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錢指的是中國歷史上五位帝王在位期間所鑄造并流通的古錢,又稱為"帝王錢"。
五帝錢有大五帝錢與小五帝錢之分。大五帝錢又稱"中華五帝錢",是指秦始皇的秦半兩、漢武帝的漢五銖、唐太宗的開元通寶、宋太祖的宋元通寶和明成祖的永樂通寶。
小五帝錢又稱“清代五帝錢”,是順治帝的順治通寶、康熙帝的康熙通寶、雍正帝的雍正通寶、乾隆帝的乾隆通寶和嘉慶帝的嘉慶通寶。
小五帝錢
大五帝錢
因為大五帝錢年代久遠,且時間跨度大,基本上通過出土才能得到,主要來自于窖藏和墓葬,而清朝離現代相對近一些,清五帝錢多為祖輩流傳下來,較容易收集,所以我們平時所用的五帝錢多為小五帝錢。兩者從寓意上是一樣的。清五帝錢之所以用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這五位皇帝,是因為這五位帝王在位期間國勢昌盛且五代相連,相繼在位達到180年,而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五世其昌”的說法。其他的朝代并沒有如此這樣五位相連的皇帝,故只有這清五帝的銅錢才成為小五帝錢。
小五帝錢距今有300年左右的歷史,黃銅材質,因為大部分古錢為經歷萬人只手而傳世下來所致,沒有出土文物的銹斑,多呈金黃色,較容易得到。
順治通寶:
順治通寶是滿清入關后鑄行的第一種錢幣,最初為仿明錢鑄幣,逐步完善成了滿清幣制,在清代錢幣中獨具特色,此后清朝歷代的鑄幣都是依照順治錢式鑄造。順治元年,在北京于工部、戶部開設寶源局、寶泉局鑄幣,上用楷書寫著"順治通寶"。順治通寶的幣型未能統一,按照背文可分為五種,也就是"順治五式"。
愛新覺羅·福臨,即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關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生母為孝莊文皇后,在位十八年。順治皇帝最有名的野史是他24歲因董鄂妃之死退位削發出家,隱遁于五臺山之中,野史詩人吳梅村曾在詩中有所描述。而據史載,順治皇帝應該是在順治十八年得天花而亡,世祖離位后,皇三子玄燁于當年繼位,史稱康熙帝。康熙帝曾六下江南,目地之一就是尋訪順治帝的蹤跡,但未能如愿。順治帝也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公開皈依禪門的皇帝。
康熙通寶:
康熙通寶鑄于清圣祖康熙年間。錢面文字“康熙通寶”以楷書書寫。背面文字主要兩大類:一類是仿"順治四式"的滿文錢,錢背滿文"寶泉"、"寶源"左讀。另一類是仿"順治五式"滿漢文錢。康熙在位的61年里,全國共開設了鑄錢局24處。每一文康熙通寶錢幣在當時的制造標準分別是重一錢四分、一錢、七分,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康熙通寶”錢也分大、中、小三種不同的重量。
清圣祖愛新覺羅·玄燁,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蒙古人稱他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2年,終年68歲,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主要事跡有少年康熙擒鰲拜,平定三藩和收復臺灣。康熙帝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學者尊之為“千古一帝”。傳位于第四子胤禛。
雍正通寶:
雍正通寶始鑄于雍正元年,是順治、康熙后的第三代清錢幣,相對數量最少、版式最簡的一種制錢,主要以小平錢面世,只有個別錢局鑄有極少量的折二型大錢。雍正通寶的錢文以宋體書寫,錢型非常統一,是清朝最統一性的制錢,此特性極大地增加了雍正錢在全國各地的流通性。雍正錢常見局有15個,每個局都有不同風格的版別。
