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地理知識|贊比西河




       贊比西河又名利巴河,方言意為'巨大的河流'。 贊比西河全長2660千米,流域面積135萬平方千米,是非洲第四大河流,也是南部非洲第一大河 。

贊比西河發源于贊比亞西北部邊境海拔1300米處的山地,有說發源于安哥拉東部邊境的加丹加高原。干流流經安哥拉、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贊比亞和莫桑比克等國,支流流經馬拉維,干流注入莫桑比克海峽。最后注入印度洋。

從河源到維多利亞瀑布為上游,長1287千米;從維多利亞瀑布至莫桑比克境內的卡布拉巴薩水庫為中游,長869千米;卡布拉巴薩以下是下游,長579千米。

贊比西河平均坡降為0.4‰;河口多年平均流量7080立方米/秒,徑流量2232億立方米,僅次于剛果河,位居非洲第二。

贊比西河流域處于熱帶草原氣候區,河流有明顯的洪水期和枯水期。洪水期出現在11~4月的雨季,旱季則為枯水期。贊比西河流域的降水量從北向南遞減(1560—650mm),因此兩岸支流呈不對稱發育,上游西南部雨量小而變率大,支流多為間歇性河流;而北部雨量較多而變率小,北部支流河水流量較穩定。由于各河段雨季開始時間先后不同,洪水期出現的月份也不一致。

        上游洪峰一般出現在2~3月,中游洪峰則推遲到4~5月。徑流的季節變化較大,3—4月流量最大,10一11月流量最小,下游河段的最大流量與最小流量相差1l—14倍之多。


        贊比亞上游和下游沿岸的植被主要是稀樹草原,也有落葉林區。還有一種與眾不同的邊緣植被,主要是岸邊森林,包括烏木、小型灌木和蕨類植物。下游的典型植被為濃密的灌木叢和常綠樹森林,中有棕櫚樹和紅樹灌叢。

         贊比西河支持了數量非常多的野生動物的生存,在平靜的河面上,河馬石非常常見的。還能發現很多鱷魚和巨蜥。 河流流域內的鳥類也非常豐富,包括蒼鷺,鵜鶘,白鷺和非洲魚雕等。 河邊的林地中還生存著很多大型哺乳動物,如水牛、斑馬、長頸鹿、大象、鬣狗、獅子等。 贊比西河里面還有數百種魚類生存,其中有一部分是當地所特有的。重要的品種包括慈鯛、鯰魚,虎魚,黃魚等。


          贊比西河大部分河段流經海拔500~1500m的南非高原,穿越一系列峽谷地段,形成許多瀑布、急流,瀑布多達72處。舉世聞名的維多利亞瀑布是干流深切堅硬的玄武巖而形成的.總落差122m,寬1800m,洪水期水量達5620m3/s。這些瀑布急流雖然不利于航運,但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






相關考點考向                                     


下圖是非洲贊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1~4題。


1.該流域的氣候特點之一是(  )

A.終年炎熱     B.冬暖夏涼   C.終年寒冷     D.冬冷夏熱

2.該流域氣候干濕季分明,典型樹種為適應干旱而形成的顯著特征有(  )

A.根系不發達           B.葉質堅硬,樹皮厚

C.板狀根大,樹干長     D.葉面寬大,多氣孔

3.贊比西河在維多利亞瀑布以上的河段為河流上游,該河段(  )

A.干流流速緩慢          B.峽谷險灘廣布

C.支流短小急促          D.補給以冰雪融水為主

4.圖中20°緯線大陸東西兩岸景觀差異顯著,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太陽輻射     B.洋流性質   

C.距海遠近     D.地形差異


解析:贊比西河流域的氣候屬于熱帶草原氣候,終年炎熱,有明顯的干濕季。

答案:A

解析:干旱地區的植被一般來說,根系發達,葉面小,有的退化成針或刺,有的覆蓋厚厚的蠟質,以減少水分蒸發。

答案:B

解析:根據圖示,贊比西河上游干流流經地區海拔相差不大,因而干流流速緩慢;從圖中還可看出贊比西河上游支流較長,并非短小急促;另外,由于贊比西河流經的是熱帶氣候區,因而河流補給以雨水補給為主。

