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歷代民族問題盤點——女真(一)
userphoto

2022.11.28 河南

關注

與羌族一樣,女真也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長期生活在中國的東北部地區。現如今中國五大民族之一的滿族,就是女真人在與其他各民族的相互融合中逐漸形成的。

事實上,但凡在歷史上能留下痕跡的民族,無不是多民族融合的產物,根本不存在所謂的血統傳承。只有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民族發展才能具備更強的活力,大漢民族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

正是因為我們自始至終,秉承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博采眾長,銳意進取的發展原則,才能創造出延續數千年的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這十六個字可不是口號那么簡單,這是最科學的方法論,是大智慧!多多體悟,受益良多!愿與諸君共勉!


女真早期歷史

古代東北四大民族系統:肅慎、東胡、濊貊(音會莫)、漢族。

關于女真族最早的源頭應該要追溯到四千年前居住在東北地區的肅慎人。與古羌族(青銅時代,生活在中原王朝西部地區的一眾族群的統稱)類似,肅慎也并非某個民族的稱謂,而是指代一個族群,即生活在東北地區的眾多族屬相同而名號不一的大小部落的統稱,他們應該是東北地區最早的原住民。

東胡、濊貊(音會莫)以及漢族都是后來相繼從西部、南部遷徙而來,并不斷衍生出新的族群。

據說早在虞舜、大禹的時代,肅慎人便與中原有過接觸。大禹鑄九鼎分九州時,還曾遣使來貢。

武王伐紂時,肅慎送來“楛(音戶)矢石砮(音努)”,一種弓箭,即用長白山區的楛木(有認為是樺木)制作的箭桿;用松花江中堅硬的青石磨制的箭頭。可見,那時的肅慎人還處在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磨制石器)。而中原王朝早在千年前便已經進入了青銅時代。

從楛矢石砮的出現,就能看出肅慎人民風彪悍,精于射術。后來的女真人之所以能縱橫天下正是因為很好地繼承和發揚了這一傳統。

春秋時期,肅慎人所居之地已納入周朝的勢力范圍。其后的歷史不詳。究其原因,應該是隨著東胡、濊貊、漢人等族群的遷入,肅慎人被迫不斷向東北更深處遠徙,與中原王朝的交往被徹底阻隔,致使其相關史料極其稀少。

秦漢時期,肅慎之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挹婁(音議樓),二者是否同源,莫衷一是,多認為是改稱,本文采納該觀點;濊貊在這一時期則相繼分成了夫余高句驪沃沮等部;相比之下,東胡最為明了,大致一分為二:烏桓與鮮卑,且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秦漢時期,挹婁人臣服于夫余人,一直持續到三國曹魏時期(近400年時間),才終于擺脫了被壓迫的命運。

公元236年,魏明帝曹叡統治時期,挹婁主動依附,成為臣屬,歸遼東郡管轄。這是自春秋時代后,肅慎族系第一次與中原直接交往,并自此保持了長期融洽的臣屬關系。

魏晉南北朝時期,臣屬于挹婁人的勿吉人逐漸強大了起來,并征服和占據了挹婁人的故地,成為這片土地新的主人。

夫余人在這一時期逐漸衰落,于是勿吉人開始南侵,蠶食夫余人的領地。勿吉諸部中最靠南的一個部落占據了粟末水流域(今松花江流域),因此被稱為粟末部。

與此同時,曾經臣服于夫余人的高句麗人也不斷北拓,侵占夫余人的領土,并于粟末部發生沖突。

公元410年,好太王(帶領高句麗走向輝煌的偉大領袖)在位,高句麗大舉入侵夫余,占領64城、1400余村。從此,夫余完全被高句麗控制。

公元413年,長壽王(在位70年,活了97歲,難以置信)在位,繼續推行父親好太王的擴張政策,契丹、勿吉諸部不斷被削弱,兼并。北魏孝文帝時期,勿吉人曾遣使入貢(楛矢石砮、馬匹及其他特產),希望得到中原王朝的支持,阻止高句麗的侵略。然并卵,因為高句麗王國自建立后(公元前37年朱蒙建國),一直向中原歷代王朝進貢,并接受冊封,中間雖偶有反復,但大部分時間還是與中原王朝保持和平關系。

