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消息稱,一種名為BQ.1.1的新型變異毒株已經出現,被稱作“地獄犬”,已經在日本“殺瘋了”。
關于該毒株的實際情況是怎樣的?結合中疾控專家的回應,提醒大家無論什么毒株,都要做好防護。
受訪專家
武漢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病毒學研究所教授 楊占秋
毒株“地獄犬”,在日本殺瘋?
據環球網,日本進入冬季以來,經歷了新一波疫情,每百萬人新增死亡人數呈增長態勢。但當下沒有證據表明,死亡人數的增長與BQ.1和BQ.1.1毒株的出現有直接關聯。目前日本尚未出現大規模BQ.1.1疫情,且日本的主導毒株仍是BA.5。
什么是BQ.1.1?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信息,BQ.1系列毒株及其亞型毒株BQ.1.1是目前在全球流行的300多個奧密克戎變體毒株家族的成員。這些成員中近95%是奧密克戎變體BA.5的“直系后代”,BQ.1和BQ.1.1也不例外。
BQ.1變異株在2022年6月在尼日利亞感染者中發現,9月開始BQ.1及其衍生的子代亞分支在歐美國家流行,占比逐月升高,10月中旬在日本和新加坡等亞洲國家逐漸開始流行。
而“地獄犬”的名稱早前出現在社交平臺上,網友將其作為BQ.1.1的代稱,是為與同時間流行的其余毒株,如BM.1.1.1、BA.2.75、BA.4.6等做區分,并非官方命名。
新型變異株是否已在我國流行?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表示, BQ.1和BQ.1.1致病力明顯減弱,致重癥和死亡比例明顯低于早期流行的變異毒株。
中疾控稱, 目前我國已在9個省份的本土病例中檢出BQ.1及其亞分支49例,但尚未廣泛流行,所致病例數較少。我國現階段流行的毒株仍以BA.5的亞分支BA.5.2和BF.7為主。
BQ.1.1病原性與BA.5相同或更低
BQ.1是奧密克戎BA.5在人群流行傳播過程中,通過病毒的變異變遷產生的第六代亞分支。BQ.1.1是BQ.1的第一代亞分支。這些進化分支對人的致病力明顯減弱, 致重癥和死亡比例明顯低于早期流行的毒株和變異株。
東京大學一項動物研究表明,奧密克戎亞型毒株BQ.1.1引起癥狀的能力與早期新冠病毒變體相當或更低。
BQ.1雖然引起全球范圍的關注,目前,未見任何國家報道BQ.1及其亞分支感染者的致病力增加,也無住院率和病死率增加的報道。
戴口罩仍是最有效防控措施之一
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力增強,但傳播方式主要基于呼吸道飛沫傳播,規范佩戴合格的口罩仍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
與新冠感染者接觸時,雙方不戴口罩的感染幾率高達90%;
未感染者佩戴口罩,感染幾率有30%;感染者佩戴口罩,感染幾率為5%;
雙方均佩戴口罩,感染幾率只有1.5%。
若與感染者擦肩而過,雙方都規范戴口罩的情況下,感染幾率銳減;若雙方均佩戴口罩,且保持1.8米距離,感染率幾乎為0。
什么情況下需佩戴N95口罩?
佩戴N95口罩可有效防止病毒、細菌的傳播擴散,醫護人員在接觸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時須佩戴,其余情況可佩戴醫用外科口罩。
對于普通健康人群來說,日常出門沒必要佩戴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就可以。
如果是發熱需要到醫院就診的,要佩戴N95口罩。
如果新冠陽性患者居家隔離,應盡量單獨安排一個房間居住活動,若要到家中公共區域可佩戴N95口罩。
學會規范佩戴口罩
一定要保證蓋住口鼻,使口罩和臉部保持緊密貼合,佩戴4小時左右最好更換新的。
摘口罩時,要用兩只手拉住耳繩摘下,不要碰到口罩外部,否則一旦病毒污染了口罩表面,用手接觸后就可能沾染病毒,增加傳播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