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刊號?
始祖創世,因生賜姓。這是有關中華姓氏起源的傳統說法,常見于文獻典籍的歷史記載。其中影響最大、流傳甚廣的是伏羲、女媧兄妹相婚傳衍人種的歷史故事。據文獻記載和歷史傳說,宇宙初開之時,世上只有伏羲、女媧兄妹二人生活在昆侖山上,為繁衍后代,兄妹倆只得自相婚配結為夫妻。但又自感羞愧,難以決斷,于是通過占卜的方法來判定天意。
兄妹倆先在兩個山頭各自燒起火堆并對天禱告:“如上天有意讓我兄妹二人成婚,就讓兩股青煙相合;如并無此意,就煙消云散。”
剛說完,只見兩股青煙合為一體,直沖云霄。兄妹二人仍狐疑不決,又約定,從各自山頭滾下一扇磨盤,如石磨臍、眼相合,則可結為夫妻,否則各奔東西。說來也巧,自高山推下的兩扇磨盤落到溝底后,竟然陰陽相覆,臍、眼相合。于是伏羲、女媧便在上天認可下結為夫妻,傳下后代,并根據子女的出生情況和散落居處,將其分為不同的族姓,并規定同一族姓的男女不得自相婚配。
這一歷史傳說,不僅在漢族文獻中屢有記載,在苗、瑤、壯、彝、黎、侗、布依等少數民族中也廣為流傳,大同小異。如瑤族《伏羲兄妹故事》中說,他們成婚后,妹妹生下一個冬瓜般的肉團,他們把肉團砍碎,到處拋撒,落在平地的成了漢人,落在森林、山坳等處的,便成了瑤山五族。
另一種與之相近的說法是只有女媧,沒有伏羲。說女媧補天后,深感寂寞,便用黃泥仿造自己的形象造了許多小人。后來嫌效率太低,便用草繩沾著泥漿,用力甩出濺出的泥漿也化為小人。落在石頭上的便姓石,落在樹葉上的便姓葉,落在花朵上的便姓花,落在河里的便姓何(河),落在池塘里的……。
基于對這歷 史傳說的認同心理,伏羲 、女媧被后世尊為“創世人祖”和“人祖奶奶”,在中華大地至今仍留存著許多相關的紀念性遺址、遺跡。
如甘肅西和縣仇池山的“伏羲仙崖”,天水市的“伏羲神廟”,陜西臨潼的“女媧宮”,山西洪洞縣的“女媧廟”“女媧陵”,吉縣的“人祖山”,河南淮陽的“太昊(伏羲)陵”、“伏羲廟”,涉縣的“女媧皇宮”...尤為珍貴的是山東嘉祥武梁祠中的漢代畫像石和新疆吐魯番古墓群出土文物中的一幅“伏羲、女媧執矩圖”,圖中伏羲、女媧都是人首蛇身,面對面地手執圓規、矩尺,表示伏羲“正姓氏,別婚姻',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哲理。
尤為傳神的是伏羲、女媧下身成兩條蛇尾相互交纏在一起,中間有一小孩,十分形象地表現了伏羲、女媧傳衍人類的主題。
雖說神話傳說并不能等同于歷史,但神話傳說中往往包含著合理的歷史成分,反映了歷史階段的社會特征。通過伏羲兄妹相婚、傳衍后代的歷史傳說,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到在中華民族的初始時期,曾經歷過血親亂婚向族外群婚進化的歷史進程,也可以看到由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進化的軌跡,同時透析出中華古姓起源的歷史信息。
下期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