答案:A

解析:四個選擇項都是影響景觀差異的因素,但是根據題意,同是20°緯線大陸東西岸,緯度位置相同,都臨海,因而可排除A、C項;非洲大陸高原直逼海岸,因而排除D;兩岸洋流性質不同,東岸受暖流影響,西岸受寒流影響。

答案:B

 



贊比西河是南部非洲的最大河流,流經非洲熱帶草原氣候區。下圖示意贊比西河水系分布和該流域內的一些地理要素。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5.下列關于贊比西河自然地理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上游支流短小急促,峽谷險灘廣布

B.中游地勢低洼,多支流和湖泊

C.該河的汛期出現在7、8月份

D.三角洲地區多沼澤,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6.下列關于贊比西河流域綜合開發利用方向的敘述,最合理的是(    )

A.上游重點利用水能發電,積極發展航運業

B.中游重點建設自然保護區,積極發展旅游業

C.下游重點利用水資源,大力發展灌溉農業

D.三角洲地區應充分利用外資,大力建設住宅區、工業區

7.下列關于卡布拉巴薩水壩工程利弊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建設水壩的最主要目的是發展交通和旅游

B.能夠調節盧薩卡附近的徑流量,攔蓄洪水

C.水壩工程保障了中下游的航運,促進河口地區淡水漁業的發展

D.導致河口三角洲不斷受到海水侵蝕,海岸線向后退縮

 

【答案】5.D  6.B  7.D

【解析】

5.從圖中可以看出,贊比西河上游多沼澤,河流河道較寬,流速較慢,A錯誤;中游有瀑布和水壩,落差較大,支流較少,B錯誤;贊比西河處在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區,汛期在最熱的1、2月份,C錯誤;三角洲地區有沼澤分布,D正確。

6.上游地區多沼澤,落差小,河道較淺,既不利于開發水電,也不利于發展航運,A錯誤;中游有瀑布和湖泊,可以發展旅游,同時要保護濕地資源,B正確;贊比西河為熱帶草原氣候,干濕季明顯,農業應以畜牧業為主,C錯誤;三角洲地區應保護濕地資源,保護動植物,D錯誤。

7. 建設水壩的最主要目的是防洪和灌溉,A錯誤;盧薩卡離水壩較遠,并遠離河流干流,B錯誤;水壩建成后,中游水位升高,交通條件得到改善,但下游水位降低,入海水量減少,會阻礙下游淡水漁業的發展,并導致海水侵蝕海岸,C錯誤,D正確。

考點:流域綜合開發。



讀圖3,回答第8題。


8.贊比西河

A.發源于1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        

B.中游峽谷平原相間,水流時急時緩

C.河口處落差大,不易發育三角洲       

D.11月至次年4月為枯水期


【答案】8、B

【解析】讀圖并結合所學的知識,可以得出贊比西河發源于1000米以下的高山地帶,贊比西河中游峽谷平原相間,水流時急時緩,贊比西河河口處落差小,三角洲廣泛發育,11月至次年4月為豐水期,所以B正確。

【知識點】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



下圖示意贊比西河水系分布和該流域內的一些地理要素,讀圖完成以下問題。


9.關于圖示區域的地理現象描述不正確的是

.該河流上游多沼澤,河流河道較寬,且流速較慢   

B.盧薩卡所在國家鋁礦資源產量第一   

C.馬拉維湖是構造湖

D.卡布拉巴薩水壩的建立主要目的是防洪和灌溉

10.該地區所在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與下列選項一致的是

A.19‰     B.3‰     C.7‰    D.28‰


【答案】9.B  10.D 

【解析】

9. 盧薩卡是贊比亞共和國的首都,該國銅礦資源產量世界第一。

10.從圖中經緯度,可以看出圖示地區位于非洲,是全球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地區。所以D正確。

考點:非洲的自然環境和人口問題。



下圖為“贊比西河水系分布和該流域內的一些地理要素”示意圖。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回答11—12題。

