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亞馬孫開發計劃及其影響
1、時間: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
2、起源:巴西人口的急增和土地需求膨脹
3、主要計劃項目:
(1)遷都巴西利亞
修建亞馬孫橫貫公路
從大西洋沿岸橫跨亞馬孫地區,一直延伸到西部秘魯邊境,大規模的農場和牧牛場隨之出現,伐木公司運輸更加方便,沿線新建了城鎮居民點,河川沿岸建起造紙廠、煉鋁廠。
從“弊”的方面看,它可能造成林區居民的增加、開發公司蜂擁而至、相應的工廠也乘勢而入,雨林的受損程度也日益加大,甚至會加速雨林的毀滅,導致全球生態環境的破壞。
從“利”的方面看,它是人類走向文明的標志,當地的經濟建設將會隨之突飛猛進,巴西國內的經濟壓力將得到緩解。
(3)移民亞馬孫平原
促使移民的因素:
①自然因素:亞馬孫地區地廣人稀,人口稠密的東北部卻是巴西最干旱的地方
②社會經濟因素:巴西東北部貧困人口多,帶來諸多社會問題
③政策因素:“無人之地給予無地之人”的政策驅動
(4)借助外資、鼓勵跨國企業投資開發
雨林的前途——開發還是保護
1、雨林面臨的兩種前途
在熱帶雨林是開發還是保護的問題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持不同的態度,他們爭論的焦點是什么?應如何消除他們之間的分歧?
答案:在雨林前途的問題上,他們爭論的實質是謀求目前利益與保護全球生態平衡的責任關系。
要消除他們之間的分歧,就要求世界各國必須進行國際合作,在尊重各國主權和利益的基礎上,制定各國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標和政策。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應根據各自的具體國情和能力,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謀求一條人地關系協調發展的道路。
2、亞馬孫雨林被破壞的原因
3、熱帶雨林被破壞帶來的生態危害
世界上的熱帶雨林一旦遭到大面積破壞,其后果不堪設想。
地球之肺生病了
(1)影響全球水循環和水平衡,引起地表水減少,水汽蒸發、蒸騰作用減弱,空氣干燥,從而引起降水減少,氣候異常,全球旱澇失衡的頻度和強度將加大,全球自然災害頻發。
(2)使二氧化碳增多,導致氣溫升高,造成全球氣候變暖。
(3)導致雨林物種的大量滅絕,使生物多樣性和生物遺傳基因銳減。
一只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煽動幾下翅膀,就可能在兩周后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刮起一場龍卷風。 ——氣象學家洛淪茲
問題探究:如果亞馬孫雨林被毀,當地氣候和全球氣候可能會發生怎樣的變化?為什么?
如果亞馬孫雨林被毀,會引起地表水減少,水汽蒸發、蒸騰減弱,空氣干燥,從而使降水變少,氣候變得干旱,甚至出現旱澇無度的局面。這種變化不僅在當地表現明顯,也會影響到全球。從全球來看,雨林具有“空調機”和“加濕器”的兩種功能,若雨林被毀,全球除變干旱以外,還會造成全球變暖的惡果。
無家可歸的北極熊
4、雨林的保護措施
保護熱帶雨林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尤其是發達國家更應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具體措施可總結為“三保、二設、一結合”
(1)三保
①加強環境教育,提高公民環保意識。
②加強雨林管理和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
③鼓勵保護性的開發方式,如雨林觀光,生態旅游等。
(2)二設
①設立國際基金,使當地從管理和保護中獲益。
②加強雨林緩沖區的建設,減少移民和農耕進入雨林區的機會。
(3)一結合
森林選擇性采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
四、鞏固練習
1、讀“南美洲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字母表示的地形區是A:___________,B:_________。A、B兩地區的典型植被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是導致A地區植被被毀的直接原因,破壞的方式有哪些?你認為應采取怎樣的措施保護該地區的植被?
答案:(1)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熱帶雨林,熱帶草原。
(2)人類的開發
破壞方式:焚耕開墾;農場和牧場開發;商業性木材采伐;采礦、水利和公路建設
保護的措施:加強環保教育,提高公民環保意識;設立國際基金,使當地從管理和保護中獲益;加強雨林管理和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森林選擇性采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鼓勵保護性的開發方式;減少移民和農耕進入雨林區的機會等。
2、由于巴西政府盲目發展農業和畜牧業,修筑公路,過度采伐木材,導致亞馬孫熱帶雨林遭到大規模的破壞,面積劇減。讀下面兩圖,回答問題。
(1)甲圖中M處的植被對全球環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2)乙圖為“亞馬孫平原大氣環流示意圖”,圖中箭頭代表空氣的上升與下降,對比A處和C處的氣壓,較高的是_____。B代表潛熱釋放,在這一過程中形成的降水類型屬于______。
(3)來自本地區的水汽經上升、冷卻后降到地面,降到地面的水量相當于亞馬孫河流域總降水量的50%,則另外50%的降水量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來,亞馬孫河流域的某些地區降水量減少了約20%,簡述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
(5)雖然亞馬孫河流域的降水量減少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為什么?
答案:
(1)促進全球水循環,調節全球水平衡;影響著地球上大氣中的碳氧平衡;調節全球氣候,維護全球生態平衡。
(2)A處,對流雨
(3)東南信風從海洋帶來的水汽
(4)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被大量砍伐,植被蒸騰到空中的水汽減少,致使降水量減少
(5)森林被砍伐,涵養水源能力下降,降水以地面徑流形式匯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劇,河床淤積,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