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鋒芒畢露的清末重臣鐵良

 

1922年陰歷二月十八日傍晚,天津英租界戈登街陳家大院內,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一派熱鬧氣象。原來,那日是前清重臣鐵良的六十壽辰,寓居京津兩地的遺老遺少們紛紛登門祝壽,賦詩著文,追憶鐵大帥昔日的宦海生涯,慨嘆世事變幻如浮云。其中,一位曾任郵傳部右侍郎的老翁,事先寫好《鐵將軍歌》詩一首,作為慶生之禮。鐵良拿到這首詩作,當看到里面“無端陰謀發肘腋,自毀長城不知惜”一句,不禁眉頭緊蹙,兩眼泛起淚花,一時間從喧囂的氣氛中抽離出來,陷入沉思中,久久回不過神。之所以黯然神傷,是因為他想起了自己曾經春風得意、鋒芒畢露的歲月。

  銳氣初現

  鐵良,字寶臣,穆爾察氏,滿洲鑲白旗人。雖說是旗人,鐵良卻是標準的“窮二代”,家里既無背景可夸,也無財富可炫。7歲的時候,他的祖父去世,沒幾年父親也撒手人寰,于是家境每況愈下,漸漸無法供其讀書科考。不過,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不到20歲,鐵良便參加工作,出任工部筆帖式,成為一名政府公務員。

  什么是筆帖式呢?其實就是從事文書、檔案的記錄、翻譯及整理的官吏,相當于現在政府的文件管理人員。乍聽起來,這是個既沒前途又沒意思的差事。不過,清代畢竟不如現在,既沒打印機,也無傳真機,一切文件都需手工處理,加之晚清對外事務驟增,文件檔案工作隨之繁多,筆帖式的重要性自然也日漸凸顯。鐵良正是抓住這一機遇,眼疾、手快、心細、人精,不僅保質保量完成本職工作,而且經常幫上司出謀劃策,充當幕僚。時間一長,這個聰明能干的年輕人進入了大佬們的視野。終于有一天,時任直隸總督的榮祿大筆一揮,推薦鐵良擔任戶部員外郎,同時將其招入自己府上。很快,鐵良便青云直上,到1905年,朝廷任命他為戶部尚書,而這一年,鐵良才42歲。

  除了靠山力挺,鐵良能在短期內步步高升,躋身“正部級”領導行列,還在于他異于常人的辦事能力與行事風格。首先,他為人勤懇謹慎,做事講求效率。清朝大臣每天寅時(即凌晨3點至5)上朝,8點左右退朝。之后,大部分人要么回家睡個回籠覺,要么三三兩兩相約去喝茶聽戲,唯獨鐵良徑直到部里辦公。一到衙門,大大小小的官員都抱著一堆公文,圍了上來,請其批閱。若換了旁人,看到這么多文件,早就抓狂了。鐵良卻不慌不忙,一件件看,一個個談。雖然每天公事繁忙,但他可以做到案無留牘。

  之所以處理公務如此迅捷到位,鐵良有其獨到的訣竅。他曾對下屬講:“看公事要看頭、尾,頭就是事由,尾就是公事的目的,頭尾一看,這件公事的綱領已經了然于胸。至于中間所敘事實經過,大概一看,知道就得了。如果有問題,可以仔細看看,否則看過就是。如果每件公事都字字推敲起來,那要消耗多少時間呢?”可見鐵良深諳“抓大放小”之精髓。

  其次,鐵良做事又有雷厲風行、不講人情的一面。一次,他奉朝廷之命赴江南考察軍隊建設,恰好經過上海江南制造總局下屬的一家鐵廠,負責人是鐵良的老部下張士珩。遇見上司來訪,張士珩自然極盡逢迎之事,好酒好曲,美女美食,一并送上。鐵良不吃這一套,堅持要先去廠房看看。一進鐵廠,發現廠內廢鐵堆積如山,鐵良問道:“如許廢料,何不儲于廢料所?張士珩以為他話中有話,暗有索賄之意,于是回答:“此種廢料,尚可復鑄,則廢鐵化為新鐵矣。節余款項,可用來孝敬大人。”鐵良聽后勃然大怒,指著他罵道:“汝即廢鐵也。安得洪?而改鑄之?說罷,拂袖而去。不久,朝廷便一紙令狀將張士珩從鐵廠總辦職務上擼了下來。