11. 關于圖中卡布拉巴薩水壩工程建設利弊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建設大壩的最主要目標是為了發展交通和旅游
B. 能夠調節徑流,攔蓄洪水,確保下游免遭洪水威脅
C. 導致河口三角洲不斷受到海水侵蝕,三角洲萎縮,海岸線向后退縮
D. 水壩工程保障了中下游的航運,利于淡水漁業的發展
12. 關于贊比西河流域綜合開發利用方向的敘述,最合理的是
A. 上游重點利用水能發電、積極發展航運業
B. 中游重點建設自然保護區、積極發展旅游業
C. 下游重點利用水資源、積極發展灌溉農業
D. 三角洲地區充分利用外資、積極發展外向型工業

 

【答案】11.C   12.B
【解析】
11.卡布拉巴薩水壩工程利弊的分析可以借鑒教材對阿斯旺大壩的評價來理解。建設大壩的最主要目標是為了發電防洪A錯誤;卡布拉巴薩水壩工程只是減少下游洪水危害,難做到“免遭洪水威脅”B錯誤;贊比西由于許多天然的障礙,如河口的沙洲、河水淺、以及許多湍流和瀑布,大壩并不能保障中下游的航運, D錯誤;

考點:考查水利工程建設的影響及流域的綜合治理與開發。




2是非洲贊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13-15題。

 

13.維多利亞瀑布奔入玄武巖峽谷,寬度超過兩公里,是世界最大、最壯觀的瀑布之一,歷史上主瀑布的位置曾多次向上游移動。有關該瀑布說法正確的是

A.主瀑受內力作用影響向上游移動    

B.巖漿侵入形成堅硬的瀑布河床    

C.瀑布下游地殼凹陷形成巨大落差    

D.3至5月為瀑布最壯觀時期

14.贊比西河

A.沿岸人口密集,航運開發條件好    

B.全年水量較大,水位變化較小    

C.上游水流急促,下游流速較緩      

D.河口氣候濕熱,甘蔗種植面積廣

15.近年來,中國加大了與贊比亞的棉花生產合作。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A.中國的資金和技術有利于贊比亞棉花產量和質量的提高    

B.能夠有效緩解中國棉紡工業原料供不應求的緊張狀況    

C.能夠帶動贊比亞棉紡工業及相關產業發展,提高工業化水平      

D.促進了贊比亞棉花儲藏、運輸及成衣銷售,發展了服務業


13.D【解析】主瀑上移主要受河流溯源侵蝕影響,A錯;玄武巖為侵入巖,B錯;瀑布位于東非大裂谷斷裂帶,巨大落差的形成與地殼斷陷有關,C錯;贊比西河位于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區,1、2月降水量大,由于河流上游地形較平坦且流域較廣,匯流速慢;沿途還有大面積沼澤滯留河水,使得河流最高水位出現的時間延遲1到2個月。D正確。

14.D【解析】落差大,不利于開發航運,A錯;流域內為熱帶草原氣候,河流水量變化大,B錯;上游平坦,流速緩,下游水流急促,C錯;河口緯度低,且為信風迎風坡,氣候溫熱,適宜甘蔗種植,D正確。

15.B【解析】中國進口棉花的主要對象是高產優質的棉產大國,贊比亞經濟落后,棉產量低,是被幫扶的對象。B錯。



16.(20分)根據資料,完成下列試題要求。
材料一:贊比西河流域處于熱帶氣候區。甲處為季節性河流。維多利亞瀑布位于贊比西河上,寬度超過兩公里,瀑布奔入玄武巖峽谷,該處斷層發育。
材料二:棉花和玉米是贊比亞的主要農產品。贊比亞在修建灌溉設施、生產農用產品以及修建棉花儲藏設施等方面與中國進行合作,提高棉花的產量和質量,帶動棉花產業鏈。


1)試解釋維多利亞瀑布形成過程。(6分)

 

2)說出贊比西河流域面積明顯增大的季節,并闡釋成因。(8分)

 

3)請依據材料分析中國和贊比亞棉花生產合作對贊比亞的經濟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6分)

 


【答案】

1)內力作用,形成巨大斷層(2分);瀑布下游地層斷裂下陷,形成陡崖(2分);贊比西河流經此地形進一步侵蝕形成瀑布。(2分)

(2)南半球的夏季(雨季)(2分)(答時間不給分)。

理由:地處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區(2分),夏季受赤道低壓控制,降水豐沛(2分),此時甲河流水量大,與贊比西河干流相連,流域面積擴大(2分)。

