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所謂的飯圈文化盛行之后,很多人都在抱怨現在的男孩們沒有陽剛之氣,都在朝陰柔那方面發展。武打明星吳京甚至直言,這太可怕了。
普通民眾也表示,如果這樣發展的話,中國未來男性將越來越女性化,這不禁讓人們感慨道:“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其實背后原因離不開教育這個大背景。
童年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小學這六年時間。但是我們看看現在的小學校園中有多少教師是男性的?寥寥無幾。
除了體育老師之外,在我們大家的印象中好像小學老師就應該是“女兒國”,這已經成為了當今中國社會的共識。
再看看師范院校當中,男同學又有多少?男女比例1:20,在這種懸殊的比例下,學生幾乎沒有受到過男性教師的熏陶與培養,這怎么能保證男學生會有所謂的陽剛之氣呢?
總之,還是教育環境影響學生未來的身心發展。目前,中小學男教師已經到了“一票難求”的境地,不知道大家印象里你教育生涯中還記得多少男老師?
其實教師隊伍中的陰盛陽衰,需要我們從多方面來分析、反思。
在教師來源上,目前師范院校仍然是女多男少,為什么會是這樣呢?因為一般男生不愛當老師,尤其是小學老師。
可能是由于兩性差異的原因,小學老師更需要滿足溫柔、體貼、親近、細膩等特點,而這些詞似乎跟男性沒有什么關系,絕大多數情況下還是女生更具備這個特點,這是兩性天生的差異,我們無法更改。
再有就是教師的待遇比較低,作為男性來說,需要擔負掙錢養家的職責,老師那點死工資無法滿足當今物欲橫流的經濟社會。這也是比較無奈的現實問題。
當然最無奈的還是,個別學校不招收男教師,覺得他們不夠溫柔親切……
而且很多學校都在宣揚什么“老師就像媽媽一樣”……但其實老師這個職業不僅只有如涓涓細流的母親,更有高聳入云,巍然屹立的父親。
甚至社會上各層人都覺得男性當老師丟人,以至于報起自己職業的時候,有些人嗤之以鼻地說:“大小伙子干點啥不好,非干這個?”這也印證了那句話“家有三斗糧,不當孩子王”。
目前沒有哪個職業有很嚴格的性別要求,為什么老師這一行只能女生參與,男生就不能參與?
不過這也引出來一個問題,那就是男教師真有那么差勁嗎?其實不然,我們到大學看一看,教的好的都是男教師,到高中也一樣,雖然高中的男老師數量也不及女老師。
但很多人發現越是高年級階段,初高中以后,男老師的數量就會越多,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高年級階段靠的是扎扎實實的學識,而不是那種溫柔、體貼與細膩,這一方面相對而言男性要更占優一點。
尤其是像數學、物理、生物、化學,因為這類科目,一般男生會更感興趣,尤其是物理。
因為女老師對物理感興趣的少,而男生天然對理科更感興趣,邏輯思維更好,一些重點院校的競賽老師就多以男老師為主。
其實作為學生來講,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需要不同性別的老師,就像孩子需要爸爸和媽媽一樣。
父愛與母愛在表現方式上是不同的,同理男老師和女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方式也是不同的。
大家能記住女老師的好,除了因為數量多以為,再有就是女老師在外在表現方面更你打動學生,就像母親一樣。
而男老師表面上很嚴厲,外在方面不像女老師那樣溫柔體貼,但在關愛學生方面,他們絲毫不遜于女教師。
只不過兩性差異大,男老師更加含蓄深沉,不易察覺。但當你真正察覺的時候,可能他已經不再教你了。這就是男老師和女老師的區別。
如果男學生能有男老師來熏陶和影響,那么中國男性的陽剛之氣,也就漸漸培養起來了。
雖然目前教師在待遇方面無法滿足男性沉重的家庭負擔,但我們還是希望教育界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男老師。
今日話題:你更喜歡女老師,還是男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