  再次,鐵良還是一位學習型領導,愛讀書,會讀書。有一回,鐵良給下屬作報告,談到如何讀歷史書,他講道:“讀史的目的,在于應世。所以我們讀史的時候,每逢一件歷史上的大事,都要在讀完后,把書本放下想一想,如果我遇到這樣的事,應當怎樣辦。有意見,就批在書上。這樣一來,將來做事,就有了根了。無論多么重大的事,也可以不至于茍且從事了。”

  更為重要的是,鐵良身為滿人,對朝廷極為忠誠。每次面圣,鐵良都是直來直往,實話實說,不欺瞞,不敷衍,不諂媚,不邀功。難怪就連自視甚高的怪杰辜鴻銘都把他比作“霸王”,認為他“固執,卻有強烈的廉恥感和責任感;刻板僵硬,但確實正直誠實;酷愛秩序,勇武有氣節,又具有傲慢的抵抗力量;更為重要的是,他還沉著冷靜”。

  細數清末的滿蒙權貴們,像鐵良這般年富力強且具有多種優良素質的人,實在鳳毛麟角。因此慈禧與光緒一致認定鐵良“文武有立,可當大事”,是又一個榮祿式的人物,決心好好加以栽培。備受太后和皇帝的恩寵,鐵良于是大展拳腳,然而與此同時,其鋒芒也畢露無遺了。

  鋒芒畢露

  晚清朝廷,最頭疼的一件事莫過于中央與地方之間的關系。自從鎮壓完太平天國起義,地方督撫權勢上移,逐漸自為一體,掌控財權、軍權,不再對朝廷唯命是從。尤其是庚子之變后,東南各省的張之洞、劉坤一等漢族大佬公然要求自保,拒絕北上勤王。如何把地方財政、軍隊大權收歸中央,便成為擺在滿族宗室面前的一個難題。

  給出解題答案的不是滿人,而是漢人袁世凱。1903年,袁世凱上書建議成立練兵處,由昏聵無能的慶親王奕勖領銜,以征收軍費之名,淘汰各地綠營,集權于中央。袁世凱還極力拉攏鐵良,推薦其出任兵部侍郎,欲為己用。然而,東南各省督撫卻完全不理會老袁的“忽悠”,紛紛上折,聲稱要錢沒有,裁兵沒門。

  頭炮未打響,慈禧、光緒與群臣一番商議,認為必須動真格,于是派人親赴東南各省強行貫徹中央政策。然而,南下人選卻讓人頗費腦筋。這個人必須忠于朝廷,懂得軍情,同時精明強悍,不徇私情。思來想去,大家將目標鎖定在鐵良身上。

  1904年,鐵良領命南下,去啃掉那幾塊堅如頑石般的硬骨頭。

  鐵良的到來的確將了各位督撫一軍,令他們手足無措。第一站是江蘇,鐵良一到任,就查出江南制造總局諸多積弊。兩江總督魏光燾還未出手抵制,朝廷一紙調令發來,命其出任閩浙總督。就這樣,兩江頓時成為“三不管”區域。趁著人員交接、群龍無首之際,鐵良一鼓作氣,將盤踞江南達40年之久的湘軍舊部完全收編。對于那些湘軍高級將領,服從安排的,鐵良給予平級調離,妥善安置后路;部分拒絕合作的刺頭,他毫不客氣,將有劣跡的一律斥革治罪,無前科的則全部辭退還鄉。如此一來,軍權、財權均攬歸了中央。

  魏光燾的失勢,讓湖廣總督張之洞著實見識了一把鐵良鐵腕的厲害。不久,鐵良赴武漢視察,繼續踐行朝廷的收權之舉。張之洞深感自己獨木難支,于是以退為進,要求商談。鐵良也知道硬吃張之洞并非易事,于是一口應允。幾經討價還價,張之洞部分答應了練兵處的要求,放出手中的一些軍事、財政權力。

眼瞅著昔日威風八面的魏大帥、張香帥被鐵良整得那么“慫”,其余各地的督撫紛紛表示服從中央安排,主動交權。鐵良南下,可謂不辱使命,一舉成名!

