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在賈母心中的位置三春且都靠后,待遇比肩賈寶玉,是除賈寶玉外,同輩中賈母最疼愛的外孫女兒。
同是孤女,史湘云被賈母撫養的時間比林黛玉還要靠前。薛寶釵曾說:'她再不想著別人,只想寶兄弟。'史湘云每到賈府不先找別人,單急著找賈寶玉,可見和賈寶玉感情深厚。
史湘云是賈母娘家孫女兒,林黛玉是賈母親外孫女兒。兩相比較,自然是林黛玉和賈母的關系更近。事實證明,在接了林黛玉到身邊之后,賈母對史湘云已然不同往日。甚至于史湘云會說出'便是老太太想不起我來’這樣的話。
表面上看,林黛玉做客賈府的原因是父母雙亡,所以賈母愛女及孫女一定要接來親自撫養。然而榮國府當家人是賈政夫婦,林黛玉之父林如海和賈政關系又非常好,林黛玉之母賈敏則更是賈政的親妹妹。賈母接林黛玉來常住,從王熙鳳的話中我們知道賈母是要將林黛玉在賈府打發出閣的,這樣的大事必定要經過賈政夫妻同意。
史湘云呢,她和賈府唯一的聯系就是賈母。她和榮國府的老爺即便有血緣關系也非常非常的遠了,而她的叔叔并不像書中交代林如海和賈政的關系那樣密切,甚至非常少提到,比賈政的門客們提到的次數還少。
就是這樣一個才情不輸林黛玉薛寶釵,性格又可愛非常的聰明女子,在同受賈母庇護的林黛玉到賈府之后,明知金玉良緣強勢空降,卻選擇了近寶釵遠黛玉,成了一個專給賈母的木石前盟打臉的存在。
有說法認為史湘云缺心眼兒,不和賈母同一陣線甚至有點忘恩負義。
那么,史湘云真的缺心眼兒嗎?
史湘云是侯門千金,自小父母雙亡,在賈母處成長幾年,又回到家繼續跟著叔嬸生活。毫無疑問,她的教養是非常好的。身處侯門生活,對各種太太奶奶們的各種套路自然也是非常熟悉的。
她不會缺心眼兒。
但是孤兒是非常敏感的,對周圍的人和事都有非常敏銳的洞察。如同林黛玉雖然有病,請大夫吃藥本是應當,但是大夫請的次數多了、人參肉桂吃得多了,林黛玉知道賈府的人就會相當的不滿意。等到薛寶釵提出讓她喝燕窩粥,她堅決不肯。
林黛玉的病是真病,對比薛寶釵的'那種病’病因明確,而且每年要發病數次,癥狀也非常明顯。然而王夫人形容晴雯時曾說'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樣子……’,'好個美人!真像個病西施了!你天天作這輕狂樣子給誰看!’……似乎認為林黛玉也在裝病……書中在王夫人在發怒之前,有王善保家的那句'立起兩個騷眼睛來罵人,妖妖調調……’,后有一句'王夫人聽了這話,猛然觸動往事’。
書中沒有寫過林黛玉像晴雯一樣居高臨下的姿態去罵小丫頭們,但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故意最后給林黛玉送宮花,林黛玉對她沒說出什么好話。
無論王夫人被觸動的這段往事是什么,究竟是林黛玉的母親賈敏,還是賈政的小妾們甚至于就是趙姨娘,還是別的什么人曾經刺激過王夫人,王夫人能在下人也在旁的談話里說到'像你林妹妹的’,都說明了王夫人不喜歡林黛玉,甚至還很討厭。何況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陪房,并不是王夫人的人,王夫人這樣隨意說,可見王夫人素日對林黛玉的厭惡并不避諱。
林黛玉投奔的是親外婆親舅舅,在賈府的處境還是這樣。
史湘云父母雙亡,雖然名義上住的還是自己家,但已是叔叔的家了。本來她從小在賈母身邊長大,自然也和林黛玉一樣備受賈母寵愛。
然而這一切在林黛玉母親病故后就結束了。
史湘云家里的太太沒了,她回去了一段時間。等忙完的時候,賈母已經接了林黛玉到身邊,從此賈母身邊沒有多少她的位置。
史湘云的內心一定是憤懣的,然而又無可奈何,甚至賈母的心里都沒她什么位置了,反而要倚仗賈母什么時候想起她了,她才能被接到賈府輕松自在幾天。
第二十回,史湘云第一次出場,但看起來和林黛玉薛寶釵都非常熟悉了。說明賈母還是時常想起來去接她的。雖然當時林黛玉正因為寶釵和賈寶玉鬧別扭,林黛玉還和史湘云開玩笑,兩人關系還非常不錯。一個敢開玩笑,一個開的起玩笑。
但是這第一次出場,史湘云就帶出了她的立場:'你敢挑寶姐姐的短處,就算你是好的。’
薛寶釵是誰?