插句題外話:五代十國時期在朝鮮半島上建立的王氏高麗與朱蒙的高句麗國幾乎沒有任何關系,切莫混為一談。

勿吉諸部最終被迫臣服于高句麗,但仍舊沒放棄與中原王朝的聯系,時而有其入貢的記錄。

長壽王時代,高句麗進入鼎盛時期,擁有東臨日本海,南至牙山灣(今韓國西部黃海的海灣,西至遼河,東北盡有勿吉之地的廣大疆域,成為亞洲東北部勢力最強的政權。

隨著高句麗的強盛,其對待中原王朝的態度也不斷發生變化,獨立傾向愈加顯著,在南北朝時期,他們時常參與進中原王朝的混戰之中,充當攪屎棍角色,以達到阻止中原一統,自己稱霸遼東的目的。如此行徑,自然遭到中原王朝的不滿,雙方的矛盾日益尖銳,直到隋唐時期演變為不死不休的戰爭狀態。

公元531年,安藏王被刺殺,其弟安原王繼位,高句麗爆發劇烈的權利紛爭,內附諸族逐漸開始脫離掌控,朝鮮半島的新羅、百濟結成聯盟,蠢蠢欲動,高句麗國勢自此衰退。


隋唐時期的靺鞨(音墨盒)

公元581年,楊堅取代北周,建立隋朝。

這時的勿吉諸部已經被稱為靺鞨(音墨盒)。其主要族群大致有七部,分別為粟末、伯咄安車骨拂涅號室黑水白山。這其中知名度最高的莫過于粟末靺鞨黑水靺鞨

靺鞨其實是勿吉這個名詞因地域、方言、書寫等原因造成的音轉現象,本意是山中人、林中人。粟末是今天的松花江,黑水是今天的黑龍江,粟末靺鞨就是“松花江流域的山林部落”,黑水靺鞨則是“黑龍江流域的山林部落”。

高句麗衰弱后,粟末靺鞨率先脫離掌控,此后雙方沖突不斷。

隋朝初年,粟末靺鞨戰敗,首領突地稽率領八個不愿臣服高句麗的部族南下,請求內附隋朝(未跟隨內附的各部落則被后世稱之為“粟末靺鞨附高句麗者隋文帝楊堅將他們安置在遼西郡營州(今遼寧朝陽)一帶。。

這個營州比較特殊,其地理位置極其重要,自建城起就逐漸成為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掌控營州就相當于掌控了整個東北地區。早在前燕時期(公元352年至公元370年),高句麗王就被任命為營州刺史,之后的歷代中原王朝都會通過官方手段確認高句麗對該地區的管轄權。

高句麗平原王時期,其內部的權力爭奪基本得到控制,南方的百濟新羅聯盟瓦解,加之休養生息政策的執行,高句麗國內局勢趨于平穩,國力得到恢復。

北周滅北齊后,高句麗因援助北齊的殘余勢力高寶寧(粟末靺鞨很可能在高句麗的威逼利誘下,參與了援助),曾與北周在營州地區發生短暫沖突,楊堅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后,再度攻打高寶寧,孤立無援的高寶寧棄城逃亡,營州及黃龍府地區皆歸隋朝。

此后,高句麗的西北邊疆一直處在隋朝的威脅之下, 雙方矛盾日益尖銳。

公元589年隋滅南陳,中原一統,而占據遼東的高句麗便成了阻擋隋朝恢復大漢鼎盛時期疆域的最大障礙,戰爭一觸即發。

公元597年,高句麗平原王聯合依附的靺鞨各部率先發難,攻打遼西郡,以期奪回營州地區,在未來對隋的戰略上占據主動,后被隋營州總管韋沖擊退,計劃泡湯。

隋煬帝楊廣繼位后,國力空前,遂發動了對高句麗的滅國之戰,欲建立不世功勛。可惜時不我與,三戰皆敗,國力疲敝,民不聊生,昏君之名,板上釘釘!

