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持續的宣傳推介,福鼎白茶品牌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福鼎白茶獲得農業部頒發的“中國優秀茶葉區域公用品牌”稱號,已經連續九年躋身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十強前六,其中2018年以38.26億元的評估價值名列全國第四,并被授予“最具帶動力品牌”。
福鼎白茶簡介
福鼎白茶,微發酵茶,因其成品芽頭肥壯,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其湯色杏黃晶亮,入口毫香顯露,鮮爽甘醇,是茶類中的特殊珍品。
白茶源自福建省福鼎市,系中國六大茶類之一。
因長期出口,故少為國人得知,近年來轉為內銷,逐漸成為茶業界新寵。隨著唐宋飲茶風潮在國內茶會的盛行,白茶因其自身“煮老茶”的特點而再次風靡全國。
而在全面提倡自然,健康的飲食文化背景下,白茶也因其“最為天然的日曬工藝”和“保健功效”成為倡導健康飲品的首選。
福鼎白茶的種類
福鼎白茶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優良茶樹品種的鮮葉為原料,經過萎凋、干燥兩道工序加工而成,整個制作過程不揉不炒,最大程度保留了茶葉的內在成分。
因采用鮮葉原料的區別和制作工藝的差異,福鼎白茶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貢眉)、新工藝白茶、緊壓白茶等。
白毫銀針
芽頭肥壯,挺直如針,滿披白毫、色白如銀,湯色淺杏黃,滋味清新爽口。
白牡丹
一芽一、二葉,色澤深灰綠或暗青苔色,葉張肥嫩、葉被遍布潔白茸毛,湯色杏黃或橙黃、湯味鮮醇。
壽眉(貢眉)
一芽二、三葉,含有芽頭、芽毫心顯而多,色澤翠綠,湯色橙黃或深黃,味醇爽。

新工藝白茶
外形葉張略有皺褶呈半卷條形,色澤暗綠帶褐,香清味濃,湯色橙紅、濃醇清甘。

緊壓白茶
俗稱“白茶餅”,全品類白茶均可壓制成餅,利于儲藏、運輸,適于煮泡,湯色深紅,棗香、荷葉香、藥香顯。

福鼎白茶的特點
天然
不炒不揉,純日曬,零添加。
保健
三降三抗的功效,更具清熱解毒特性。
美容
國際一線化妝品采用白茶作為美容提取物。
時尚
星巴克銷售“白牡丹茶”廣受好評。
威廉王子與凱特·米德爾頓以及哈利王子與梅根·馬克爾的婚禮紀念茶都采用了白茶。
豐富
擁有眾多衍生產品,如茶枕、日用品、化妝品、保健品等。
儲藏
可長期儲藏,且越陳越香,極具升值價值。

福鼎白茶的歷史
關于白茶的歷史究竟起于何時?有的學者認為白茶始于神農嘗百草時期。上古時代尚無制茶法,人們運用的自然晾青的茶葉“萎凋”工序,就是一種古老的制草藥方法。由此可見,最早的茶按制造方式來看應該是白茶,或者說這是中國茶葉史上“古代白茶”的誕生史。
湖南農業大學的楊文輝教授認為白茶在4000多年前就已有之,比綠茶誕生還要早2000多年。茶學界專家陳椽教授同樣認為“如現時制白茶,可以說是制茶起源時期。”

福鼎太姥山地區千百年來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堯時有一老母,居才山(今太姥山)種藍,見山下小兒麻疹流行,將茶芽曬干用于救治麻疹,這便是白茶的最初雛形。藍姑用茶治病救人,由此感動上蒼,羽化成仙,后人尊其為“太姥娘娘”。用白茶治療小兒麻疹、無名高燒、牙痛、咽喉痛的習俗,至今還在民間流傳,而且療效顯著。
陸羽的《茶經》:“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茶學專家陳椽教授在《茶業通史》中指出:永嘉(今溫州)東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誤。《茶經》所載永嘉南三百里是今天的福建省福鼎市(唐時為長溪縣轄區)。
明陸應陽《廣輿記》:“福寧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綠雪芽”。明代謝肇淛《太姥山志》:“太姥山人結茅為舍,種茶為生”。清初周亮工《閩小記》、郭柏蒼《閩產錄異》、吳振臣《閩游偶記》、邱古園《太姥山指掌》等文獻中都有關于“綠雪芽茶”的記載。卓劍舟《太姥山全志》:“綠雪芽,今呼白毫,香色俱絕,而猶以鴻雪洞產者為最,性寒涼,功同犀角,為麻疹圣藥。”

