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父親死的時候,長女慈禧只有16歲,但她卻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和母親一起扶著父親的靈柩北上回老家安葬。
這一天,慈禧一家剛到達河北清河縣,就有人送來一個包裹,里面竟然包了整整200兩白花花的銀子。再仔細一看,里面還有一封信,信封上面寫著:清河知縣吳棠敬上。“吳棠?”慈禧怎么也想不起這個人。 更意想不到的是,沒多久,清河知縣吳棠竟然帶著祭品親自登船來祭奠,這著實讓慈禧母女大為感動。
其實,吳棠派人送銀子是送錯了對象。那天吳棠有一位朋友運送其父親的靈柩要從清河縣路過。吳知縣知道后便派了一名差人給他們送去了200兩銀子以示哀悼。這位差人來到碼頭正好碰到扶父親靈柩的慈禧的船只。差人也沒細看,就把銀子送給了慈禧。 差人回來復命時,吳知縣才知道銀子送錯了人。吳知縣剛準備把銀子討回來,就被身邊的師爺攔住了。師爺告訴他,世上哪有送出之禮再往回要的道理,這件事要是傳出去了更是好說不好聽呀。師爺又告訴吳棠,慈禧的父親雖然死了,但她是個旗人,旗人的前途不可限量啊!如果他后人真有出頭之日,又怎么能忘記老爺您今日的大恩大德呢?吳知縣認為師爺言之有理,便親自到碼頭吊唁。
待到慈禧大權在握后,她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當年的恩人吳棠由一個七品芝麻官升至閩浙總督、一品大員,這在清朝長達300多年的歷史上絕無僅有。(摘編自《科普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