然而,回到京師的鐵良卻高興不起來。原因很簡單,自己辛辛苦苦拼來的各項利益并未給朝廷帶來實惠,反而都被袁世凱當作軍餉充實了北洋六鎮。“漢人久握軍事大權,甚非慎固根本之計也”。這是作為滿人的鐵良十分擔心的。不過,鐵良與袁世凱私交甚好,之前更是義結金蘭,故他希望勸說老袁讓出大部分權益。一次,鐵良赴袁府拜訪,略加寒暄,就直奔主題,勸袁識時務,顧大體,勿只顧小團體利益。袁世凱向來圓滑,一邊假裝未聽清鐵良的意思,一邊又故意東拉西扯,岔開話題。鐵良見老袁毫無誠意,只好起身告別,臨走前還意味深長地提醒老袁:“慰亭,實不相瞞,我一生以年羹堯為戒!”這句話意在警告袁世凱不要再好大喜功、氣勢凌人,否則定會重蹈年氏驕縱致罪的覆轍。可見鐵良頗講義氣,雖對袁世凱甚為不滿,但依然苦口婆心,冀其悔改。可是,權力欲極強的袁世凱哪里聽得進鐵良的話,依舊我行我素,損公肥私。終于,鐵良不再糾結于哥們情誼,主動挺身而出,與老袁對決。

  鐵良首先從整頓財政人手。當時他身為戶部尚書,自然是大清的“賬房先生”。他著手從財務上對北洋軍“鉤稽精核”,清理各種假賬呆賬,使得北洋糧餉捉襟見肘,無法擴張。接著,他又在1906年召開的御前會議上就立憲問題向袁世凱開炮。會上,二人爭論激烈,鐵良無法反對已成眾人共識的立憲潮流,但堅決反對袁世凱主張的迅速推行立憲。在他看來,袁世凱如此熱衷于憲政改革,設立內閣,無非急于獨攬大權,其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用鐵良的話說,即:“如乃公所謂立憲,實與立憲本旨不合”,“憲非中央集權不可,實行中央集權非剝奪督撫兵權財權、收攬于中央政府則又不可。”這正中滿蒙權貴的下懷,自然深得皇室默許。

  袁世凱此時煩透了鐵良,恨不能除之而后快。他聯合奕勖,覲見慈禧,參了鐵良一本:“若不去鐵,新政必有阻撓。”孰料弄巧成拙,老佛爺本來已經擬旨,不許鐵良等保守官吏參加第二輪的御前會議,但袁世凱的表現令她馬上改變了主意,將此旨留中不發。鐵良因之轉危為安,而貼上了“年羹堯”標簽的老袁卻成了眾矢之的。

  當年年底,清廷舉行了“彰德會操”,袁鐵之爭也由此進入了終極PK階段。二人一同出任閱兵大臣,而各自的心腹良弼、馮國璋則分別擔任北軍和南軍審判長。雙方營壘分明,針鋒相對。諳于世故的老袁發覺形勢不妙,嗅出了慈禧隱有借鐵良之手打壓北洋軍之意。于是,會操結束后,老袁主動交出北洋新軍六鎮的四鎮。鐵良也毫不客氣,將這數萬精兵統統收編。

  次年,袁世凱被任命為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明升暗降,失去軍權,鐵良則順理成章地躍身為清軍第一統帥,好不威風。不過,這一切都是由慈禧于幕后一手操作的結果。用鐵良幕僚惲寶惠的概括:“鐵良敢于這樣做,仍由于宮廷之主持。慈禧太后之為人,陰鷙而多智謀,對滿漢大臣能恩威并用,權不旁落,絕非一般婦女所能及。”也就是說,鐵良僅是慈禧手中的一顆卒子,一旦過河,便不能回頭。

  此時的鐵良,卻自我感覺良好,天下軍隊大半聽我調令,自己實乃朝廷必不可少的火炮良駒。然而,在他人眼中,鐵良所體現出來的卓越才氣,卻更近似于一股使人不安、讓人窒息的“霸氣”。誰也不愿意被這種氣勢所籠罩。所謂“月盈則缺,花盛而謝”,老袁暫時失勢后,接下來要出局的便是鐵良。他的好運似乎也快用完了。

  慘淡收場

  190811月,光緒、慈禧相繼歸天,宣統上臺。兩個月后,攝政王載灃以“足疾”為由,將袁世凱攆回河南老家。最大政敵的離開,讓鐵良倍感清爽。然而,實際的情形卻是隱患眾多,危機四伏。

  最高層對鐵良的態度是擔憂。載灃、載濤等皇室深感鐵良風頭太盛,鋒芒畢露,一旦擅權,后患無窮,于是暗有貶抑之意。

  下屬的態度是不滿,這以良弼為代表。良弼本是鐵良一手提拔的人才,在打擊袁世凱的行動中出力尤多,然而他卻不甘屈居鐵良之后,希望早日上位。在良弼看來,論出身,自己是多爾袞之后,正兒八經的宗室黃帶子,而鐵良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旗人子弟;論學歷,良弼是日本軍校畢業,當時也算非常稀罕的海歸一族了,而鐵良連個舉人文憑都沒有,太土鱉了;論年齡,自己是70后,鐵良是60后,因此自認為更了解新趨勢。正是這種羨慕嫉妒恨的情緒作祟,良弼經常離間載濤與鐵良之間的關系,以期早日取而代之。

