命,他們更希望好好愛惜身體,經營好自己的人生。一場飯局,少說也要兩三個小時,要是還有唱歌和玩游戲,一晚上都耗在外面,深夜帶著一身煙酒味回到家里,難免讓伴侶生氣。不如把有限的時間留給家人,和伴侶一起分擔家務,聊聊家常,和孩子享受愉快的親子時光,一家人其樂融融,這才是最美好的生活。拒絕不必要的飯局,是為了家人,更是為了自己,是對家庭的幸福負責,也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不喜歡飯局的人,是給精神減負,把精力留給自己,去充實自己的內心。而喜歡飯局的人,是想經營好人際關系,享受和他人相處的時光,也想用自身價值換來想要的利益。這兩種沒有對錯之分,都是個人選擇,理解他人的選擇,是對他人最大的尊重。最后,愿每個人都能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作者:杜言心,英國倫敦大學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研究心理學多年。心姐想用專業和溫暖,一直陪伴你哦!值班編輯:劉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