3)農業:中國為贊比亞提供資金和種植技術(修建灌溉設 備)等,從而提高棉花產量和質量;(2分)工業:帶動棉紡(印染、制衣)等農用產品生產產業,提高工業化水平;(2分)服務業:帶動棉花儲藏(運輸及成衣銷售)等。(2分)(答案要具體)

【解析】

1))內力作用,形成巨大斷層;瀑布下游地層斷裂下陷,形成陡崖;贊比西河流經此地形進一步侵蝕形成瀑布。

(2)贊比西河地處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區,夏季受赤道低壓控制,降水豐沛,此時甲河流水量大,與贊比西河干流相連, 流域面積擴大。

3)中國為贊比亞提供資金和種植技術(修建灌溉設備)等,從而提高棉花產量和質量;帶動棉紡(印染、制衣)等農用產 品生產產業,提高工業化水平;帶動棉花儲藏(運輸及成衣銷售)等。

考點:區域世界地理。



17.22分)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維多利亞瀑布位于贊比西河,寬度超過兩公里,瀑布奔入玄武巖峽谷,該處斷層發育。
材料二:贊比西河流域處于熱帶氣候帶,圖中A處季節性河流流向在一年內會有所改變。
材料三:圖9為“贊比西河水系分布和該流域內的一些地理要素”示意圖。



材料四:坦贊鐵路是一條貫通東非和中南非的交通大干線,是東非交通動脈。東起坦桑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西迄贊比亞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長1860.5公里。1970年10月動工興建,1976年7月全線完成。。
1)結合材料一,試描述維多利亞瀑布形成過程。(6分)

2)據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A處河流流向季節性變化的原因。(8分)

3)有專家建議引入中國高鐵技術,在坦贊鐵路基礎上修建高鐵,你是否贊成,請說明理由。(8分)


【答案】
1)大裂谷附近巖漿噴發,冷卻凝固,形成玄武巖,內力作用,形成巨大斷層;(2分)瀑布下游地層斷裂下陷,斷層處形成陡崖, (2分)贊比西河流經此地形成瀑布。(2分)
2)地處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區(2分),夏季受赤道低壓控制,降水豐沛(1分),此時A河流水量大,水位高,向東流;(2分)冬季受干燥信風影響,降水少;(1分)流量少,水位低,河流 向西流(2分)。
3)不贊成,(2分)理由:沿線地形復雜,線路需跨越裂谷帶、河流等,工程難度大;(2分)經濟水平低,客流量小,運營效益差;(2分)資金不足,管理水平低(2分)
贊成(2分),加快客貨流通,促進經濟發展(2分)吸引投資,拉動相關產業發展;(2分)增進中贊友誼等(2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

【解析】

(1)該瀑布的形成與流水侵蝕及內力作用均有關系。首先解釋玄武巖形成,其次斷層發育,最后流水侵蝕。

該地位于東非大裂谷附近,地殼運動、巖漿活動活躍。巖漿噴出冷卻形成玄武巖。受地殼運動影響,斷層發育。后受流水侵蝕與巖層斷裂下陷共同作用,形成瀑布。

(2)A處河流流向發生季變,應與降水的季節變化相關。當地為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壓控制,降水豐沛,此時A河流水量大,水位高,向東流;冬季受干燥信風影響,降水少;流量少,水位低,河流向西流。

(3)高鐵運營對社會經濟條件要求較高,如經濟發展水平、高端客流量、技術、資金、管理水平等。坦贊鐵路沿線地形復雜,線路需跨越裂谷帶、河流等,工程難度大;經濟水平低,客流量小,運營效益差;資金不足,管理水平低。故不贊成。若從,加快客貨流通,促進經濟發展;吸引投資,拉動相關產業發展;增進中贊友誼等角度分析,則可贊成。

考點:瀑布成因、水文、高鐵建設




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

材料一:贊比西是非洲第四大河流,也是南部非洲第一大河,其河支流眾多,河網稠密,河上有72處瀑布和多處險灘、峽谷,最著名的屬維多利亞瀑布、巴托卡峽谷和卡博拉巴薩灘。贊比西河的狂野與氣勢在非洲無與倫比。

