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病篇/陽明熱證/熱在下焦/豬苓湯適應證及禁忌證
下面我們談,陽明熱證,熱在下焦的證候。講義的107頁,第223條。
《傷寒論》“二二三、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豬苓湯方 豬苓(去皮) 茯苓 澤瀉 阿膠 滑石(碎)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
原文中第221條,222條,第223條是連著來說的。連著用了三個若字。第221條,大家還記得,“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這樣一個陽明經脈有熱的癥候。
若下之,
第一個癥狀是“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第二個癥狀是“若渴欲飲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第三個癥狀是“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連著用了三個若,提示了陽明經脈有熱誤下以后,造成的上中下三焦的熱證。上焦的講完了,中焦的講完了,我們就談下焦。
“脈浮發熱” - 這里的脈浮發熱,不是主表,而是主里熱。里有熱,這是陽明經熱誤下以后,使熱邪進入下焦,這個浮脈主熱,我們已經是多次遇到了,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那個浮脈主熱。
“傷寒脈,浮滑,此表無寒,里有熱,白虎加人參湯主之”,那個浮脈主熱。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這,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那個脈浮主熱。
我們現在談到的“脈浮,發熱”這正是熱入下焦里有熱的表現,下焦是水液代謝的重要場所,熱入下焦必然要和水邪相結,因此形成了水熱互結的證候。
“渴欲飲水”- 水熱互結,津液不化,津液不能化生,水液不能變成津液,結果就出現了渴欲飲水。渴欲飲水,除了水熱互結,津液不能化生的因素之外,也有誤下傷陰的這種因素在內,因為這個病的來路是陽明經脈有熱,誤下容易傷下焦的陰液。
誤下傷陰,陰液被傷,津液不足也會有口渴,所以這個口渴的病機是雙重的,既是水熱互結,津液不化所造成對,也是誤下以后下焦陰傷,津液不足的反應。
“小便不利” - 這是水熱互結,氣化失司,排除廢水的功能發生了障礙,但是我們應當特別注意的是,豬苓湯適應證的小便不利,它和五苓散適應證中的小便不利是不一樣的。
五苓散適應證中的小便不利就是尿少,而豬苓湯適應證中的小便不利,因為它是水熱互結,所以它有小便短赤,尿道澀痛,甚至有尿頻,、尿急、尿痛,這樣的泌尿道的刺激癥狀,這是因為它有熱的緣故。
豬苓湯的適應證,在少陰病篇還有一條,那一條除了提供了渴欲飲水,小便不利這兩大主證之外,還提到一個主證,就是心煩不得眠。我們把少陰病篇那一條和我們現在所學的第223條結合起來,豬苓湯適應證有三大主證。
1. 水熱互結,氣化不利,就出現了--小便不利。
2. 水熱互結,津液不化,又有陰傷津液不足,就出現了-渴欲飲水。
?3. 有陰虛就有火旺,陰虛火旺,心腎不交,就出現了-心煩不得眠。
?
治療用豬苓湯,育陰清熱利水。
豬苓湯這張方子,它用了豬苓、茯苓、澤瀉來淡滲利水,用了滑石來滑竅清熱祛濕,它特別有改善泌尿道刺激癥狀的功效,它有利竅的作用,阿膠來養陰,養腎中之水,養腎中之陰,所以針對陰虛而水熱互結的證候,應當由很好的療效。
我們到少陰病篇的時候,還會提到豬苓湯的適應證,到時候關于豬苓湯的臨床應用,我們把和少陰病篇的那條和陽明病的這條結合起來,再綜合討論它的主證、副證、臨床應用。在這里我們只是簡單這樣提一下就可以了。
下面第224條,
《傷寒論》“二二四、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
這一條講的是豬苓湯的使用禁忌證,以及和中焦胃陰不足,胃中津液不足的口渴的相鑒別。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 - 汗出多是里熱盛逼迫陰液外越的表現,所以這個熱是胃熱彌漫,這個口渴是胃熱傷津,應當用白虎湯,或者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這是熱在中焦。
“不可與豬苓湯” - 熱在中焦當然不可與豬苓湯。
為什么?
“以汗多胃中燥”- 汗多以后傷了津液,胃中津液就不足,這就叫胃中燥。
“豬苓湯復利其小便故也” - 而豬苓湯是個利尿的方子,如果熱在下焦,熱和水相結的話,那用豬苓湯是可以的,熱在中焦,而熱傷津液的口渴,它沒有水結,而只有熱結,那是不能夠用豬苓湯的,你用豬苓湯再一利小便,就更傷津液了。
這一條一方面提示,中焦胃熱津傷的口渴,要和下焦水熱互結的口渴相區別,另一方面提示,豬苓湯是個利尿藥。
這樣,關于陽明熱證的三個證候,我們就談完了,
* 熱在上焦的用清宣郁熱法。
* 熱在中焦的用辛寒折熱法。
* 熱在下焦的用清熱利尿育陰法。
柯韻柏把這個方法,叫做陽明病的“起手三法”。就是治療陽明病最開頭,開始入手的時候就有三種方法,這個問題我在前面多次提到過,
* 上焦的距離表近,所以用清宣法,讓它(邪)從上走,
* 中焦的距離上下都不近,只能用辛寒折熱法,直接在體內給它清除掉,
* 下焦的距離下面近,用利尿清熱法,使熱從小便走,
這就是中醫給出路的方法,也是中醫因勢利導的方法,所以這種方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關于陽明熱證我們就談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