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氣旋與反氣旋與我們的天氣情況關系密切,但這具體是什么意思、它們又是怎樣控制天氣、兩者的區別在哪里,這些問題,我們還不是很清楚。沒關系,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一、氣旋
定義:是指北(南)半球,大氣中水平氣流呈逆(順)時針旋轉的大型渦旋。
氣流狀況:低空輻合、高空輻散的環流系統。
中心氣壓:在同高度上,氣旋中心的氣壓比四周低,又稱低壓。
大小:氣旋近似于圓形或橢圓形,大小懸殊。小氣旋的水平尺度為幾百千米,大的可達三、四千千米。
分類:按地區可分為溫帶氣旋、熱帶氣旋和極地氣旋性渦旋等;按熱力結構可分為冷性氣旋和熱低壓等。
控制下的天氣情況:多陰雨天氣。天氣陰雨,臺風災害。
從氣壓的角度來說氣旋又稱低氣壓、低壓,低壓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氣壓比周圍地區低的大氣渦旋。在北半球,低壓中的風是按逆時針方向旋轉并斜穿等壓線向低壓中心吹的。因此在低層,四周的空氣向中心輻合,形成了低壓中心附近空氣的上升運動。
由于低壓區域內有上升氣流,水汽上升冷卻,成云致雨,所以其天氣通常較壞。如果低壓中有鋒面,則天氣更惡劣,其時的低壓更確切地應該稱為鋒面氣旋或溫帶氣旋。
影響我國的溫帶氣旋主要有以下幾種:
江淮氣旋 在淮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一帶形成并發展的鋒面氣旋,春季最為多見。其路徑多沿長江、淮河一帶東移出海,然后掠過日本列島或朝鮮半島向東北移去。江淮氣旋對華東及東部海區影響很大,常會有降雨天氣甚至暴雨出現,氣旋西部有偏北大風,東部則有強東南風,對東海、黃海的海上運輸、作業和漁業危害很大。
黃河氣旋 生成于河套及黃河下游地區的鋒面氣旋,夏季出現的機率最高。其路徑大體沿黃河東移進入渤海或黃海北部,然后經朝鮮半島進入日本海。它常可造成華北、東北南部和山東等地的大雨或暴雨,入海后有的會產生強烈大風。
例如,1998年8月的一天,受一個強烈發展的黃河氣旋影響,山東半島、渤海、黃海北部及遼東半島普遍出現6~7級以上大風和暴雨、大暴雨,其影響的嚴重程度不亞于一個在該地區經過的熱帶風暴。
蒙古氣旋 源于蒙古國的鋒面低壓系統,春季和秋季最為多見。其移行路徑有兩條:一是向東進入我國內蒙古,然后經東北平原沿松花江下游繼續東移;二是東南移進入我國華北,入渤海再經朝鮮半島東去。蒙古氣旋對我國北方的天氣影響很大,主要表現為大風、揚沙和降雨,尤其以大風最為突出。我國北方的春季大風天氣多與該氣旋影響有關。
氣旋與反氣旋示意圖
二、反氣旋
定義:是指北(南)半球,大氣中水平氣流呈順(逆)時針旋轉的占有三維空間的大尺度空氣渦旋。
氣流狀況:低空輻散、高空輻合的環流系統。
中心氣壓:氣壓值自中心向外遞減,故又稱高壓。反氣旋的強度用中心氣壓值來表示。中心氣壓值愈高,則反氣旋的勢力愈強。地面反氣旋中心氣壓值,一般為1020~1030百帕,最強的反氣旋中心氣壓值可達1080百帕。
大小:它的水平范圍比氣旋大得多,發展強盛時,常常可與整個大陸或海洋相比擬,小的反氣旋只有數百公里。
分類:按熱力狀況分為冷性反氣旋和暖性反氣旋;按其地理位置分為溫帶反氣旋和副熱帶反氣旋。
控制下天氣狀況:多晴朗天氣。夏季伏旱,秋高氣爽,冬季寒潮。
其實,低壓或氣旋,高壓或反氣旋,分別是對同一個天氣系統的不同描述。低氣壓與高氣壓,是指氣壓分布狀況而言的;氣旋與反氣旋,是指氣流狀況而言的。
