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現象學就是關于精神實象的科學。那么,為什么說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是關于精神實象的科學呢?有兩個方面的原因:(1)西方哲學對精神現象研究的初始
動機;(2)黑格爾關于精神現象的研究成果。
(1)西方哲學對精神現象研究的初始動機。在“譯者導言:關于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二)《現象學》的來源和意義中,譯者介紹說:“《精神現象
學》不僅是黑格爾本人全部著作最有獨創性的著作,而且是在整個西方哲學歷史上最富于新穎獨創的著作之一。但是它不是從天而降,它也有其來源和繼承、發展
過程。”那么,現象學的來源是什么呢?譯者說:“最早代表德國啟蒙思想、受過培根影響的一位哲學家朗貝爾特(J.H.Lambert1728—
1777)在 1764年出版的著作《新工具》一書的第四部分,他叫做《現象學或關于假象的學說》。“現象學”的目的據他說在于“系統化假象的種類[注
意培根在《新工具》一書中將假象或偶象分為四種]借以避免錯誤,認識真理。”朗貝爾特認為假象還不是錯誤,假象中混雜著真理和錯誤,因此假象也不純全是
主觀的。朗貝爾特雖首先提出“現象學”這個名詞,但他的現象學只是“假象學”,還不是顯現真理、顯現本質的現象學。”
(2)黑格爾關于精神現象的研究成果。如果說,精神現象學在朗貝爾特那里還處于對精神現象的認識階段,那么,黑格爾就試圖要用哲學的語言來描述這個精神
現象。正是因為如此,精神現象在黑格爾這里就成了一個抽象的哲學體系,并且,成了精神現象的一個“縮影”。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之所以成了精神現象的一個
縮影,就是因為黑格爾用哲學的語言盡其所能地描述了精神變化的全過程。
正是基于這兩個方面的原因,我才覺得,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就是關于精神實象的科學。但是,科學就是科學,還不是實象本身。因此,不能一說,黑格爾的精神
現象學是精神的科學,就以為他透徹地掌握了精神本身。真實本身和對真實的認識是不同的。認識以虛假的分別為基礎,表現為對真實的反映,其正確性表現為一
種如實的科學性;而真實本身則以泯滅了分別心為前提,是認識活動的最終結果,是絕對精神的真實的實現。清楚這一點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