材料二 贊比西河流域國家工農業落后,長期來大量進口糧食、機械設備、紡織品、燃料。然而,近年來,流域內各國投資建設大量的水利設施,使糧食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但使得流域下游出現了生態危機,同時銅、黃金、鈷、煙草、棉麻等長期出口,也使得其資源出現過度開發等惡性循環現象。


1)概括盧薩卡的氣候特征并分析成因(2分)

2)據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A處河流流向季節性變化的原因。(3分)

3)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原理,分析贊比西河入海徑流量減少對贊比西河三角洲地區自然環境的影響。(4分)

4)簡述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應該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答案】

1)年降水總量較少;全年分為干、濕兩季,雨季從11月至次年4月。(1分)

原因:地處東非高原,海拔高及高原阻擋水汽輸送,氣溫低,蒸發弱,對流弱(水汽量少)(1分);位于熱帶,受赤道低壓和副熱帶高壓交替控制(1分)。(共3分)

2)地處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區(1分),夏季受赤道低壓控制,降水豐沛,該河流水量大,水位高(1分),冬季受干燥信風影響,降水少;流量少,水位低(1分)。(共3分)

3)水文:徑流量減少,地下水位下降。(2分)

土壤:海水倒灌,土壤鹽堿化加劇,水質變差,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1分)

地形:海水入侵,加劇侵蝕海岸線。(1分)

生物:河口附近海域漁業資源減少;濕地減少,影響動植物的生長與棲息。(1分)

生態:荒漠化加劇,下游生態環境趨向惡化。(1分)(共4分)

4)措施:提高農業技術,緩解糧食問題;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工業;提高城市化水平,促進經濟發展;提升農礦產品的加工能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任答4點即5分)



19.(28分)非洲東南部是全球最落后的地區之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  東南非洲部分國家示意圖

材料二  盧薩卡(氣象站位置:15.3 °S,28.4°E, 海拔 1154 米)與馬普托(氣象站位置: 25.9°S,32.6°E, 海拔44 米)氣候資料表

(氣象數據資料來源:香港天文臺)
材料三  東南非洲部分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表

1)馬拉維湖是非洲第二深湖,形成該湖泊的地質構造是                ,圖示區域地勢特點是                      。(4分)
2)贊比西河是非洲第二大河,支流眾多,但南北兩岸支流不對稱發育,支流多分布在
            岸, a河與b河流均為贊比西河的支流,流量較為平穩的是        河,分析該支流流量平穩的原因。(6分)
3)根據材料二,盧薩卡的氣候類型為
               ,馬普托緯度高于盧薩卡,但年均溫卻相對較高,試分析馬普托年均溫高于盧薩卡的原因。(6分)
4)圖示區域海岸線較為平直,這對當地氣候有何影響?(4分)
5)根據材料三,簡述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應該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答案】
1)斷層(地塹)   西高東低(4分)
2)北   b    b河上游為湖泊,徑流受到湖泊的調節(6分)
3)熱帶草原氣候
①馬普托海拔低氣溫高;②馬普托位于沿海受沿岸暖流影響明顯;(6分)
4)①不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內陸(信風帶來的印度洋水汽對非洲東南部影響范圍較小),降水偏少;②氣溫的年較差增大,氣候的大陸性增強;(4分,從降水、氣溫兩方面分析)
5)措施:提高農業技術,緩解糧食問題;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工業;提高城市化水平,促進經濟發展;提升農礦產品的加工能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任答4點即可,滿分8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給分)



20.(22分)根據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過去,礦產只是坦桑尼亞的次要出口貨物。近年來,中國投資幫助坦桑尼亞建設基礎設施,使達累斯薩拉姆港的吞吐量和陸路交通得到極大改善,同時坦桑尼亞與中國和西方發達國家加強合作使礦業產值每年以20%以上速度發展,成為國民經濟和出口的支柱產業。
材料二:非洲局部區域圖

材料三:圖甲中①、②兩地的降水量統計圖

 材料四:坦桑尼亞主要礦產資源分布圖


1)比較R1、R2兩河入海口河段水文特征的主要差異。(8分) 
 
