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科學城核心區規劃效果圖
懷柔科學城住房配套設施
法制晚報訊(記者 周超)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聯合批復了《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同意建設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建設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發展一批高端研發平臺,集聚一批頂尖人才,匯聚一批世界級的科學研究機構……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成為代表我國最高科技水平的科學研究和人才聚集高地,成為引領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核心支撐。
今天上午,《法制晚報》記者從懷柔區政府獲悉,根據規劃,到2030年,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全面建成一座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綜合性科學中心。
集成一流創新資源
核心技術攻堅領跑世界科技
北京推進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主平臺“三城一區”,懷柔科學城是其中之一。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就是以懷柔科學城為載體進行建設,支撐懷柔科學城實現更高水平發展。
根據建設方案,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構建國家創新體系的基礎平臺,是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支撐,是進一步推動北京新一輪創新發展的新載體,是引領科學發現和國際重大前沿技術突破的新引擎。
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要聚焦優勢領域,集成北京一流創新資源,著力在物質科學、空間科學、大氣環境科學、地球科學、信息與智能、生命科學等科技前沿以及核心關鍵技術突破上攻堅克難,在世界科技競爭中贏得先機,實現領跑或并行。
根據方案,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以代表國家水平、體現國家意志、承載國家使命的高起點戰略定位,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引領世界科技發展新方向,建設世界級原始創新戰略高地。
據法晚記者了解,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充分發揮中科院等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北京市豐富科教資源的綜合優勢,共同建設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發展一批高端研發平臺,集聚一批頂尖人才,匯聚一批世界級的科學研究機構,成為代表我國最高科技水平的科學研究和人才聚集高地,成為引領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核心支撐。
布局六大科學領域 建全球規模最大基因組研究平臺
根據建設方案,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點布局物質科學、空間科學、大氣環境科學、地球科學、信息與智能科學、生命科學等六個方面重大科學領域。
在物質科學領域,重點建設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等設施,打造先進光源技術研究、材料基因組、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等創新平臺,大幅提升物質微觀機理的認知和核心技術探索能力。
以材料基因組平臺為例,它將依托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等,建設國家級的“設計—實驗—應用”一體化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將成為我國首個、世界上規模最大、手段最齊全的材料基因組研究平臺。
到2030年,在物質科學領域,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力爭在新型高溫超導體和金屬氫的發現、非常規超導機理、量子計算物理機制等重大科學問題及核心技術上取得原創性突破。
不僅如此,空間科學領域,聚焦宇宙起源演化與物質構成等前沿科學問題;大氣環境科學領域,聚焦大氣環境治理等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通過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學的協同創新作用,代表國家參與世界科技前沿探索與合作,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有力提升我國在世界科技領域的話語權。
建設交叉研發平臺 打造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推進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聚式建設,并圍繞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建設交叉研發平臺,打造多類型、多層次、協作支撐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建設綜合技術指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用戶實驗裝置;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大幅提高我國地球系統模擬的整體能力和重大自然災害預測預警、氣候變化預估的研究能力;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成為國際領先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試驗平臺等。
法晚記者獲悉,按照“管理協同、機制協同、計劃協同、項目協同”,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將形成已建成、在建和新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互相銜接、互為支撐、共同創新的體制機制,構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間的協同創新體系。
不僅如此,還將推進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際化開放共享。參照國內外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開放共享標準,建立由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理事會負責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技計劃運行機制,建立公開、公平、開放的設施使用申請制度,并將開放共享程度作為設施和平臺運行考核的重要指標,根據評價結果配置運行資源。
此外,將全面提升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際化水平,積極開展國際科技合作和交流。
七大項目正式開建
到2020年建設成效初顯
據了解,年初以來,懷柔科學城建設步伐不斷提速。截至5月31日,材料基因組、清潔能源材料測試診斷與研發等懷柔科學城核心區首批五大交叉研究平臺已全部按計劃順利開工。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兩大科技基礎設施也將于今年9月和12月開工。
懷柔科學城核心區位于懷柔科學城中部,規劃面積2.6平方公里,主要建設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和跨學科交叉研究平臺,預計到2020 年左右,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成效初步顯現;到2030年, 全面建成世界知名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按照“產城融合、職住均衡”的原則,懷柔科學城將按照“一核四區”進行空間功能布局,同時建設科學教育區、科研轉化區、綜合服務配套區、生態保障區。
目前,中國科學院大學已在科學教育區扎根,有8000名師生在這里學習和生活。科研轉化區,已有中科院12個院所22個項目入駐。綜合服務配套區,人才公租房等大型社區已經拔地而起,北京實驗二小、101中學等優質教育資源也先后引入。依托雁棲河、牤牛河、濕地等資源,打造綠色景觀及生態保障功能區也在統籌規劃推進中。本版文/記者 周超 制圖/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