中原大亂后,高句麗得以喘息之機,漸漸恢復國力,東北靺鞨諸部依舊多臣服高句麗。而內附隋朝的粟末靺鞨部在這一時期,頻繁被卷入戰亂之中,顛沛流離,人口銳減。及至唐末,基本已經全部漢化。

唐朝建立后,從李世民時代重啟了對高句麗的征伐,在吸取了楊廣的失敗教訓后,李世民聯合朝鮮半島上的百濟與新羅多次重創高句麗。

公元648年,契丹和奚族內附唐朝,唐太宗以契丹為松漠都督府,奚為饒樂都督府,其首領為都督。改東夷校尉為東夷都護府,管轄奚族和契丹的所有羈縻州府。治所在營州

李治繼位后,繼續乃父的政策,終于在公元668年,徹底滅亡了高句麗。其貴族及大部分富戶與數十萬百姓被遷入中原各地,融入中華大地各民族之中。其余未能內遷的高句麗人則相繼融入其他東北各族之中。高句麗的民族主體和政權主體一同徹底消失。

高句麗亡國后,唐政府在平壤設置安東都護府以統轄其地,并強行將粟末靺鞨附高句麗者和高句麗的忠狗白山靺鞨以及部分歸附的高句麗人遷徙到營州,設置營州上都督府,對其進行管理,同時營州都督兼領東夷都護府。

隨著南部靺鞨諸部與高句麗人的內遷,遠在東北深處的與后突厥交好的黑水靺鞨伺機南下,對唐政府管理東北造成威脅。

公元691年,大唐名將李多祚(漢化靺鞨人,因大唐開放的民族政策,導致其政權內部各民族將領多如牛毛,且名將輩出)大敗黑水靺鞨,進一步拓展了唐朝在東北的版圖,而黑水靺鞨則徹底中斷了與唐朝的來往,長達30余年。


渤海國

公元696年,契丹八部首領李盡忠因不堪忍受營州都督趙文翙(音會)欺凌,聯合妻兄契丹人孫萬榮起兵反抗武周(武則天稱帝后的國號為周),自稱無上可汗,史稱營州之亂

此事件對后世影響巨大

1、武則天本想給武氏子弟一個建功立業的機會,方便將來取李氏而代之,誰知他們竟如扶不起的阿斗一般,損兵折將,不堪重用,前后耗時一年多,才將這場實力弱小的叛亂平定。這讓武則天徹底放棄了立武氏子弟為嗣,準備還政李氏。

2、由于營州之亂遲遲得不到平定,原本臣服的各族多有反叛,粟末靺鞨部首領大祚榮叛逃,并建立了渤海國。之后唐朝與后突厥、契丹、奚族、渤海國戰爭不斷。

3、唐玄宗時期,為了遏制契丹,不斷給安祿山增加權力,結果導致了安史之亂。

4、契丹后來因恨渤海國的出賣,而與之成為世仇,不死不休。

營州之亂爆發后,粟末靺鞨首領乞乞仲象另一支靺鞨酋長乞四比羽被迫臣服李盡忠,叛亂平定后,武則天先是假意赦免,后來又食言而肥,殺死了乞四比羽及其部眾。此時乞乞仲象已經去世,兒子大祚榮繼位,為求活命,他帶領部眾及一部分內附的高句麗人東渡遼水,欲打回東北老家去。

公元697年,在返鄉途中,大祚榮會同諸部于天門嶺全殲追殺的唐軍,順利率眾逃脫。

公元698年,后突厥默啜可汗與武周因和親問題反目,寇掠邊關,契丹與奚族轉而依附后突厥,中原通往東北的道路被阻隔,武周無法繼續征討叛逃的大祚榮部。

公元699年,大祚榮審時度勢,在東牟山(今吉林敦化)自立為靺鞨國王,并定其姓為“大氏”,因其父曾被武則天封為震國公,又對外稱“大震國”。從大祚榮依舊承認并接受唐朝的冊封來看,他本意并不愿與唐朝為敵,這也為后來成為大唐附屬國種下了因果。

