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作為父母,無不希望孩子能獲得一定成就。近幾年,大家都富裕了,手里有了余錢,就開始重視起孩子的教育。
有的家長讓孩子在小小年紀,就失去童年的快樂,日復一日地“沉浸”在補習班中;而有些家長就會提出針對性觀點,對孩子因材施教。
也正因為現在家庭條件比以往好了,很多家長都不愿意讓孩子吃一點苦,提出了對孩子“富養”的理念。
但事實上,每個孩子出生后,智商和情商基本都是處于同一起跑線,那你知道為什么多年之后,大家的成就卻相差萬里呢?
這就要說到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了,家長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很大,從孩子呱呱落地起,跟他說的每句話,以及后來對孩子錯誤行為做出的批評,都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而相比較娛樂圈中明星們對孩子的無限曝光,這位有著“央視名嘴”稱號的白巖松對,教育孩子方面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白巖松,大家就算不知道他的樣子,也一定聽過他的名字。他的語言深刻卻不呆板,自成一派的主持風格讓人很快就能記住。
不僅如此,高情商更是他能走如此長久的秘密武器,他認為的教育理念——想讓孩子有出息,三種苦是孩子必須要吃,這是為了孩子好。
1)自律的苦
“自律給我自由”,有人認為每天跑步就是自律,每天學習就是自律,每天堅持一件事情就是自律……但是真正的自律并不是這般簡單。
真正的自律,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懶惰,而形成對自己有益的習慣,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但人的天性就是拖延、懶惰,小朋友要想做到自律這一點,就一定需要家長的陪伴引導,形成自律習慣的關鍵時刻,是在孩子六歲前,父母們一定要抓緊時間,讓孩子變得更加強大!
2)獨立的苦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他們寧愿自己多吃苦,也不想讓孩子受到一丁點委屈。但社會不會因為他是誰的孩子,而對他留有情面。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孩子并不是父母的依附品,因此在遭受社會毒打前,父母要讓孩子學會獨立。
包括對事情的獨立思考,對好壞的判斷以及解決事情的能力,在父母的幫助下,相信孩子的進步會越來越大,在成長的道路上同樣會有很大幫助。
3)失敗的苦
“失敗是成功之母”,每一次失敗都可以鍛煉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慢慢地,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會逐漸強大,不容易做出過激行為,做事的成功率也會提升。
近幾年,孩子受不了學習壓力而跳樓的新聞并不少見,我們總在感嘆為何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這么弱,而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孩子沒有經歷過失敗。
家長總是怕孩子經歷失敗太多,對生活會失去希望。但人總有失敗的時候,在成長的過程中,這都是難免的,父母不妨提前幫孩子鍛煉。
藝術來源于生活,真理也來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讓孩子參透“吃苦”的好處,相信屬于他的自信、成功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