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諸葛隆豐禪寺
隆豐禪寺對我來說,應該有好多次了。曾記得,多年前,是跟著王亞男去的。還有是畫家吳寧曾居住在隆豐禪寺,我與夏小江、徐少恒、俞武寅等一起看望吳寧畫家,來過隆豐禪寺好幾回。
這樣一晃就是五六年了。
這次去諸葛隆豐禪寺是2023年6月15日,蘭溪市茶文化研究會在陳國畫會長的帶領下驅車來到隆豐禪寺考察“禪茶一味”課題。
夏天這個季節已經十分炎熱,而到了隆豐禪寺由于樹木蔥蘢,顯得十分清涼,而又顯得十分寂靜。
走進隆豐禪寺,外面是低矮的山丘,走過一條山路之后,才顯示出隆豐禪寺的壯觀來。
隆豐禪寺的面積有兩個白露山慧教禪寺那么大,由于慧教禪寺位于白露山的山腰處,最早建于唐代,因此更顯得有名氣。
據介紹,浙西名剎隆豐禪寺座落在享有“八卦奇村、華夏一絕”美譽的浙江省蘭溪市諸葛八卦村西,石阜巖下,始建于元明年間,是高隆八景之冠,奇峰翠竹,曲經通幽,環境清凈,無為幽靜,經歷多少高僧來寺禪修和研究佛學。
“古寺山外,疏鐘曉云中,漸催滄海日,遙度白云空,隱隱清隨梵,錚錚韻細風……”一首明代古詩真實寫照了古剎往日幢景,古剎歷經元、明、清數代香火鼎盛,自古為十方叢林,古素僧人三百余人,為浙西“小靈隱”盛譽,歷史變遷,歷經滄桑,屢有興衰。
2008年諸葛八卦村在旅游業的推動下,積極挖掘傳統文化,為滿足當信教群眾的需要,書記諸葛坤亨先生為恢復古剎隆豐寺,千辛萬苦,根據《蘭溪縣志》、《諸葛村志》又參照大量歷史記載之后,拜請清華大學建筑系中國鄉土文化保護權威專家陳志華教授、李秋香女士考證論證,由浙江省古建專家張書恒女士、吳國榮先生主持設計,在原址上恢復修建隆豐古寺,前期工程耗資叁仟多萬元,占地面積二百多畝。
寺院整體格局為皇家寺院風格,三門至主殿為中軸線,東西廂左右對稱,殿宇布局有條不紊,已落成中軸有伽藍殿、天王殿、觀音殿、右邊有諸神殿,左邊子孫堂、法堂、方丈室,三門頂端設文昌閣、素食館(齋堂),供廣大居士暨廣大善男信女來寺用膳,所有恢復的建筑風格為明清古建,雕梁畫棟,蔚為壯觀。
隆豐禪寺寺廟周圍山水環抱,氣勢磅礴,環境清幽,是修心養性的好地方。
隆豐禪寺的意境不僅在于山水之美,更在于其佛門凈地的神秘和靜謐。讓人感受到佛門的清凈與莊嚴。在寺內漫步,仿佛進入了一個安靜的世界,塵世的紛擾被拋諸腦后,讓人心靈得到了凈化和升華。
隆豐禪寺以其幾百年歷史、古樸典雅的建筑、優美山水環境和神秘佛門意境,吸引著無數信眾和游客前來探訪。在這里,人們可以品味古人的智慧和信仰,感受山水之間的寧靜和自若,領悟生命的真諦。隆豐禪寺作為一座著名的佛教圣地,不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種精神的寄托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