建國后,大祚榮遣使與后突厥結盟,與朝鮮半島的新羅交好,夾縫求生。為了鞏固自身實力,他不斷收容、招攬各族遺民,靺鞨諸部中的泊咄、安居骨、號室等相繼歸附,還有乞四比羽的殘部、跟隨東奔的高句麗人、原本留在東北的高句麗人以及契丹、奚、室韋等族的部分部落都紛紛加入了大震國。在大祚榮的領導下,靺鞨國拓地兩千余里,國民十余萬,成為東北地區一股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公元705年,神龍政變,武則天退位,李顯復位。

不久,大唐與后突厥再度交惡,為了全力對付這個北方大敵,李顯決定對大祚榮政權進行招撫,大祚榮同意歸附。后來因契丹、突厥連年寇邊,道路被阻,此事不得不暫時擱置。

公元713年,先天政變,李隆基賜死太平公主,徹底掌控朝堂。此時的后突厥南侵無門,已經將注意力轉向西域,契丹各部飽受壓迫,也有了重新歸附李唐的打算。

為了進一步壓制后突厥,鞏固北疆安全,李隆基遣使東北,與大祚榮重啟和談。最終,大唐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以其地置忽汗州(治今吉林敦化),并加授大祚榮為忽汗州都督

自此,靺鞨國改為渤海國,正式成為唐朝勢力范圍內的一個附屬政權,名義上作為唐王朝設在東北地區的最高軍政機構。渤海國每年遣使以朝貢的方式與唐朝展開頻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往,開辟了兩族友好往來的先河。

公元719年,大祚榮去世,兒子大武藝繼位,萌生獨立傾向,先后發動了一系列對外戰爭,征服了鐵利、拂捏、越喜、虞婁等“東北諸夷”,對北方的黑水靺鞨造成威脅。

此時的后突厥默啜可汗已死,國力衰弱,黑水靺鞨不得不調整外交策略以應對來自南方的危機,于是公元722年,黑水靺鞨遣使入唐,請求歸附。

公元726年,唐玄宗設立黑水都督府,正式對黑水靺鞨實行管轄。大武藝聞之大怒,認為這是要南北夾擊的節奏,于是果斷發動了對黑水靺鞨的戰爭,后因弟弟大門藝反對出兵而導致兄弟反目,大門藝出走唐朝避難。此后,唐朝與渤海國矛盾愈深。

公元727年,大武藝遣使入日本,試圖勾結東瀛人對抗唐朝。此時正值日本的奈良時代,大量遣唐使往來兩國之間,日唐關系相當親密,日本怎么可能置大量遣唐使(很多都是貴族出身)的生死于不顧,進行蚍蜉撼樹,螳臂當車的作死行為,所以此事不了了之,但為后期兩國聯合壓制新羅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渠道。

此時,契丹的可突干正孜孜不倦地玩著廢立可汗的游戲,并不斷與唐朝為敵,大武藝遂遣使與之結盟,共同反唐。

公元732年,大武藝水陸并進,入侵唐朝,新羅黑水靺鞨室韋等部族發兵助唐,戰爭陷入膠著狀態。后來,大武藝認清了兩國差距,送還俘虜,遣使謝罪,主動撤兵。唐與渤海重歸于好。

公元737年,大武藝去世,其子大欽茂繼位,是為渤海文王。在位56年,始終秉承與唐交好的政策,不斷吸收中原文化,改革本國制度,國勢日盛。不過對內卻如皇帝一般。

大欽茂去世后,國內政局動蕩,內亂頻繁,渤海國一度陷入虛弱,直到公元818年,大祚榮之弟大野勃的玄孫大仁秀即位,是為渤海宣王。在他的領導下,渤海國大破新羅,征服靺鞨諸部,領土得到極大擴張。

在其之后,渤海國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諸多方面都有了極大的發展,進入全盛時期。《新唐書》中稱這一階段的渤海國為“海東盛國”

黑水靺鞨在這一時期的活動史料匱乏,大概率是成了渤海國的臣屬,畢竟雙方實力差距是很大的。黑水靺鞨因為遠離中原文明,發展速度非常緩慢,但是足夠野蠻,戰力驚人,只差機遇!

