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胃病都是吃出來的”,三餐不定時、暴飲暴食......這些不良的飲食習慣,一次又一次傷害著你的胃。
有人說:
我知道這些習慣不好,但一直都這么吃的,沒見有事。
別怪小編多嘴,形成“老胃病”,它不就是一個長期累積的過程嗎?如果由著性子折騰自己的胃,到時候出了問題,要后悔也來不及!
所以,無論你胃好還是不好。如果有下面的習慣,趁早改。
4 個吃飯習慣,特傷胃!
1. 吃得太快
很多人吃飯很快,別人剛吃一半,轉眼一看他一頓飯都吃完了。這飯大概是只嚼了幾口,就給胡亂吞下去了。
吃得太快,食物沒有經過充分研磨就進入到胃部,不僅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還會增加胃的負擔。
建議在吃飯時每次最好嚼10~20次,可以讓舌頭充分感受食物的味道,同時也能讓吃飯速度慢下來。
2. 飯時談事情
許多人在工作壓力大的時候、生活不順心的時候就會犯胃病。
精神壓力過大可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讓胃液分泌失調、胃黏膜血供減少。輕者可表現為胃口不好,嚴重的甚至會導致胃潰瘍發生。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吃飯的時候更要注意別一心二用,與人談論一些不順心的事。平時也要注意調整自己的狀態,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
3. 饑一頓飽一頓
肚子餓的時候,一定不要忍著,尤其是在三餐的時間。
在饑餓時,胃內胃酸、蛋白酶濃度會相對較高,如果沒有食物來綜合,容易造成黏膜的自我“消化”,導致胃炎或消化性潰瘍。
如果平時工作或學習強度大,容易肚子餓,可以在兩餐之間,適當補充堅果、水果等零食。
4. 吃飯重口味
經常吃一些口味特別重的食物比如腌菜、腐乳等,里面都含有較多的鹽。
食鹽中的高滲透液會破壞胃粘膜,而一些腌漬食物中含有的亞硝酸鹽,也容易在胃酸和細菌作用下,轉變為亞硝胺,導致胃癌。
可以通過少用調料、起鍋時再加鹽的方法,一步步將口味淡下來。平時也需要特別注意吃的零食里是不是含鹽,選擇不加鹽或少鹽的零食。
除了吃飯,這些日常的壞習慣,也最好注意下:
這 3 個傷胃壞習慣,勸你也別有
1. 愛喝濃茶
如果喜歡下午喝濃茶來提神,可得注意了!
濃茶中咖啡因、茶堿濃度較高,它會使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高,進而可引起胃蠕動加快,胃壁細胞分泌亢進。
特別在空腹飲用濃茶時,對胃黏膜刺激很大,容易導致胃潰瘍。
所以,建議平時喝茶盡量不要太濃、不要空腹喝茶。特別提醒:有胃潰瘍和燒心癥狀的人更要少喝濃茶。
2. 喝酒沒節制
我們的飯桌有時少不了應酬,但注意酒別喝太多。
喝了酒后,酒精會首先在胃內儲留,與胃十二指腸黏膜直接接觸。
如果長期大量喝酒,酒精的刺激能導致胃的黏膜上皮細胞壞死脫落,微血管內皮損傷、栓塞,組織缺血缺氧壞死,從而引起胃黏膜糜爛或潰瘍形成。
3. 亂吃藥
某些藥物有刺激胃粘膜的副作用,如果不按照醫囑亂吃藥,很可能傷了胃自己還不知道。
容易傷胃的藥一般有以下幾類:
像強的松、地塞米松、可的松等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
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萘普生、雙氯芬酸等止痛藥;
以及一些抗生素、氯化鉀、降糖藥等。
養胃的 3 個小技巧,簡單易學
如果能把上面的幾個壞習慣給改了,你的胃已經減少了很多威脅啦。
接下來,再給大家介紹幾個特別輕松的養胃技巧,平時留心到就能把胃給養好:
1. 飯后站一站
吃過飯后,選擇稍微站一會,體內的血液會流向胃部并刺激胃酸分泌,幫助消化。
很多人吃完飯喜歡坐著,這樣并不利于腸胃。特別是容易嘔酸水、或有胃灼熱感的胃食道逆流的人,飯后更不要躺著或坐下來趴著。這些姿勢容易讓胃酸逆流到食道,使癥狀加劇。
2. 吃時挑一挑
在飲食方面,推薦廣泛攝入各種各樣的食物,注意葷素、粗細搭配。如果平時偏肉食,注意多吃點應季的蔬菜和水果。吃得精細,可以適量吃點燕麥、番薯等粗糧。
當然這么多食物中,如果你發現在吃某些特定食物后,容易出現反酸、燒心或胃不適的癥狀時,說明你的胃不喜歡這種食物,下次可千萬別再吃。
3. 肚子揉一揉
肚子上,有一個很適合健胃的開關,它就是中脘穴。在睡前,或者平時休息的時候,可以用兩手揉肚子來幫助改善胃的一些不適癥狀。
★ 中脘穴
圖片源自網絡
定位:在上腹部,臍中上四寸,前正中線上。
操作:平躺、坐位或立位,右手掌根在穴位上做順時針按摩。
功效:能改善食欲不振、腹脹、消化不良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