1957年,茶樹育種專家郭元超、詹梓金和科技人員周玉璠發現太姥山區有高大野生古茶樹群落的存在,樹齡均在百年以上,這些茶樹的嫩芽滿披白毫,正是生產白茶的茶樹良種。
張天福《關于福建白茶的調查研究》載:“白茶由福鼎創制,……白茶制造歷史先由福鼎開始,以后轉到水吉,再傳到政和。以制茶種類說,先有小白,后有大白,再有水仙白。”
2006年,國家林業局經多次派專家實地調查取證。經審定,授予福鼎市為“中國白茶之鄉”榮譽稱號。這是國家林業局在全國范圍內唯一以政府名義命名的白茶之鄉。
2007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原會長劉楓先生多次考察福鼎茶區,他認為福鼎為白茶原產地名副其實,并親自為福鼎和點頭柏柳村題寫了“中國白茶之鄉”和“中國白茶第一村”。

2008年,在首屆中國白茶文化節高峰論壇上,姚國坤、魯成銀、俞其坤、俞益武、尹軍峰、陳榮冰和袁弟順等七位國內著名茶葉專家,通過對福鼎太姥山、點頭、白琳等白茶原產地認真細致地考察和深入研討,形成了《福鼎白茶共識》。《共識》指出,白茶源于福鼎,文化豐厚。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栽培歷史悠久,福鼎是白茶之王—白毫銀針的發祥地,福鼎太姥山就是陸羽所述的“白茶山”。
2011年5月,國務院國發〔2011〕14號文批準文化部確定的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福鼎白茶”作為第八類傳統技藝—白茶制作技藝唯一代表,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福鼎白茶的區域特點
地理位置
福鼎位于福建省東北部,地處閩浙交界的東海之濱,依山傍海,地理坐標位于北緯27度的中“白茶帶”最佳位置。氣候條件:福鼎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海洋性氣候特征明顯,年均日照1840小時,年均氣溫18.5度,年均降水1661.6毫米。海域與河流使水蒸氣通過水蒸騰作用,循環反復,因而太姥山山麓時而云蒸霞蔚,時而天朗氣清;太姥山與西南、西北部山區雨量較多,十分適宜茶樹生長。

土壤環境
土壤肥沃與偏酸性是出好茶的根本。福鼎境內的土壤都十分適合種茶,有紅壤、黃壤、紫色土和沖積土,PH值介于4-6.3,普遍在5.0左右。氮磷鎂鉀鈣有機質十分豐富,是生長名優茶的基礎。

水資源
福鼎區域溪水環繞,境內河道、溪流縱橫交錯,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生態環境優美。全市淡水水域面積1340.3平方千米,年平均水量為16.856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豐富,海域面積寬廣。

福鼎白茶的功效
福鼎民間流傳:“白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老白茶即是貯存多年的白茶,在這存放的過程中,茶葉內部逐漸發生變化,湯色慢慢變紅、香氣逐漸揮發,滋味也變得越來越醇和。

福鼎白茶功效獨特,歷史悠久,在《本草綱目》和《茶經》中早有記載。中醫藥理證明,白茶味溫性涼,具有退熱降火、祛濕解毒的功效。白茶既可入藥,又可收藏。晚清以來,北京同仁堂每年購50斤陳年白茶用以配藥。
在計劃經濟的時候,國家每年都要向福建省茶葉部門調撥白茶給國家醫藥總公司做藥引(配伍),配制成非常高級的藥。

一直以來,國外十分關注白茶保健功效的研究。白茶是最近十多年來受國外高度關注的茶類,2001-2013年SCI發表43篇白茶研究報告,其中35篇是白茶與健康,8篇是白茶化學,近3年發表了30篇。報道白茶具有抗氧化、抗炎癥、抗菌、降脂、降糖、減肥,保護神經等保健功效。
福鼎白茶的泡飲
蓋碗泡法
用蓋碗置白茶3-5克,前3-4泡水溫約90℃,浸泡時間約15-30秒;之后水溫略高,約95℃,浸泡時間可適當延長。對于重口味的品飲者,前一泡的茶湯留一些,與后一泡所續的開水融合,滋味會略微醇厚。蓋碗泡法適用于福鼎白茶的所有種類。

