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孕姐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1年底,全國出生人口是1062萬,創下近年來新低。
而凈增人口,除了二胎放開當年,達到了906萬,隨后幾年不斷下降。尤其是疫情開始后的2020年,凈增人口比2019年少了一半,只有204萬;2021年,更是少得讓人難以置信,僅僅48萬。
不難看出,盡管開放了三胎,但效果并不明顯。人口總量增加的動力缺乏,出生人口越來越少。
對此,有專家認為主要是因為育齡女性人數減少、生育觀念改變和疫情推遲人們的婚育安排。
更有人直接將鍋甩給年輕人,認為他們太自私,不愿生娃,不想養老,只顧著享受,沒有一點兒社會責任心。
坦白講,這些因素肯定都會影響到生育率。但根本原因,其實還是“生”和“養”這兩方面。
不孕不育率較高,懷不上
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育齡夫婦的不孕不育率已經攀升至12%—18%,不孕不育的人數已超4000萬,而且還在不斷增加。
也就是說,其實有時候并非夫妻倆不想生,不愿要孩子,而是懷不上或者留不住娃。
雖然現如今,醫療技術先進,如果無法自然懷孕,可以借助輔助生殖技術,譬如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來實現生孩子的愿望。
但人工授精的成功率較低,大約15%左右。試管嬰兒雖然成功率相對較高(大約50%左右),可也并不是萬能的,而是存在個體差異。
有些女性可能1-2次就成功,而有些可能4-5次也不成功。更人無奈的是,男方的精子質量下降,會導致胚胎質量差。即使受孕成功,后期也可能會存在流產的風險。
到時候,除了身體上受罪,心理上備受煎熬,還要面臨高昂的費用。
據了解,試管嬰兒手術一個周期的費用大約是3-5萬。但如果考慮到后期調理,甚至二次三次手術,花費可能高達30萬。這對于絕大多數家庭來說,毋庸置疑是沉重的經濟負擔。
不過,好在現如今,已經有少數省份高瞻遠矚,決定將試管嬰兒等輔助技術納入醫保范圍。
沒有人幫忙帶娃,不敢生
國家衛健委舉行的發布會上,有工作人員介紹:嬰幼兒無人照料是阻礙生育的首要因素。尤其是城市里,三分之一的家庭都有托育的需求,但普惠性服務的供給明顯不足。
對此,有網友表示不贊同,認為舍本逐末,歸根結底還是沒錢。如果有錢,可以請人帶,或者不上班自己帶。
這話沒毛病,生活中大多數煩惱都是因為沒錢。成年人的底氣,都是錢給的;成年人的卑微,也都是因為缺錢。
但問題是,即使有錢請保姆,很多父母也不放心,讓外人幫著帶。尤其是看到各種虐童,將雇主家孩子偷走,或者因為疏忽使孩子出現意外的新聞。
至于不上班,自己帶娃,那更不現實。越來越多女性明白,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是她們在婚姻里的底氣。
不管老公收入如何,她們都不想輕易放棄自己的事業。
但當前,女性就業環境太惡劣。即使在某個公司工作四五年,但人家依舊會打著你懷孕或者要照顧孩子,無法完成原本工作的幌子,降低薪資,想各種辦法讓你轉崗甚至變相逼你辭職。
所以,即使處于生育的黃金年齡,有些事業上升期的女性也不敢輕易懷孕。
更何況如果家里沒人帶孩子,那等于直接犧牲了很多女性的事業。你連掙扎的機會都沒有,只能選擇回歸家庭照料孩子。
最后想說,生育率低,并非夫妻自私,完全是出于無奈。而有些問題如果不解決,不管開放幾胎,他們都會有心無力或者無動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