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家喻繼高
喻繼高的作品繼承了中國花鳥畫鼎盛時期雍容華貴的高雅傳統,吸收了“宋代院體系”的營養,用高文化素養尤其是詩一般的情感和筆墨,為花鳥畫開辟了清新典雅、溫馨生動、情趣盎然的新意境,形成了構圖嚴謹、用筆工洗、技法高超、設色明麗、主次分明的“繼高式”祥花瑞鳥風格。
馳騁在工筆重彩畫花鳥世界的大師
中國畫講究意境,而花鳥畫注重形式與結構統一的美,它的藝術特質在于線條與筆墨的立體融合,揮揚出自然與生活的美幻情趣。
▲《紅韻》68x45cm
喻繼高先生的工筆重彩花鳥畫有自己的特點,他師承陳之佛先生,其筆墨無形中流露出傳承熔煉的痕跡,可貴的是他的作品容納著生活的感情。從他的花鳥畫中我們可感受到自然的蓬勃,體會到自然與環境相融的詩情。他不喜歡獵奇和探索性的筆墨,給人一種樸實親近的鄉土感情,他的作品少有古代院體畫恬淡幽遠的氣息,也很少有江湖味的筆墨影子。
▲《新春》136x68cm
讀喻繼高先生的工筆花鳥畫作品,多是被那些自然流瀉的線墨韻味吸引。觀賞一幅優秀的工筆花鳥畫作品,不僅要看到中國畫主流價值的表層,更應觸摸到繪畫的本質意義,應從整體構圖的意象去把握文化的厚度。如果僅僅靠一片花葉或一個枝杈就能感觸到意趣,那么往往易被片面的筆墨技巧所誘導。大凡有深度的花鳥畫作品,看似隨意的墨痕也許能成就經典的畫面,因為熟悉生活的畫家畫的每一幅作品或每一組線條都不會隨性而為,而是在刻意追求一種另類的探索。
▲《江南春曉》136x68cm
因中國畫歷史形成的原因,縱觀中國工筆花鳥畫現狀,工筆花鳥畫的繪畫路數一直沿用傳統,即便嘗試著跨越和大膽的實踐,最終的筆墨又回歸到原始的狀態。工筆花鳥畫不同于其他水墨,韻味與水墨意趣多體現在線條與寫實,而寫實性又往往制約著墨韻的意趣,較難形成意境宏大而統一的格局。工筆花鳥畫在中國繪畫體系中猶如小家碧玉,想精致卻無法做到博遠而有境界,想意趣高大又難表現出唯美細致,所以這是當下工筆花鳥畫的軟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位花鳥畫家能有所突破。
▲《嶺南早春》68x68cm
喻繼高先生算是當代工筆畫的領軍人物,他的繪畫專業和藝術被業界肯定,有著廣泛的市場基礎,其文化素養以及繪畫理論造詣很深。他的繪畫往往表現在民族文化情結上,無論筆墨技巧如何變化,如何嘗試著走出自我,創造出自己的藝術個性,始終無力僭越工筆花鳥畫守舊的格局。從另一個角度看,喻繼高先生在工筆畫方面培育了一批優秀畫家,他熱心教育,對發揚工筆畫作出了很大貢獻。回顧當代中國畫走過的道路,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喻繼高先生等一批優秀畫家,雖然他們有著獨特的民族文化特點,對繼承和發展民族傳統藝術作出了奉獻,特別是傳承了工筆繪畫方面的精神,但也只是始終走在普及繪畫技巧的層面。
▲《郎世寧插花圖》95x50cm
工筆花鳥畫盡管需要創新的意識,但它本身就是一門嚴謹的藝術形式,就當下工筆花鳥畫創作的走向而言,能扣住心弦的繪畫語境多數是樸實的,有很強的生命感以及物象意境深度,同時有融入時代的文化痕跡。那些經歷歲月洗禮的畫面所具備的要素,無不凸顯著時代感、凝練感、寓意感,還沒有哪一位藝術家靠怪異取勝,以趕潮流的創作風格影響著畫壇。
▲《佳偶天成》136x68cm
喻繼高的作品繼承了中國花鳥畫鼎盛時期雍容華貴的高雅傳統,吸收了“宋代院體系”的營養,用高文化素養尤其是詩一般的情感和筆墨,為花鳥畫開辟了清新典雅、溫馨生動、情趣盎然的新意境,形成了構圖嚴謹、用筆工洗、技法高超、設色明麗、主次分明的“繼高式”祥花瑞鳥風格。
- End -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