2)簡述①地與②地的降水差異并分析原因。(6分)

 

3)簡析礦業成為坦桑尼亞國民經濟和出口的支柱產業的原因。(8分)

【答案】

1)(6分)R1較R2河流量大(2分);流速快(2分)水位季節變化小(2分)含沙量小(2分)(三點即可)
2)(6分)①地較②地年降水量多(2分)①地印度洋暖濕偏東風經過湖面,空氣濕度增加(2分)受山地阻擋,氣流抬升,多地形雨(2分)
3)(8分)該國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豐富;(2分)近年來,沿海港口及陸路交通條件的改善(2分)國外市場需求的增加(2分)國家政策的扶持等(2分)(其他答案合理即可)(任意答三點給8分)

【解析】
1)讀圖甲,根據經緯度位置和河流形狀可以判斷,R1河是扎伊爾河,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R2河是贊比西河,流經熱帶草原氣候區,所以R1較R2流量大。水位季節變化小,含沙量小。從等高線數值看R1較R2落差大,水流速度快。
2)讀圖乙,可以看到①地較②地年降水量多。讀圖甲分析可知,①地位于維多利亞湖的西岸,印度洋暖濕偏東風經過湖面,到達①地,空氣濕度增加,受山地阻擋,氣流抬升,多地形雨。②地位于湖的東岸,沒有湖泊水面的增濕作用,水汽較少,降水少。
3)讀圖丙,可以看到該國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豐富。近年來,中國投資幫助坦桑尼亞建設基礎設施,沿海港口及陸路交通條件的改善。坦桑尼亞與中國和西方發達國家加強合作,國外市場需求的增加。國家政策的扶持等,使礦業成為支柱產業。
考點:該題考查世界主要國家,區域自然環境差異,資源的開發,區域經濟的發展。



2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圖為贊比西河流域示意圖,該河大部分河段流經海拔500—1500 m的中非高原,穿越一系列峽谷,形成許多急流,有瀑布70余處。舉世聞名的維多利亞瀑布是該河干流深切堅硬的玄武巖而形成的,總落差122 m,寬1800 m,洪水期流速達5620 m3/s.

 

材料二 耗資1.5億美元,由我國某集團承建的維多利亞瀑布國際機場于20161月正式投入使用。

(1)簡述圖中維多利亞瀑布的成因。(6分)

(2)分析圖中A河段形成季節性河流的原因。(6分)

(3)說明維多利亞瀑布國際機場的投入使用對當地產生的有利影響。(6分)


答案】

(1)大裂谷附近巖漿噴發,冷卻凝固,形成玄武巖,后來由于內力作用形成巨大斷層;巖層斷裂,形成陡崖;受贊比西河流水侵蝕,形成瀑布。(6分)

(2)A河段地處南半球熱帶草原氣候區,與贊比西河干流相連;夏季受赤道低氣壓控制,降水豐沛,水量大;冬季受信風控制,降水少,河流因補給水量缺乏而斷流。(6分)

(3)完善了該地區交通運輸網,加強該地區與外界的聯系;促進該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及投資環境建設;促進當地零售、餐飲等行業的發展,提高就業率等。(6分)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地表形態的塑造、影響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交通運輸的影響等。第(1),堅硬巖石形成瀑布的條件,一方面要有陡崖,另一方面要有流水侵蝕。第(2),分析A河段形成季節性河流的原因,應說明該河段什么季節水量較大及水量較大的原因,什么季節斷流及斷流的原因,這些問題的解決應立足于當地為熱帶草原氣候。第(3),在當地建設國際機場,不僅能完善該地區的交通運輸網,提高該地區與外界的聯系;還能促進該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及投資環境建設,促進當地零售、餐飲等行業的發展,提高就業率等。