玻璃杯泡法
白毫銀針常用的泡飲方式,通常采用“下投法”,即在干茶欣賞以后,取茶入杯,沖入95℃開水至杯容量的三分之一時,稍停1-2分鐘,待茶吸水伸展后再沖水至滿,5-6分鐘后茶芽部分沉落杯底,部分懸浮茶湯上部,此時茶芽條條挺立,上下交錯,望之有如石鐘乳,蔚為奇觀。
白牡丹也可用此方法,白牡丹泡開后,兩葉抱一芽,葉背遍布潔白茸毛,芽葉連枝,葉片抱心形似花朵。如若輕搖茶杯,白茶翩翩起舞,猶如“茶中美女”。

紫砂壺泡法
取白茶3-5克,投入紫砂壺內,用沸水醒茶后,再加入100℃開水,稍停1-2分鐘,倒出茶湯,即可品飲。紫砂壺泡法更適合老白茶和壽眉類的新茶。紫砂壺泡白茶,甚至直接把白茶投入器具之中煮茶。老白茶通常就是用煮泡的方式,煮出來的茶湯茶味帶有木屑味,爽滑、甘醇。

商務泡法
取白茶3~5克,投入飄逸杯或茶過濾杯中,沖入90℃以上的開水,置幾分鐘后即可享有,一次置茶,多次泡飲,隨沖隨喝,方便實惠。

大壺泡法和大缸泡法
在大壺或大缸里多投放些白茶,沖入95℃開水,水的量和置放時間不限,從幾分鐘到24小時,隨時飲用。在炎熱的夏天,上班或出工前泡好茶,下班收工回家飲用,不僅止渴,還能消除疲勞。白茶放在大缸里的泡飲方式,流傳年代不知有多久,在古代,福鼎官道上都建有茶亭,茶亭內都有專人泡茶,供路人歇息飲茶。
尋常百姓家,家庭泡飲白茶經常用到各式各樣的茶壺,早上家庭主婦起床后在茶壺里投進白茶,沖上一壺水,可供家人飲茶解渴。

冷水泡法
這是其它茶類所沒有的的泡茶方式。用一瓶礦泉水,加入白毫銀針若干(根據品飲者喜好茶湯的輕重口味),或加入袋裝白茶,搖晃幾分鐘后便可飲用,幾個小時后白茶滋味更佳。夏日季節旅游或者在不方便泡茶時,茶癮又特別大的人士適合這種泡法。

福鼎白茶的儲存
福鼎白茶在自然條件下,經萎凋、低溫干燥加工而成,屬于微發酵茶類,儲存過程中,白茶的多酚氧化酶和其他各種酶類還會持續不斷起作用,把其中的茶多酚、咖啡堿、茶氨酸、脂類、碳水化合物等物質轉化為芳香類物質、茶紅素、茶黃素、茶褐素等,使白茶的滋味與湯色不斷出現變化,也使白茶更耐泡。

福鼎白茶在不同的儲存儲存條件下,都會出現化學反應,生產的物質具有不可預見性;如果在良好的儲存環境中,老白茶會出現很好的香氣和滋味。
南方和北方儲存白茶,由于氣候不同,濕度差異很大。白茶在福鼎和南方地區,內含物轉化速度快,北方則慢。

儲存白茶關鍵點是茶葉一定要干燥,含水率要低,用錫箔紙包裝茶葉可以避光,密封保存。茶葉用大包裝比小包裝儲存的效果好。白茶的外包裝物都是用杉木做的箱子,杉木的氣味和茶味能夠和諧地混合,如今木箱由于成本和環保問題較少應用,已改用紙箱包裝。
經過走訪福鼎制茶師和長期的存儲實踐,長期儲存白茶的方法應當注意如下幾點:
【一】
茶葉的含水率,國家標準為7%,但要長期儲存白茶,含水率一定控制在5%以下。
【二】
儲存環境應當是干燥、避光、常溫,無異味、濕度在60%以下的地方,在水泥房儲存底板要用木架支撐。
【三】
包裝物,一種用紙箱包裝的,內包裝最好用2層,用塑料膜和錫箔紙包裝茶葉,外用紙箱;木箱包裝的同樣處理。也可以存放在陶瓷制的缸內(陶瓷的密度高低對白茶的存儲有何影響,還沒有進行對比。)
【四】
注意地區差異,緯度高的地區氣候干燥,適于長期儲存,但在茶葉內含物轉化之前,最好在福鼎原產地保存3年以上。
【五】
儲存過程中,沒有特殊情況不要輕易打開包裝物,讓空氣進入茶葉中,加速其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