  袁世凱的態度自然是憤恨,雖身在河南,卻一直伺機報復。聽說載灃與鐵良不和,他更是派眼線在京城散播謠言,聲稱自己要與鐵良聯手,東山再起。

  多方不利因素匯聚到一起,鐵良悲摧的遭遇便紛至沓來。1909年夏天,朝廷突然以“干部年輕化”為借口,將鐵良的禁衛軍訓練大臣免去,由良弼繼任。19102月,又將鐵的陸軍部尚書一職罷免。最后,鐵良在軍機處的職務也被取消。此時,鐵良已沒有實職,淪為偌大朝堂上的一個閑人。

  從權力巔峰跌至谷底,僅僅不到半年,鐵良自然滿心委屈。一向以清廉標榜的他,也不禁決定拉下架子,向袁世凱學習,去各王府跑關系,送厚禮。鐵良一度將賭注押在慶親王奕勖身上。然而,平時不怎么玩潛規則的鐵良,哪里知道腐敗也是一種事業,如果不長期經營,豈能與他人打成一片,形成滴水不漏、互相庇佑的小集團系統?鐵良下了血本,在慶王爺生日晚宴上出手闊綽地送以萬金。不料收了袁世凱無數賄賂的奕勖,扎扎實實地給鐵良上了一課。他頗為嘲諷地問道:“此不是來開玩笑乎?”送禮不成,還顏面盡失,鐵良只得選擇辭職。

  向朝廷遞上正式辭呈后,鐵良還給昔日的老部下陸軍部副大臣壽勛一封短信,結尾寫道:“弟患口疾,不良于言。”可知鐵良有多少難言之隱了。對于良弼等自己一手提拔的下屬,鐵良也后悔萬分。在后來的告別晚宴上,有人抱怨良弼過河拆橋、背后捅刀,鐵良很是感慨地嘆道:“他們都是華而不實,我后來也不敢聽他們的話了。他們還盡說我的閑話,真是知人不易呀!

  辛亥前夕,朝廷開恩,任命鐵良出任江寧將軍,一個充其量只能打打醬油的閑差。1010日,武昌一聲槍響,革命終成洪流。不及兩月,全國十多個省份相繼獨立。鐵良聞訊“驚駭跳號,淚盡血出”,悲嘆“夫何濟哉!夫何濟哉”!他后悔自己當初氣勢太盛,招人忌恨。如果在陸軍部尚書位上的仍是自己,而不是毫無軍事經驗的現任蔭昌,或許形勢不會如此急轉直下。

  然而很快鐵良便發現自己也不是革命軍的對手。年底,徐紹禎率領革命軍攻打南京,鐵良雖負隅頑抗,但終被擊潰。他只得躲入天津租界,開始了其長達27年的遺老生涯。直到這時,鐵良終于認清了這個道理:“鋒芒不是你想露,想露就能露!

  一個實心實意為朝廷做事的人,到頭來卻落得個如此悲摧的下場。也許,做人還是低調一點好……

  

 

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4/view-1625536.htm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光緒和慈禧死后,袁世凱差點被殺,因兩位重臣反對,才僥幸回原籍
清末重臣端方的“非正常死亡”
東南互保,意味著清廷已對漢族權臣失去控制,慈禧為什么不追究?
張之洞晚年入京備受打擊,載灃一句話讓他吐血,哀嘆“亡國之音”
假如光緒皇帝多活24小時,這四個人會是什么下場?
大清真的能走向復興嗎?盡管成立新部門督導新政,但效果依舊差勁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丰县| 奉化市| 台前县| 永顺县| 禹城市| 梅州市| 沐川县| 礼泉县| 丁青县| 久治县| 大英县| 都匀市| 罗山县| 应城市| 固阳县| 瑞昌市| 白山市| 延川县| 安庆市| 德保县| 鸡泽县| 赣州市| 萨迦县| 周至县| 白河县| 科技| 延川县| 贡嘎县| 休宁县| 乐业县| 和政县| 高邮市| 化隆| 灵丘县| 绥德县| 彰化市| 元江| 隆尧县| 漳州市| 内丘县| 依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