唐末五代十國時期,天下大亂,有關渤海國的記錄極少。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時期,渤海國內部各種矛盾已經十分尖銳,基本處于分崩離析的狀態。

而黑水靺鞨則在這一時期被契丹人稱作女真,原因不詳,大概率也是音轉、訛音等原因造成的,與其他很多民族的稱呼來源相似。后來,為避遼興宗耶律宗的諱,遼國史書將之寫作女直或女質。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

公元925年,耶律阿保機率親征渤海,于次年滅渤海國,改其為東丹國,立長子耶律倍為東丹國王。

亡國后的渤海遺民或留居故地抗爭,或顛沛流離四處投奔,或被強制內遷,最終與女真、蒙古、朝鮮、漢族等不同族群相互融合,消失不見。而以黑水靺鞨為主的女真各部相繼臣服于契丹,受其奴役。


大遼時代的女真

大遼時期,對女真諸部實行“分而治之”的策略,他們把女真內部的強宗大姓誘騙遼東半島,然后將之編入契丹國籍,稱作系遼籍女真曷蘇館女真,意思是:籬笆內的女真人。表明這些女真人是受到契丹人的直接統治,也叫作“熟女真”。

相對應的,生活在長白山,松花江以北,黑龍江一帶,未被編入遼國戶籍的女真人就是生女真,也叫“不系遼籍女真”,契丹人在這里設置王府,實行女真人自治,歲歲納貢,隨時調遣。

隋唐時期的黑水靺鞨構成了生女真的主體,分為互不統屬,規模不等的數十個部落,散居各處,從事農耕、狩獵等經濟活動,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就是出自生女真諸部中最大的完顏部落

完顏部落分為三大部及眾多小部落

金始祖完顏函普的完顏部,居住在今黑龍江阿城一帶;

完顏保活里的耶懶部,居住在今俄羅斯帕爾季贊斯克河流域;

完顏阿古乃的曷蘇館部,居住在遼東半島,屬于熟女真。

其他諸如:泰神忒保水完顏部、神隱水完顏部、雅達瀾水完顏部、馬紀嶺劾保村完顏部;陀滿部;加古部;術(烏)虎部;斡勒部;斡準部;統們水溫迪痕部;胡論水溫迪痕部;移里閔河溫迪罕部;仆散部。

金國始祖名完顏函普,渤海國人(存疑),國破后逃入朝鮮半島,六十歲時與弟弟保活里遷往白山黑水之間,兄長阿古乃留居高麗。

函普在完顏部居住期間,因妥善處理了部族糾紛,得到了完顏部的認可,娶了其族中同齡賢女為妻,孕育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其后裔完全融入了完顏部。女真諸部中“殺人償馬牛三十”的習慣法就是函普在處理這次糾紛時,流傳下來的。

金四世祖完顏綏可時期(大遼蕭太后掌權時期,也是契丹的強盛期),生產力得到極大進步,社會變革顯著,已擺脫穴居生活,進入鐵器時代,并發展出了農耕文明,對外征戰的能力增強。后遷徙至按出虎水(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東南阿什河)之側定居。

五世祖完顏石魯時期(同樣處在契丹強盛期),成功推行法制,并征服周邊部落,建立部落聯盟,完顏部逐漸強大。遼圣宗耶律隆緒任命其為“惕隱”(類似宗正卿,宗人府的職務,管理皇室諸事務,大遼名將耶律休哥就曾擔任此職),應該是對其作為完顏部落酋長的一種官方認可,并非真的讓他去遼國任職,這個職務也不可能由非契丹貴族擔任。