22.(18分)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非洲局部區域圖

材料二 ①②兩地的降水量統計圖

(1)比較R1、R2兩河入海口河段水文特征的主要差異。

(2)簡述①地與②地的降水差異并分析原因。

(3)納米比亞沿海小鎮③地一年霧天平均高達125天左右,分析其多霧天的原因。


【答案】(1)R1較R2:河流徑流量大;流速快;水位季節變化小;含沙量小。

(2)①地較②地年降水量多;①地印度洋暖濕偏東風經過湖面,空氣濕度增加;受山地阻擋,氣流抬升,多地形雨。

(3)③地距海近,水汽充足;③地沿海寒流流經,氣溫低,水汽易凝結成霧


【解析】(1)讀圖,R1是扎伊爾河,流經熱帶雨林氣候,R2是贊比西河,流經熱帶草原氣候區。所以R1R2河流徑流量大,流速快,水位季節變化小,含沙量小。

(2)讀圖,①地位于湖泊西岸,受信風帶影響時,印度洋吹來的暖濕偏東風經過湖面,空氣濕度增加,攜帶大量水汽,在①地受山地阻擋,氣流抬升,多地形雨。所以較②地年降水量多。

(3)讀圖,③地距海近,水汽較充足。③地沿海有寒流流經,氣溫低,水汽易凝結成霧。所以霧天多。



23.(1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奧卡萬戈三角洲(圖中的A三角洲),亦稱“奧卡萬戈沼澤”,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三角洲,由奧卡萬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  奧卡萬戈及其周邊地區區域圖。

(1)據材料一和材料二,試從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過程。(4分)

2)據材料二,分析甲、乙兩地區沙漠成因的差異。(8分)

3)據材料二,從聚落規模、聚落發展兩個角度比較丙、丁聚落,并分析原因。(6分)


【答案】

1)形成過程:A處的三角洲是奧卡萬戈河上游流域發生水土流失,土壤被流水侵蝕進入河流,并通過流水搬運作用(2分)搬運至卡拉哈里沙漠北部的沼澤地,由于流速地形平坦,流速減緩,泥沙沉積形成三角洲(2分)

(2)甲地終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2分),且受到沿岸寒流影響(2分),乙地沙漠則因為較處于內陸(2分),且受到周邊高原的阻擋,水汽難以進入(2分)

3)丁聚落比丙聚落規模大,發展潛力(前途)大(2分)

 原因:丁聚落附近有河流流經,水源充足,而丙聚落處于沙漠地區,水源不足;(2分)且丁聚落有交通線路經過。(2分)



下圖為非洲部分區域圖,A區域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三角洲—奧卡萬戈三角洲。下表為馬翁氣候資料,讀下圖和下表完成24—26題。


24.每年7月—8月奧卡萬戈三角洲的面積由九千多平方千米擴展到2萬多平方千米,主要原因是

A.當地7月—8月降水多,地勢坡度小,排水不暢

B. 奧卡萬戈河流域12月—次年3月降水多,地勢坡度小,河水緩慢流入

C.贊比西河流域12月—次年3月降水多,地勢坡度小,河水緩慢流入

D.贊比西河流域7月—8月降水多,河水流入

25. 7-8月的奧卡萬戈三角洲水道縱橫,當地人劃著叫“沒科羅”的獨木舟,穿行于三角洲地區經線捕魚(下圖),在此過程中,對獨木舟威脅最大的動物是


A.水蛇    B.大象     C.河馬     D. 蟹狗

26.莫蕾米動物保護占奧卡萬戈三角洲的20%左右,位于奧卡萬戈三角洲中心地帶。保護區內有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但每年接待的游客卻很少,主要是因為

A.交通不便        B.過于貧困      

C.政府限制        D.自然條件惡劣


【答案】7. B  8.C  9.A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三角洲
贊比西河相當有個性啊!
贊比亞河與贊比亞瀑布
圖片:25個世界地理之最
世界各國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馬拉維(121)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河流水補給、水文特征、恒河、三角洲)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东县| 璧山县| 精河县| 六盘水市| 竹山县| 齐齐哈尔市| 唐山市| 马山县| 洞头县| 伊吾县| 柳江县| 祁连县| 宁海县| 安康市| 三明市| 渭源县| 启东市| 天柱县| 法库县| 惠来县| 富川| 寿光市| 镇坪县| 沁源县| 鄂州市| 深水埗区| 肥城市| 梓潼县| 香港 | 昌黎县| 枣强县| 绥江县| 龙井市| 彰武县| 明水县| 通许县| 乌兰浩特市| 鲁山县| 壤塘县| 漳浦县| 台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