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亂是西晉時期統治階層內亂。由于西晉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世家大族完全控制的大一統王朝,因此西晉在建國后所制定的一系列政治經濟措施,都是圍繞著保護士族利益和鞏固自身專制統治為前提而展開的。晉武帝建國后大封同宗子弟為王,共分封二十七個同姓王,以郡為國;之后又不斷擴大宗室諸王的權力,諸王成為西晉王朝的國中國。
'八王之亂'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當時社會經濟和平民百姓遭到嚴重的災難和破壞,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后的中原北方進入十六國(五胡亂華)時期,漢族在當時幾乎被“滅族”!
八王之亂分布圖
01 起因
天下已定,無大事發生,不用折騰,一守成之主足矣,癡傻的司馬衷“完全可以擔任”(這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內心想法)。于是在太熙元年(也就是公元290年),白癡皇帝晉惠帝司馬衷即位;即位初期由于年少不能主事,由皇后賈南風、太傅楊駿、汝南王司馬亮共同輔政;皇后賈 南風聯合楚王司馬瑋發動政變誅殺楊駿,夷滅三族掌握實際大權,又假造司馬衷的詔書迫害皇太后,廢掉太子司馬遹、專權朝政等舉動,引發了歷時十六年的八王之亂。
皇后賈南風
02 簡介
由于晉惠帝時賈后專權,引起西晉皇族內亂;參與這場動亂的親王不止八個,但以八王為主要參與者,由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颙、長沙王司馬乂、東海王司馬越互相攻殺而引發的內亂。
八王之亂關系圖
03 過程
八王之亂共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主要是以皇后賈南風為獨霸朝政,秘密派人與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聯絡,帶兵進京誅殺太傅楊駿;誅殺楊駿后又假傳晉惠帝之意令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互斗誅殺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從而獨霸朝政 。
第二個階段是八王之亂的主要戰亂;皇后賈南風獨霸朝政后由于膝下無子 ,為了將來能長久,伙同趙王司馬倫誅殺晉惠帝太子司馬遹;后司馬倫、孫秀等偽造晉惠帝詔書,以殺太子的罪名廢賈皇后為庶人,又以偽詔書將賈南風毒死。
在誅殺賈南風后永康二年(301年),趙王司馬倫廢除晉惠帝自立為帝;司馬倫登基不過兩個月,齊王司馬囧和成都王司馬穎以及河間王司馬颙便組成共同戰線,司馬倫兵敗被殺,晉惠帝得以復位。按照西晉的皇位繼承制度,由于晉惠帝沒有兒子,因此應當從自己的親弟弟中選一個,皇位面前,曾經的兄弟感情和同盟之誼又算什么。司馬冏在自己兩個兄弟河間王司馬颙、長沙王司馬乂的聯合下,兵敗自殺。
公元303年,司馬乂與司馬穎為了搶權在洛陽發生了戰爭。這一戰,雙方共動用了五十萬兵力,是八王之亂開始后最大規模的一次戰爭,司馬乂最后以少勝多,但是兵敗的司馬穎不甘心,一怒之下,挖開了洛陽大壩,富庶的中原地區,成了一片汪洋。
京城諸王亂斗,一直在山東觀望的東海王司馬越也坐不住了,于是帶兵入京;期間為了奪得勝利司馬越竟然向北方的鮮卑、烏桓等少數民族借兵,最終司馬越確實取得了八王之亂的勝利,但是在鮮卑部隊進入中原后大肆掠奪長安,殺死漢族人口幾萬余人。
04 結局
東海王司馬越在北方的鮮卑、烏桓等少數民族的幫助下先后擊敗了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颙等諸王的勢力獲得八王之亂的勝利,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正式結束。因為司馬越早期向北方少數民族借兵的做法,導致少數民族政權開始介入中原內戰,長達一百二十三年的五胡亂華至此開始。所謂的五胡亂華,便是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民族。
五胡亂華
05 總結
在胡人建立獨立政權之后“胡人”占據支配地位,開始胡尊漢卑,壓迫漢人,甚至稱漢人為兒、奴、狗;胡人多自稱'國人',以胡人為尊等;在五胡亂華時期外族侵占、北方淪陷、在胡人異族的統治下,中原百姓長期陷于戰爭,民生經濟人口文化大受破壞,幾千萬的漢人銳減到了只剩幾百萬,漢族幾乎差點被滅族,對中國歷史發展有著深遠而慘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