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國。
值此國慶佳節之際,每一位中華兒女心中,都充滿了一份血脈共融的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從來都不只是攝人心魄的文學描寫,而是廣大民眾你我他心之中的精神歸屬。
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延伸,在中國人的精神譜系里,國家與家庭、社會與個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小家”同“大國”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命相依。
一個大國里,有無數的小家,就此而言,“家”乃“國”之細胞。
小家日子過得越紅火,大國的力量也會越磅礴!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家文化的傳統,如果你是父母,請關心自己的孩子,嚴格而不失慈愛,溫暖而不失尺度;如果你是孩子,請孝順自己的父母,須知羊羔且有跪乳之恩,烏鴉尚有反哺之義。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它扎根在億萬同胞的血肉里,深藏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里,愛國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情懷和擔當。
中國文明公元前2800年發源于黃河岸邊。是四大古文明中惟一從未滅絕的文明。
古巴比倫公元前729年滅于亞述帝國。
古埃及公元前343年滅于漢斯帝國。
古印度滅于雅利安蠻族。
古印度并非今日之印度,古埃及也并非今日之埃及,古巴比倫如今不存在了。
尼羅河畔的古埃及立國于公元前32世紀,歷經31個王朝2500多年,今日的埃及、蘇丹、阿爾及利亞、以色列、耶路撒冷、土耳其、約旦和沙特均為當時之領土,象形文字、金字塔、幾何學和歷法都產生于這是時代,所以說沒有古埃及文明,就不會有后來的古希臘羅馬文明。
恒河流域的古印度立國于公元前2000年,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不丹、尼泊爾和阿富汗都是當時古印度的管轄疆域,阿拉伯數字源于古印度,只是通過阿拉伯傳播到西方。
五千年的中國文化,一路走來,底蘊更加深厚!
我愛你中國!
中國文明和中華民族超越所有這些偉大的文明和偉大的民族,不是因為遼闊,不是因為驍勇,不是因為強悍,而是中國特有的性格——頑強。經歷過歷史上所有的風雨,走過歷史上全部的逆境,嘗試過所有的失敗還能從血海覆滅中浴火重生,這才是真正偉大的民族。
神州大地真所謂青山綠水,山水如畫,身臨其境神清氣爽、備受鼓舞,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飲水思源,不忘來路 ,正是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勇往直前的這股精神激勵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繼承著先輩的遺志,爭做時代的建設者、見證者、參與者,也正是這些建設者的積極參與,才能使得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精神和物質實現雙豐收!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生活,更加努力拼搏,為生活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