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菲菲。
一轉(zhuǎn)眼,2022年已過去210天了。
回顧這段時間,我每天堅持閱讀30-60分鐘,認認真真寫了180篇讀書筆記+108篇思維導(dǎo)圖。
在這210天里,我不僅讀了很多好書,整個人也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無論是物質(zhì)上還是精神上,都讓我比以前更有底氣。
今天,菲菲就跟你分享三種實用的讀書筆記。
01
《滕大尹鬼斷家事》
“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內(nèi)容概括):
兩兒為爭家產(chǎn)打起官司,縣令憑著一幅遺畫,不僅斷了案,還坐收漁翁之利賺了黃金一千兩。這幅畫畫的是什么?
明代永樂年間,北京香河太守倪守謙家財萬貫,原配夫人在他大兒子成家后離世,他79歲時又娶了一位17歲女子梅氏為妾,并育有一兒,叫善述。
大兒子倪善繼對梅氏母子一直很不待見,怕他們爭奪家產(chǎn)。倪太守臨死前,為防大兒在其死后欺侮梅氏母子,把全部家產(chǎn)分給了大兒,只留給了梅氏一個裝有一幅畫的小軸子。
他說,日后可以憑此爭奪家產(chǎn),同時囑咐她要等到孩子長大,并遇到一位賢明縣令才能交出此軸。
倪太守死后,善繼百般刁難梅氏母子,梅氏萬般吞忍,倒也沒事。
轉(zhuǎn)眼,善述已是10幾歲的小伙子了,善述心想日漸懂事的他早晚會來和和他爭奪家產(chǎn),于是借故分了家,讓他們母子搬到東莊一破落茅屋居住。
生活無了著落,梅氏叫苦不迭。她想起太守生前遺物,叫善述留意下縣令的口碑。
正巧,本縣新上任一位縣令滕大尹,人稱“青天老爺”。梅氏覺得時機到了,于是把善繼告上官府,請求滕縣令重新分配家產(chǎn),并把小軸子交給了他。
滕大尹展開小軸子,露出一幅畫,見畫里是倪太守懷抱嬰兒,手指地下,百思不得其解。
他日夜琢磨此畫。一日,恰好丫鬟來送茶,滕大尹不小心把茶潑到了畫上,于是把畫拿到太陽下曬。
這一曬可不得了,畫里露出了一行字,上面寫著:
“家中舊屋地下埋有留給善述的黃金一千兩,銀子一萬兩。如果有賢明有司幫忙斷了案,可以奉送白銀三百兩作為酬勞。”
滕大尹一看有銀子賺,一下子來勁了。他想了一晚上,終于想出了一個分家產(chǎn)的法子。
隔幾天,滕大尹來到善繼大宅,當著眾親族的面演了一幕大白天見鬼的活報劇。
他先是朝坐在東廂的倪太守施了個禮,然后和他對話,說的都是如何分家產(chǎn)的事。
善繼見滕大尹準確無誤描述出親爹的外貌,也不敢狐疑,實際上,滕大尹是依據(jù)畫上人物描繪的。
最后,滕大尹當眾把挖出來的白銀一萬兩分給了梅氏母子,自己則抱走了裝有一千兩黃金的壇子。
梅氏分得了那么多銀子,一千兩黃金酬謝青天老爺又是丈夫的遺囑,自然也沒有多話。
從此,梅氏母子過起了富足日子。
---《喻世明言》之《滕大尹鬼斷家事》
☆(評論和感想):
《滕大尹鬼斷家事》這篇故事刻畫的滕大尹這個人物形象,貌似青天老爺,實則是個披著羊皮的大貪官。
滕大尹是通過村民成大的口中“斷案如神”出場的,一出場就自帶光環(huán)。
他在這種光環(huán)下接受了梅氏的狀詞。當他看到了畫里的秘密中寫著“贈與賢明有司白銀三百兩”,兩眼開始放光,琢磨著怎樣才能得到這筆橫財,或者更多!
想了一晚上,他終于想出了計策,才有了上面的一幕活見鬼話劇。
只是,他把倪太守遺囑里的“白銀三百兩”改成“黃金一千兩”了,反正誰也沒看到遺囑,這一切都任由他信口開河。
由此滕大尹的貪財形象可見一斑。明明對倪太守的萬貫家產(chǎn)有極強的“垂涎之意”,卻為了保存民眾口中的“賢明有司”形象,不惜裝神弄鬼,巧取民財。
故事最后用“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來寓意這個滕大尹,真是絕妙的寫照。
這個不要錢的“清官”其實比臟官還要可怕。
打著“清官”的幌子,既收了“廉政清明”的名利,又不費吹灰之力得了“黃金一千兩”的暴利,實在令人作嘔。
臟官還能防,這種“清官”令人防不勝防啊!
02
《無條件養(yǎng)育》
三欄筆記法讀書筆記
內(nèi)容:
如何提供無條件養(yǎng)育?