王夫人大力推行的金玉良緣的女主角,做人八面玲瓏,外貌才情都非常出眾。不但贏得史湘云的好感,還把賈寶玉的大丫鬟襲人和貼身小廝茗煙都籠絡的很好。
史湘云送她的戒指她轉身就送襲人,雖然被史湘云發現了,但是這個送戒指不嫌麻煩要送兩次想法周到的姑娘,卻沒有什么特別反應。沒有道理呀,薛寶釵想送襲人戒指大可以拿自己的送。
但史湘云不但不覺得不舒服,反而覺得薛寶釵的完美光環更粗了一圈兒,更認定了林黛玉小氣。在讀者看來,林黛玉不肯送出史湘云的戒指擺明了是非常珍視史湘云的禮物。而史湘云卻因此不高興,還走上了相反的思維道路。
這讓旁觀者很迷惑,史湘云作為薛寶釵的忠粉全情投入到什么程度旁人不得而知;但可以知道的是,當時薛寶釵贏得了史湘云全部的心。
或許她孤女從小無人教導,內心非常渴望寶釵作自己的姐姐;亦或許她當時非常討厭黛玉奪走了本屬于自己的愛,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吧。
史湘云在和林黛玉的矛盾中盡顯了她作為公府千金不成熟、不圓滑的一面,但是從曹公的寫作目的來看,和黛玉的口角,更凸顯了湘云的直和率真。
侯門公府的千金們作為封建社會的女子樣板兒,須如薛寶釵勸誡林黛玉所言:'作詩寫字等事,這也不是你我分內之事。’……'你我只該做些針線紡織的事才是……’。史湘云和薛寶釵一樣做勤做針線,也作詩寫字。只不過和寶釵不同,史湘云在該活潑的年紀盡情活潑,曹公讓一個封建社會的樣板兒千金活潑于紙上,而不是同寶釵一樣強行壓制內心的少女浪漫。
但是史湘云和薛寶釵都沒有林黛玉那種超出封建制度的自由思想,這也是為什么紅樓夢的主角是林黛玉,而不是同樣出色的史湘云薛寶釵。
薛寶釵認為'作詩寫字’甚至'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內之事’,她認為的男人分內之事是什么呢?是'輔國治民’,也就是當官兒。
史湘云也不例外,她勸賈寶玉'仕途經濟’。
追求自由的賈寶玉和林黛玉是全書最志同道合的一對兒,而史湘云自始至終也沒有對賈寶玉產生過寶黛之間那種'兒女私情’。
她漸漸的長大、又有了婚約。薛寶琴出現的時候,她也學會了像王熙鳳那樣不指名道姓的暗示林黛玉會嫉妒薛寶琴。
這時候的史湘云看起來更不缺心眼兒,也不莽撞,而是從心理上完全的長大了。她通過自己的曾經失去,提醒林黛玉,賈母和賈寶玉或許會被薛寶琴奪走。這時候她不再提林黛玉的名字,林黛玉卻立刻便懂了她的暗示。
寶釵的原話是:'我就不信我那些兒不如你。’
史湘云笑說:'寶姐姐,你這話雖是頑話,卻有人真心是這樣想呢。’
當初史湘云失意時必定也這樣想過:我難道是不如林黛玉嗎?
但是林黛玉的心里眼里只有賈寶玉,當賈寶玉跟她說讓她放心之后,林黛玉再也沒有和賈寶玉吵過架。
從未將兒女私情略縈心上的史湘云,在乎賈母的愛、賈寶玉的友情,所以當林黛玉出現后她非常失落。
只在乎賈寶玉的感情的林黛玉,當確認賈寶玉的心在她身上之后,便完全放了心。
史湘云針對的不是木石前盟,而是林黛玉本人。
但林黛玉從未針對過史湘云本人。
從頭至尾,史湘云和林黛玉各自的煩惱可謂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她倆的口角也只是少女們日常的小性兒使然,對木石前盟或者金玉良緣都毫無影響。
所以,史湘云對林黛玉的針對,是被奪寵后的憤怒加直爽率性使然,作為封建社會不多見的率真女子,史湘云的性格并非薛寶釵那樣心思細膩八面玲瓏,當她心里有看法時會直接脫口而出,這種直爽可愛的女孩子在現代社會也不多見了。
當她長大后,更懂得以己推人,那時成熟的她在和黛玉賞月時,想勸慰黛玉,卻仍然說不出什么寶釵那般細膩的勸解之話,仍然是:
我也和你一樣,我就不似你這樣心窄。
因為,和你相比,我也和你一樣出色,我卻早已經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