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生之謂也。—— 呂不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冬不欲極溫,夏不欲窮涼。
—— 葛洪
早起,尤千金妙方,長壽金丹也。—— 孫思邈
養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 孫思邈
心安病自除。—— 陸游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 范仲淹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
要活好,心別小,善制怒,壽無數。笑口開,病不來,心煩惱,病來了。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生之本。養生不僅需要清靜的環境,更需心靜如水。做到:生活安靜,待人恬靜,處事冷靜,勞不過累,逸不過安,喜不過歡,欲不過求。度安靜素雅時光,過恬淡閑適生活。
必須明白是自己創造了自己身體每一個“疾病”,掌握了自己的身體,也就掌握了自己的生活。給身體提供了足夠的能量就會徹底改變自己生活。
靜能養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
治病先治神,藥療先療心;生理衛生強身,心理衛生強心。
心靜了,那感覺真好,唯愿春來時,隨那柔風佛柳,去那不老的青山上,彈素曲一首,吟雅詩幾書;在如水的星下,邀常蛾對弈,與月兒慢酌,醒時狂飲千盞,醉時獨享一夢。
靜心是一種美,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純凈和清明。
讓心慢慢地浸在心底,讓心沉浸于汲汲的水流,讓心擱淺在避風的沙灘。心如止水,心無喧囂,心無煩絮,心無雜思,心無祝福,心無祈禱,心無思念,此刻方知,心靜之后再無微微的波層,靜心之后再無層層的漣漪。
如果我們靜心,喚醒內在的意識,我們會知道自己的偉大,知道自己和宇宙源頭有溝通,而且是其中一分子,我們和整個宇宙是一體的,因此我們會更有耐心、更堅強、更有智慧,可以做更多神奇的事。
當我們往內靜觀時,會發現什么都沒有,沒有身體,沒有物質,只有真實的能量存在,那就是我們的源頭。只要我們不把自己當成這個肉體,就可以明白我們的來處,真實的能量才是萬物的源頭。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
我們必須先得到內在和平,才能將和平帶入世界。
才能是在寂靜中造就,而品格則是在世間洶涌波濤中形成。——歌德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患。——扁鵲
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非是禪房無熱到,為人心靜身即涼。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別人,放下我執我愛,慈悲一切眾生,才是佛法的真諦。
世界原本就不是屬于你,因此你用不著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著。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
佛有佛眼,心有心眼,只要不被一葉遮攔,便會滿目青山。怕的就是自己一葉障目,什么都看不見,怎能不一片苦海?
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不能貪求任何東西,一旦喜歡就執著在那里,應該心無掛礙。
人要心靜,言多必失。喋喋不休不如觀心自省,埋怨他人不如即聽即忘。能干擾你的,往往是自己的太在意;能傷害你的,往往是自己的想不開。你若平和,無人可恨;你若不究,無人能擾。
人心就像一個容器,裝的快樂多了,郁悶自然就少;裝的簡單多了,糾結自然就少;裝的滿足多了,痛苦自然就少;裝的理解多了,矛盾自然就少;裝的寬容多了,仇恨自然就少。你用它洗東西,它就是一個洗具;你用它做杯子,它就是一個杯具。
禮貌和教養不只是干癟單薄的客套,還有推己及人的周到和體諒。這考驗的不止是情商,還有你的善良。
這個世界,看似周遭嘈雜,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本質上,還是你一個人的世界。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凈;你若簡單,世界就難以復雜。你不去茍且,世界就沒有曖昧。你沒有半推半就,世界就不會為你半黑半白。
這個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無錢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