我們要建立起育兒的長期目標,以最好的可能性看待孩子的動機,正確地實施鼓勵和批評,還給孩子自主權(quán),讓他們做自己的主人。
(---《無條件養(yǎng)育》第7-10章)
感悟:
魯迅說:“教育根植于愛。”
孩子的做法如果達不到我們的預(yù)期,我們首先應(yīng)該先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所作所為,誠實面對自己的動機。
然后用好的價值觀去揣摩孩子的動機,這樣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他們會因而肯定自己,并努力做到不讓父母失望。
接著和孩子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幾個辦法,講明白每個辦法會導(dǎo)致的后果,最終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當孩子覺得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在解決問題時,自然而然會做出讓父母滿意的行為。
行動:
孩子做了什么讓你不開心的事時,我們不要這樣說:“我不喜歡你這樣做……”,而要這樣做:什么也不說,只是關(guān)注。
孩子不想把巧克力餅干分給其他小朋友,我們不要用評價的方式回應(yīng),如這樣說:“**,不把東西分給別人就是自私的孩子!”。
而是要用提問的形式回應(yīng):“是什么讓你決定不把自己的巧克力餅干分給其他小朋友呢?”
孩子這段時間老是過度看電視,我們不能粗暴關(guān)掉孩子的電視,而是要用引導(dǎo)加讓孩子自己做決定的方式回應(yīng)。
比如,說說自己的擔(dān)憂,希望孩子能幫助自己解除擔(dān)憂,和孩子一起想想還有什么辦法既可以解除父母的擔(dān)憂又對孩子公平的辦法,最終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03
《傾城之戀》
見感思行讀書筆記
見:
最小的故事模型:
故事要有沖突,不然就沒戲;故事的核心要素是沖突;所有的故事都是:英雄的旅程:
現(xiàn)狀→沖突→行動→逆轉(zhuǎn)
有了這四個要素,加上豐富的細節(jié),就能講好一個故事。
----歡喜寫作課《用印象筆記打造高效寫作系統(tǒng)》
感思:
以前學(xué)過一個講故事的模型,那就是:
目標→阻礙→努力→結(jié)果→意外→轉(zhuǎn)彎→結(jié)局。
用這個模型講述故事,確實效果不錯,但有些故事沒那么多彎彎繞繞,用這個模型有點生搬硬套。
現(xiàn)在學(xué)習(xí)了這個最小故事模型,或許可以解決一些比較平淡的故事。
行:
用這個模型講述《傾城之戀》第一部分故事(白流蘇和范柳原相遇)∶
現(xiàn)狀:
白流蘇離婚后,就一直待在娘家。七八年過去了,幾位哥嫂花光了她所帶的財產(chǎn),開始厭棄她。
每逢哥嫂數(shù)落她,母親也是一味地避重就輕,白流蘇越來越覺得這個家住不下去了。
沖突:
徐太太給七妹寶絡(luò)介紹的對象,是華僑庶子范柳原,雖然不得家里疼愛,但錢還是不缺的,因而養(yǎng)成了吃喝嫖賭的習(xí)性。
但即使這樣,范柳原還是白家心中最好的嫁女對象,四奶奶也想讓兩個女兒認識這位少爺。
寶絡(luò)害怕兩個妹妹搶了她的對象,便邀請離婚的白流蘇同去約會,以為不會有任何威脅。
行動:
正愁沒機會結(jié)識外界男人的白流蘇,答應(yīng)了寶絡(luò)的邀請。
不曾想,范柳原原是想看寶絡(luò)的笑話,先是帶她們看了一場電影,之后又帶到有舞場的餐廳吃飯。
白流蘇之前和離婚的丈夫?qū)W過跳舞,在范柳原的邀約下,和他跳了一場又一場,留下不會跳舞的寶絡(luò)干瞪眼。
逆轉(zhuǎn):
舞場上,范柳原邁著瀟灑的舞步,和白流蘇甜言蜜語,讓白流蘇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回來后,寶絡(luò)生氣地跑到她母親房里訴苦,而白流蘇則呆在自己房里,久久不能平靜下來。
一方面,她為今天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抱歉,自己原無意搶寶絡(luò)風(fēng)頭的,只不過無意識地想證明給哥嫂看,自己并不是他們眼中的敗柳殘花。
另一方面,直覺上,范柳原好像喜歡上了她,但經(jīng)驗告訴自己,范柳原說的話并不可信。自己是個六親無靠的人,能靠的只有自己了。
寫在最后
這三種讀書筆記你都看懂了嗎?讀書后寫這樣的讀書筆記,可以發(fā)今日頭條微頭條、百家號動態(tài),賺取流量收益。
一本書寫了十幾篇讀書筆記后,可以選取幾篇相同主題的修修改改成一篇書評,可以投稿到收書評的平臺。
---完---
作者:菲菲
排版: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