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司法部官網發布了教育部關于《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的征求意見,家長大都表示支持。
然而,真正的大師級教師覺得這是多此一舉,因為他們根本用不到。
教師的層次有很多種,能成為真正的大師級教師,主要取決于他們面對教育問題的方法選擇。
現在的未成年學生受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再加上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階段,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行為”。
面對學生的“問題行為”,老師會面臨兩種選擇:
我抗壓你或者我認慫。
很多老師為了維護教師的正當權益,會作出的第一選擇是我贏你,我抗壓你,實在不行第二選擇我認慫,但很少有老師能作出第3選擇:共贏。
師生之間就應該是共贏的關系,在育人和被育的過程中,學生成長的同時,教師也應該選擇被成長。
真正的大師級教師明白:
教育是無法用尺子來測量的,就像陰陽太極,此消彼長,無分對錯,不是非白即黑。
他們會選擇第3選擇的教育,那就是學會做領導者。
這里要解釋一下,所謂的領導者,不是那種身居高位的領導者,而是具備領導力的領導者。
這種領導力,是支配你自己人生的能力,成為朋友、家庭中的領導者,成為自己世界中積極性、創造性的力量。
真正的大師級教師就是改變世界的個性領導者,學生被這樣的老師教育,也會被教育成領導者。
書中提到理查德·埃斯帕扎就是這樣一位熱情投入的領導者。
他在華盛頓雅吉瑪谷任格蘭杰中學校長的時候,情況很不容樂觀,因為這是一所混亂的學校。
這些學生大多是貧民窟的黑人孩子,他們拉幫結派,到處為非作歹,整個學校被搞得烏煙瘴氣。
但埃斯帕扎沒有把他們看作是潛在的犯罪分子,而是把他們當作同樣有潛力的人。
他立志幫助每一個學生成為自己的領導者。
他首先開始清除墻上的涂鴉,除了讓負責人在24小時內把墻上的所有涂鴉都掩蓋起來之外,他還帶上了自己車里的噴漆罐,隨時將涂鴉噴掉。
堅持了兩年,“藝術家們”氣餒了,校園恢復了清潔。
家長不來學校參加家長會,他就組織教師去家訪。有些老師不愿意去做家訪,他就讓他們離職,但還是給他們寫了推薦信。
他把學生分成20人一組,每組安排一個導師負責。不愿意做導師的教師也必須離開。
他還用盡各種辦法來激勵學生,錢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一個箱子里放了42萬美元的象征性假鈔,告訴學生們,如果不能高中畢業,他們就掙不到這些錢。
他還定下了一個“沒有失敗的規則”,以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取得學術成功。
最終,這所中學成為遠近聞名的好學校。最重要的是,孩子們有了責任感和領導力。
這位校長完全可以坐在辦公桌邊抱怨政府經費不足,或者家長不配合教育。
但他沒有,他進行了第3選擇,調動老師、家長和孩子共同探索更好的方法,而不是抱怨和等待失敗。
他在第3選擇教育中,尊重別人與自我的回報,做出了獨特的、創造性貢獻。
書中還提到另一個案例,那是來自庫姆斯小學校長如何領導他的學生,讓他們成為支配自己命運的領導者的故事。
庫姆斯小學是當時整個區學習成績最差的學校,教師士氣低落,學生感覺無望。
他在和學生父母、老師、社區和商界領袖探討后,在全校制定了領導力這個主題。
他賦予學生領導角色,采用通用的領導語言,舉辦領導活動等。
他讓他的學生們自己去做匯報,其中有一名患有自閉癥的三年級學生告訴校長,他想通過匯報找到自我。
老師們對這個孩子的加入感到驕傲。
在匯報的當天,這個孩子畫了一張帶有藍色、紅色和黑色斑點的大腦海報。
他一邊舉起海報,一邊解釋說,他是一個患有自閉癥的孩子,他的大腦跟別人的不一樣。
紅色表示憤怒,黑色代表沮喪,藍色代表寧靜。
孩子指出,在這個地區還有許多像他這樣的人,在這個地區需要注意到他們和他們的特殊需要。
最后,這個孩子得到了大家長時間的起立鼓掌,很多董事會成員潸然淚下。
此后,這個孩子每天都系著領帶去學校。此前他一直都因為感覺自己很笨而不想去上學,但自從來到這所學校后,他完全變了。
每一天他都被告知,他是一個領導者,他是有才華的。
這里的每個學生都被這樣培養著,他們被告知他們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具有不可替代的天賦,將來可能能夠有所作為。
領導力主題實施一年后,這個小學的學習成績從區域最低水平上升到年級水平的97%以上。
多年以后,這個小“領導學校”被美國各地公認,并贏得了“國家級藍帶學校稱號”等諸多榮譽。
最重要的,是他們真正培養了杰出的社會精英。
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養出一個像理查德·埃斯帕扎、庫姆斯小學校長這樣的領導者,支配自己命運的領導者。
當然,教育還有次要目的,比如塑造一個有思想、有知識的公民傳授繁榮經濟所需的技能。
那么,教師們如何實現第3選擇思維模式,成為大師級教師呢?
第一,我看到“我”。
只有當你看到自己,你才會想著去解決問題而非“意氣用事”地去爭“勝負”。
牢記自己是一個“有獨立判斷力和行為能力”的人,這樣,你就“看到”自己了。
第二,我看到“你”。
在我看到“我”的基礎上,只有當我“理智”時,我才可能去看到“你”,才可能把對方當作與你平等的“人”。
當把“你”看成是與我平等的人,才不會把你看成是一種身份、一種標簽,甚至包含敵視和偏見。
這種情況下,你才會想要和他探索第3選擇,會有共贏“第3選擇”的想法。
第三,我找到你。
當別人與你出現分歧時,最好的應答是:“你不同意”我需要聽聽你的想法。”
然后真誠地傾聽。
只有這樣,我才可能找到你,才可能爭取到“與你協同”的可能。
第四,我和你協同。
“我和你協同”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就是“第3選擇”,是試圖找到一種更好的前所未有的解決方案。
這一步核心的要素就是“創造性思維”。
教育中的第3選擇,其核心就是一種“創造”,也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大智慧”和“超能力”。
當你掌握了第3選擇這種思維能力,你也能成為大師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