愛新覺羅·胤禛,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宮。雍正皇帝最有名的故事當為矯詔篡位,將康熙帝遺詔“改十為于”,它說的是:“圣祖皇帝(指康熙帝)原傳十四阿哥允禵天下,皇上(指雍正帝)將十字改為于字。”后此說法已被歷史學家推翻。雍正帝在位期間,勤于政事,其一系列社會改革對于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故有話如此說:“康熙帝為造琴之人,雍正帝為修琴之人,乾隆帝為彈琴之人”。
乾隆通寶:
乾隆通寶鑄于清高宗乾隆年間,錢面文字"乾隆通寶"以楷書書寫。錢背文字沿雍正滿文錢式穿孔左邊有"寶"字,穿孔右邊鑄有各局名。乾隆通寶因乾隆二字諧音“錢隆”而備受后世藏家所喜愛。“乾隆通寶”當時發行時間較長,鑄量極大且加之流傳至今時間較短,是現代世界中露臉頻率最高的一種古錢幣。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維護國家統一并拓廣領土,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
嘉慶通寶:
嘉慶通寶鑄于清仁宗嘉慶年間。錢面文字"嘉慶通寶"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錢背滿文左"寶",右記局名19字(如泉、源、蘇、河、廣等)。少數錢背星月紋以及記地或祥瑞漢字(如:桂、福、壽、康、寧),吉語背文如:"天子萬歲"、"國泰民安"、"天下太平"、"日日生財"、"嘉慶萬歲"、"唯和唯一"、"如賣三倍"、"四方來賀"、"五世同堂"等多達20種,為歷代古泉所僅見。
清仁宗愛新覺羅·颙琰,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軍入關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在位二十五年。颙琰在位前四年并無實權,乾隆帝死后才獨掌大權,并整頓吏治,懲治了和珅,多次重申鴉片禁令,對抑制鴉片的泛濫有一定作用。他在位期間正值世界工業革命興起的時期,也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
傳統文化中,古錢幣一直具有風水的功能,尤其是建立了豐功偉績的帝王,匯聚了天地之間的靈氣,被民間廣泛所認可。但是只有真正的五帝錢才具有風水的功能,仿制品或者偽品并不具備這樣的功能。
《五帝錢的作用》
1、保平安:可懸掛在車內或隨身攜帶,裝飾且保平安;
2、旺財、旺宅氣:于客廳、辦公室、神位....等地方安置吊掛一串,予以趨吉且避兇;
3、化開口煞:屋宅大門,直沖電梯、停車場、馬路、向下、向上樓梯....等皆為開口煞。宜在進門處,吊掛一串,予以化解。
化煞原理
1、銅錢性剛,五行屬金,銅質吸收氣場的力量比金銀都好。因此,銅錢具有極強的化解煞氣的作用;
2、銅錢外圓內方,外圓代表天,內方代表地,中間的皇帝年號代表人,"天、地、人"三才具備,因而具有扭轉乾坤的能量;
3、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五帝處于中國清朝國力最強大的年代,時代相連,國運昌盛,社會安定繁榮,帝王獨尊,百姓樂業,錢幣鑄造精良,流通時久,得"天、地、人"之精氣,故能鎮宅、化煞,并兼具旺財功能。
五帝錢集天、地、人三才之氣,再加上五帝之帝威,故能鎮宅、化煞、辟邪,并兼具旺財功能,還能強化主人自信,化解六神無主之缺陷。
把五帝錢放在門檻內,可擋尖角沖射、飛刀煞、槍煞、反弓煞、開口煞;放在身上可以辟邪,不被邪靈騷擾,或是利是封包裝著,或用繩穿著掛在包上,可增加自己的運氣。
民間常見于的就是用紅、黃繩子編好中國結,掛于舟、車、房門,或佩在包、錢夾、鑰匙扣上。藏友或商家則樂于配品相好、直徑大的大樣。
普通一般的黃亮好品五帝錢為三四百元左右。如果五枚黃亮好品大樣,則千元以上也是極品難求的。
感興趣可以找無智購買,絕對真品,照片是實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