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剛喝茶不久的朋友們來說,很容易把茶葉種類給混淆了。
其實,茶葉種類并沒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難分清楚,今天就用幾張圖幫大家徹底搞清楚我們中國茶葉的分類。中國茶葉的分類基本上是按照發酵度來區分的。
通過下面這張圖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六大茶葉種類分別為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它們分別對應了不同的發酵度,因為制作工藝及發酵程度的不一樣,自然影響了口感以及茶湯顏色。
制作流程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解中國六大茶類的基本認識!
綠茶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茶類,是屬于不發酵茶,也是六大茶葉中唯一的“不發酵茶”(敲黑板,這個是重點?。>G茶也是中國產量最大的茶葉,目前生產的茶葉中有70%都是綠茶。在五十多年前的十大名茶評選中,綠茶就占了六席,由此可見綠茶龍頭老大的地位。
其中,綠茶中知名的品種有:西湖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云霧、信陽毛尖。這些也都是市面上比較常見的品種,大家也都耳熟能詳了。
綠茶之后是白茶,白茶是屬于微發酵茶,茶葉發酵度只有20%—30%。主要產于閩東的福鼎和閩北的政和等地,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等品種茶樹的鮮葉為原料制作而成。
白茶之后是黃茶,黃茶屬于輕發酵茶。分為黃芽茶、黃小茶、黃大茶三種。
接下來要講的是青茶。青茶也叫烏龍茶,兼具綠茶的清香和紅茶的醇厚,屬于半發酵茶。
烏龍茶的特點在于先促進茶多酚的氧化,然后突然終止氧化,因此烏龍茶兼具綠茶和紅茶的特點。沒有哪種茶比烏龍茶更講究沖泡技巧了,這也就是為什么烏龍茶又叫做功夫茶。
烏龍茶之后是紅茶,紅茶屬于全發酵茶。始制于17世紀初期,發源地是近福建省武夷山桐木關(村),最早的紅茶為小種紅茶。它不僅是中國紅茶的始祖,也是世界紅茶的始祖。
最后為黑茶,黑茶為后發酵茶。黑茶同樣是促進茶多酚氧化和內質轉變的茶,黑茶和紅茶的不同在于:紅茶的酶促反應動力來自茶葉自身的酶,而黑茶來自微生物產生的酶。所以黑茶稱之為抑制茶葉自身酶活而促進微生物活動的后發酵茶。黑茶具有一定促進消化和調節腸道微生物菌群等作用。
茶葉的文化和歷史遠不止于此,今天也只是和大家粗略的聊了一下茶葉的種類,相信看完之后大家也有一個大概的認識。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