六世祖完顏烏古乃(大遼由盛轉衰的時期)在位期間,生女真有了具體的紀年,開始從蒙昧走向開化。

完顏烏古乃繼位后,積極推行父親的法治國策,并發動侵略戰爭,相繼征服白山、耶悔、統門、耶懶、土骨論等五個部落,并聯合生女真的剖阿里盆奴里奧里米越里篤越里吉“五國部”建立了更為強大的軍事部落聯盟。

此時,女真烏林答部實力強橫,其首領石顯對完顏石魯的法制政策不屑一顧,雙方沖突數次,完顏部多有敗績。石魯死后,其棺木竟遭到了石顯的劫掠,盡管最后被完顏部拼死奪了回來,但卻是顏面盡喪。雙方仇怨日甚。

完顏烏古乃掌管完顏部后,為了復仇,竟然違背生女真諸部一致對外的原則,私下投靠遼國,表面支持石顯,最終通過卑鄙手段(阻截鷹路)導致石顯被遼帝流放偏遠之地,其部族被完顏部吞并。

鷹路,是生女真五國部向遼國朝貢的至關重要的交通路線。

五國部盛產萬鷹之神——“海東青”,此物體型健碩,生性剛猛,飛極高,速極快,利爪鋒利且堅硬,上天可攻天鵝、大雁,入地可斗野雞,狡兔,端的是獵手最好的臂助!

遼國皇室貴族皆酷愛狩獵,尤喜獵天鵝,然而天鵝飛的極高,弓箭與普通的鷹隼根本難以企及,只有海東青可以捕捉。所以,為了能不斷獲取這種珍禽,遼國皇帝專門開辟了著名的鷹路。

鷹路的修建,不僅方便了海東青的入貢,更是成了貫通東北的交通要道,后世有關東北權力的爭奪基本都是圍繞這條鷹路展開,因此也有“半部遼金史,就是鷹路爭奪史”的說法。

正是因為看到了鷹路的特殊性。所以,完顏烏古乃便不斷利用大遼與生女真在鷹路上的矛盾,一方面獲得遼國的援助,一方面又征服更多的女真部落,實力愈加壯大。同時,他也清醒地認識到不能與遼國距離太近,以防止完顏部脫離生女真,更要避免完顏部遭到女真諸部的強烈抵觸。這其中的微妙平衡,完顏烏古乃掌控的恰到好處。后來甚至被遼帝封為生女真諸部節度使,成為大遼在生女真的代理人。

七世祖完顏劾里缽在位期間(遼道宗耶律洪基時期,蕭峰好大哥,無道昏君),繼任其父部落聯盟長的位置,后人稱之為“劾里缽聯盟”,并承襲大遼授予其父的生女真諸部節度使稱號。

完顏烏古乃所建立這個以完顏部為首的生女真大軍事聯盟,內部體制較為松散,盟友之間并不團結,在完顏劾里缽繼任后,矛盾爆發,一分為二,后經過長期爭斗,完顏劾里缽獲勝,諸部平定,部落聯盟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加強。

完顏劾里缽去世后,弟弟完顏頗剌淑繼位,鎮壓了再次反抗的紇石烈部,維護了部落聯盟的統一與穩固。

完顏頗剌淑死后,弟弟完顏盈歌繼位,鑒于完顏阿古乃家族勢力過大,女真其他各部紛紛結成同盟欲聯合將其絞殺,但最終還是被團結一致的完顏部擊敗,并借此機會,統一了生女真諸部,嚴令各部此后不得再建立任何聯盟,所有部族一律以完顏部的政策法令為行動準則,旦有違背,嚴懲不貸。女真至此已經初步完成了國家政權的建立

