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初年,新疆回族封建主金相印,同浩罕國(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境內)勾結。同治四年(1865)春,浩罕國派阿古柏率軍入侵新疆,在英、俄侵略者支持下,于翌年成立“哲德沙爾國”(突語,意為包括喀什噶爾、和田、阿克蘇、葉爾羌、庫車、烏什、吐魯番在內的所謂“七域之國”)。
對中國早有領土野心的沙俄,也乘機出兵侵占西北重鎮伊犁,西北邊疆出現空前嚴重的局面。此時,日本侵略臺灣,東南也告急,清廷內部有“海防”、“塞防”之爭。陜甘總督左宗棠力主出兵消滅阿古柏匪軍,收復新疆失地。
光緒元年(1875)三月二十八日,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翌年七月,左宗棠親率大軍出關西征。首戰北疆,擊敗依附阿古柏的叛匪白彥虎,僅用半年即光復了除俄國侵占的伊犁之外的全部北疆領土。
次年四月,西征軍越天山直取南疆,攻克吐魯番等地,阿古柏主力被殲,阿古柏服毒自殺。英、俄不甘心失敗,又扶持阿古柏之子伯克胡里在喀什噶爾稱汗進行頑抗。八月,西征軍進入南疆腹地,連克庫爾勒等數城。十二月八日,西征軍收復喀什噶爾,伯克胡里等放火燒城,裹脅居民5000多人和大批牲畜,逃往俄國境內,俄國開放邊境接應,并出動軍隊阻撓西征軍追殲殘敵。
西征軍董福祥部追擊叛逆到阿克蘇后,分路揮師南下,越過人跡罕見的死亡之地一塔克拉瑪干沙漠,克服種種困難,艱難跋涉,于光緒四(1878年)元月占領和田,槍殺了金相印。至此,除伊犁外新疆全部光復,英俄兩國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國領土的陰謀被徹底粉碎。
在這場收復失地,維護祖國統一及領土完整的重大軍事行動中,甘肅是重要的軍事基地。不僅蘭州機器局供應了當時最先進的槍支彈藥,甘肅人民供應了大量的糧食(總糧臺設在敦煌)和物資,甘肅將士更是西征新疆的主力。
董福祥、張俊為甘肅固原(今環縣)人,所率董字三營、定遠三營全系“隴右子弟”。新疆前線總指揮劉錦棠在西北多年,部下也多是甘肅籍將士。甘肅籍將士在西北土生土長,習慣關外水土,吃苦耐勞、驍勇善戰,在收復新疆的戰斗中,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