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中華民族傳統繪畫的統稱。也稱國畫或水墨畫。它以中國特有的墨或植物顏料、礦石顏料,以水為調和劑,以中國特有的毛筆為主要工具,在宣紙或絹帛上作畫。
國畫,植根于華夏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沃土之中,歷經2千多年,是中華民族的哲學觀念、思維方式、文化素養、審美意識等等融為一體的完整藝術體系,與西方的油畫形成了兩座并峙的造型藝術高峰。
【編者按】《中國畫 近現代巨匠 作品欣賞》最初擬編18篇,編輯中擬擴展為60篇,已經編發48篇。此間,有網友建議慎用“巨匠”,所言不無道理。此后標題更改為《中國畫 近現代名家 作品欣賞》標題附畫家姓名,不編序號。
黃永玉
黃永玉(1924年7月9日-),出生于湖南常德[1],筆名黃杏檳、黃牛、牛夫子,中國著名畫家。中國畫院院士。有一代“鬼才”之美譽。曾任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主任,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協第九屆顧問,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等職。2010年8月31日,被聘為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院長。
自幼家境貧苦。曾任瓷場小工、小學教員、中學教員、家眾教育館員、劇團見習美術隊員、報社編輯、電影編劇等。1952年偕同夫人張梅溪由香港回北京,在中央美術學院先后擔任副教授、教授。
黃永玉擅長版畫,主攻國畫,作品構思奇特,造詣精深;有濃厚的西方畫元素,又不失中國畫氣韻。在澳大利亞、德國、意大利和中國內陸、香港舉辦過畫展,其美術成就曾獲意大利總司令獎。在海內外享譽甚高。
代表作品有《黃永玉木刻集》《貓頭鷹》《這些憂郁的碎屑》等。
黃永玉作品欣賞
十萬狂花入夢寐
清夏圖
清香圖
高山流水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昭君怨·詠荷上雨
四尺橫幅荷花圖《盛夏洞庭》
《暑荷圖》
《春江花月夜》
猴票 80年代設計 首版 中國第一枚生肖郵票,面值8分
83歲那年 登上《時尚先生》封面
圖文收集于網絡。意在宣傳、推介、分享、欣賞。若涉及版權請在評論告知即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