反氣旋從氣壓的角度來說亦稱高氣壓、高壓。在地面天氣形勢圖上,高壓也是由一圈或數圈閉合等壓線構成,高壓中心標以“高”或“G”字。越向高壓中心,氣壓越高,因此高壓是同一水平面上中心氣壓較四周高的氣壓系統。高空圖上也用“高”表示高壓。
在北半球,高壓中的風是按順時針方向斜穿等壓線向外吹的。因此,在大氣低層,高壓中心的空氣向周圍輻散,形成了空氣的下沉運動。這樣,高壓控制下的天氣多為晴朗少云。活動于我國的高壓,夏季主要是太平洋高壓(或稱副熱帶高壓,另敘),冬季則主要是蒙古冷高壓。
蒙古冷高壓又稱蒙古高壓或亞洲高壓,是冬季亞洲地區最強大的高壓系統。冬季電視天氣預報中提到的大陸冷高壓一般指蒙古高壓,該高壓的主體通常位于蒙古高原,當條件有利時,蒙古高壓會向東南擴展,這就是冷空氣爆發。攜帶有風雪的冷鋒過后,便是轉受蒙古冷高壓控制了。晴朗少云,氣壓高,氣溫低,濕度小,是該高壓控制下的典型天氣特征。
氣旋與反氣旋天氣現象對比
三、鋒面氣旋
鋒面是冷暖性質不同的氣流相遇而形成的交界面,它是一個狹窄而又傾斜的過渡地帶。氣旋就是低氣壓,在北半球,它是氣流從四周向中心呈逆時針方向流動的天氣系統。
如圖所示,這是一個低氣壓區域,根據北半球風向的畫法可確定它的東部吹偏南風,西部吹偏北風。低氣壓向外延伸的狹長區域稱為低壓槽,如同地形上的山谷,圖中AB、CD為兩條槽線。
鋒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氣旋的低壓槽中。圖中氣旋東部偏南風來自較低的緯度,氣溫較高,當它向北移動時,遇到較高緯度的冷空氣就形成了暖鋒(圖中CD附近)。同樣的,氣旋西部氣流是來源于北方高緯度地區的偏北風,南下會遇到較低緯度的暖空氣而形成冷鋒(圖中AB附近),這樣地面天氣系統中的鋒面氣旋便形成了。北半球的氣旋是一個按逆時針方向流動的旋渦,它同樣也帶著已生成的鋒面隨氣流呈逆時針方向移動。
鋒面氣旋系統形成之后,將會對原有的單一天氣系統控制下的天氣產生什么影響呢?
我們知道,由于氣流從四面八方流入氣旋中心,中心氣流被迫上升而凝云致雨,所以氣旋過境時,云量增多,常出現陰雨天氣,即氣旋雨。在鋒面天氣系統中,無論冷鋒還是暖鋒,鋒面上方的暖氣團都是沿鋒面抬升的,都將形成有云和降水的天氣,即鋒面雨。當兩種系統結合在一起形成鋒面氣旋后,將輻合成更強烈的上升氣流,天氣變化將更為劇烈,往往會產生云、雨甚至造成暴雨、雷雨、大風天氣。
在圖中,冷鋒和暖鋒的降水區域會略有不同。因冷氣團密度大于暖氣團,冷氣團始終位于暖氣團之下,鋒面始終倒向冷氣團一側,降水區域總是位于鋒面的冷氣團的一側,圖中在CD前方會形成寬闊的暖鋒云系和相伴隨的連續性降水天氣,在AB后方會形成狹窄的冷鋒云系和降水天氣。氣旋中部(冷鋒雨區與暖鋒雨區之間)則是單一暖氣團控制下的晴好天氣。溫帶氣旋是典型的鋒面氣旋。
四、臺風也是一種氣旋
臺風引起巨浪 威脅生命安全
臺風是產生于熱帶洋面上的一種強烈熱帶氣旋。熱帶海面溫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發到空中,形成一個低氣壓中心。氣壓的變化和地球自身的運動,將流入的空氣旋轉起來,就形成一個逆時針旋轉的空氣漩渦,即為熱帶氣旋。只要氣溫不下降,這個熱帶氣旋就會越來越強大,最后形成臺風。
臺風過境時常常帶來狂風暴雨的天氣,引起海面巨浪,嚴重威脅航海安全。臺風登陸后帶來的風暴增水可能摧毀莊稼、各種建筑設施等,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綜合來源:天氣網;東方天氣網;百度學科等;如有疑問請聯系,歡迎轉載共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