完顏盈歌去世后,大哥完顏劾里缽的長子完顏烏雅束繼位(大遼末帝天祚帝耶律延禧在位)。

隨著女真聯盟疆域的不斷擴大,不可避免地與朝鮮半島上的高麗王國產生沖突。雙邊從公元1104年至1109年圍繞曷懶甸地區的歸屬相繼爆發了一系列戰役,最終以高麗求和,曷懶甸歸屬女真而結束。戰后兩國維持了近百余年的和平,史稱曷懶甸之戰,韓國稱女真征伐。

公元1109年,女真諸部年景不好,五谷不豐,百姓生活困頓,犯罪頻發,為了安定民心,完顏烏雅束的弟弟完顏阿骨打建議兄長,執行三年免稅的政策,以緩解百姓生活壓力。此舉讓女真諸部對完顏阿骨打充滿感激,人心歸附。

公元1113年,完顏烏雅束去世,弟弟完顏阿骨打繼位,后世稱之為金太祖。


女真崛起

完顏阿骨打,自幼力大無比,精于弓矢(女真人多擅射),勇武善戰。在哥哥去世后,接任了部落酋長之位,稱“都勃極烈”(都部長)。

此時的大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已經徹底踏上了屬于亡國之君的標準軌道,親小人,遠賢臣,生活奢靡,嗜酒好色,沉迷游獵,荒廢朝政。

面對日漸強盛的女真諸部,天祚帝根本不以為意,反而繼續按照以往的慣例,對生女真諸部實行剝削、壓榨、欺凌、威脅等管理手段,這使得女真人的反遼情緒日益高漲,直至完全公開化。

公元1112年,天祚帝耶律延禧赴東北巡狩,于混同江舉辦頭魚宴,并召集女真各部酋長前來朝賀,席間要求眾酋長起舞助興,唯有完顏阿骨打無動于衷。天祚帝起初惱怒,欲殺之,后在大臣的勸說下,才放棄了對其的懲罰。這應該是完顏阿骨打一生距離死亡最近的時候。

回到部落后,完顏阿骨打便與兄長一道開始為反遼大業做準備。繼任酋長后,完顏阿骨打對女真內部諸多事務做了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完善“猛安謀克制”,將之發展為一個行之有效的社會軍事組織。

閑時生產,戰事應召,自備武器、戰馬、糧草;50戶為一蒲輦300戶為一謀克,10謀克為一猛安,猛安之上置軍帥,軍帥之上設萬戶,萬戶之上有都統

公元1114年6月,遼天祚帝派使臣授予阿骨打節度使的稱號。阿骨打派習古乃等去遼朝,索要逃奔在遼朝的星顯水紇石烈部長阿疏,借以探聽遼朝內部的虛實。習古乃回報遼天祚帝統治驕肆廢弛。阿骨打建城堡、修器械,準備南征攻遼朝。遼天祚帝命統軍蕭撻不野領契丹、渤海兵八百人進駐寧江州防備。阿骨打調集各部落軍兵,決意攻遼。

公元1114年9月,阿骨打率領女真諸部正式起兵反遼,一路勢如破竹,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遼軍莫不能制。

公元1115年正月,完顏阿骨打正式稱帝建國,定國號“大金”,未定都,稱帝所在乃今哈爾濱地區,于酋長帳篷里登基,稱之為“皇帝寨”

關于國號,后世爭議甚大,并無定論。

1、定國號時,阿骨打表達了如下內容:遼,乃鑌鐵之意,鐵易生銹;惟有金,不會變質,金是白色,完顏部尚白,故定國號為金。

此處的金,應該指代的是白銀,漢代稱銀錫合金為白金。

2、女真興起于按出虎水,也叫金水,故定國號為金。

3、阿骨打建國后并未定國號,宋金海上會盟后,宋人建議女真人以“金”為國號,因為宋朝以“火德”自居,火能克金,如此一來,宋朝便可壓制住崛起的女真。女真人本就不了解漢文化,高深莫測的五行生克原理更是無從知曉,于是在宋使天花亂墜的忽悠下,就高興地拿去用了。

