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普洱茶種類繁多,有生茶和熟茶之分,有散茶和緊壓茶之分,因為樹齡不同它的制成的茶葉也不同,它的樹齡也分幾等,不少游客能夠辨別鐵觀音、烏龍茶或其他種類茶葉的品質,但是有能力判定普洱茶等級、好壞的少之又少。因此往往以價格論品質,而不是以品質論價格。 如果要對普洱茶的真偽、好壞、新陳、香味、時序、品性等有較高的認識,就必須培養對普洱茶的情感和熱愛。
普洱茶以西雙版納、思茅、臨滄即瀾滄江中下游地段生長的喬木大葉茶為主,特別以勐海、鎮遠、景邁、易武、景東、景谷等地的茶為優。
進一步考察茶葉的質地,則須通過色澤、香氣、味道、形態等來掌握,此時要用眼、鼻、手同時進行鑒別,一般正在發霉不久的,或發了霉又加密封,一打開時,從茶品中會發出一股霉味。如果發霉很久了,如圓鐵普洱茶于二、三十年前霉變過,后移到干倉,則型茶本身已經聞不出霉味來,但在茶湯中仍然有一股撲鼻的霉味,如果發霉超過二、三十年以上,茶湯中的霉味會很弱,甚至聞不出來了。有些普洱茶,茶型非常結實,出廠時未能干透,夾層內起過霉變,距離現今已經三十年上,茶湯中并沒有霉味,但已經形成輕微的「泥味」,喝入口腔會有輕微針刺的感覺。
湯色葉底之辨:生茶湯色是栗紅色,而熟茶為暗栗色,甚至接近黑色。干倉的生茶葉底呈現栗色至深栗色,葉條質地飽滿柔軟,柔韌性好,鮮嫩富有活性。熟茶的葉底多半是暗栗色或黑色,比起生茶葉條質地干瘦老硬。
干倉濕倉之辨:干倉茶的條索結實,美觀松緊度適中,餅面色澤油亮,充分表現了茶葉的活力感。而濕倉的條索松脫,顏色暗淡,粗糙且茶葉表面留有綠霉或灰霉。干倉茶的湯色、葉底呈栗紅色;濕倉普洱茶的條索松脫、顏色暗淡、粗糙黑綠且茶中帶有綠霉,濕倉茶的湯色和葉底呈暗紅色和黑色。
香氣之辨:普洱茶有荷香、蘭香、樟香和清香等 ,尤其蘭香和樟香必須是云南舊茶園喬木茶樹與樟樹混生才具有。至于矮化灌木的新茶園就只有荷香和清香了。
味道之辨:上好的生茶經沖泡甘甜爽凈入口順滑,無雜味,茶氣足,生津回甘快而持久,熟茶的話,入口順滑,微甜,陳香味十足,茶湯稠和就如喝米湯的感覺,而且它的口感較好,不鎖喉。
喉潤之辨:好的普洱茶入口喉頭得以滋潤,立即解除干涸之感,而且感覺很舒服,不會有什么喉干或其它不良狀況,因體質不同所以要根據自已的情況而定。
新鮮自然是好普洱茶的基本條件,只有在這個基本條件之下,才能找到普洱茶的真實性,唯有找到普洱茶的真性,才可能品出它的藝境。同樣的,了解其真性的在,才會致力制作普洱生茶,并致力以漫長歲月緩慢地陳化,形成普洱茶最寶貴的倫理文化。
來源:普洱茶吧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