4、建國之初定國號為“女真國”,后來改稱“金”,原因是完顏部興起的按出虎水地區盛產黃金。

女真建國后,繼續推進,于當年九月攻破黃龍府,徹底掌控鷹路。

東北局勢的急劇惡化令天祚帝大為震動,遂征召大軍,御駕親征,結果未戰先怯,臨陣脫逃,致使大軍潰敗,繼而喪失大片領土。于此同時,大遼國內叛亂驟起,天祚帝又不得不回軍平叛,遼亡金興,大勢已定

公元1116年,金軍攻克遼國東京遼陽府熟女真相繼歸附。

公元1118年,看到遼國大勢已去,金國必將取而代之。雞賊的宋徽宗便與蔡京、童貫等人商議,聯金滅遼,如此不僅可以與未來的強鄰交好,還可以嘗試收回丟失兩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

為了不引起契丹的警覺,宋使乘船出海,以經商之名深入遼東,與金國接觸。

完顏阿骨打對契丹人深惡痛絕,但對漢人卻抱有好感,特別是中原文化對其吸引力巨大。所以,面對南方客人的請求,完顏阿骨打力排眾議,選擇了結盟。正是因為完顏阿骨打的崇漢思想,導致其后代子孫也多崇尚漢化,這對金國后來推行漢化政策產生了深遠影響。

女真建國后,朝廷的典章制度都是由投降的漢臣仿照漢制所定。女真姓氏皆有漢姓,皇族完顏氏的漢姓為“王”,完顏阿骨打漢名王旻(有天空之意)。不同于北魏拓跋氏的改姓,女真人不僅有漢姓漢名,同樣保有女真名姓,政府并未強制使用漢名漢姓。因此,時常出現漢名與女真名混用的情況。比如,完顏阿骨打也被叫做完顏旻,其弟完顏吳乞買(金太宗)也被叫做完顏晟。

公元1119年,完顏希尹葉魯以契丹大字和漢字為基礎,創制出了女真大字。

公元1120年,經過近三年的談判(往來不便所致),宋金達成海上之盟:金兵攻取遼中京(今內蒙古寧城西大明城),宋兵攻取燕京(今北京),彼此兵不得過關,滅遼后,宋得燕云地,以獻納于遼的歲幣獻納于金。

同年,金軍攻克大遼上京臨潢府內蒙古巴林左旗),天祚帝逃往西京大同府,大遼半數領土已歸金國。

公元1121年,方臘起義,宋徽宗派童貫帶領十五萬大軍南下,一舉平定,方臘被押解京城斬首;同年,竄入江南的宋江起義軍也被張叔夜招降(次年,宋江復叛,戰敗身死)。

公元1122年,金軍攻克中京大定府(內蒙古寧城縣西北),天祚帝逃往鴛鴦泊;

金軍完顏杲完顏宗翰分道追擊,天祚帝又一次逃往西京大同府;

四月,西京陷落,天祚帝逃往夾山;遼國重臣耶律大石、李處溫等不知陛下蹤跡,遂擁立耶律淳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一帶,也叫燕京)稱帝,史稱北遼

按照宋金盟約,燕京由宋朝負責攻取。于是,宋徽宗命童貫、蔡攸(權奸蔡京之長子)二人多次率軍攻打燕京,結果不是無功而返,就是被北遼大軍擊敗。望城興嘆,丟人現眼!無奈之下,宋朝只好邀約金國共同進攻燕京。

十二月,金軍兩路并進,恰遇燕京地震,遼軍不戰自潰,金軍輕取燕京,北遼滅亡。至此,大遼五京全部被金軍攻克,其國土已基本納入金朝版圖。

公元1123年,完顏阿骨打命金軍將燕京及周邊諸城洗劫一空,然后按照約定,把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順州、景州、薊州等空城還給宋朝。在最后安排完追擊大遼殘余勢力的任務后,阿骨打領兵回師。

同年八月,在返回上京的路上,順利完成建國與滅遼兩件大事的完顏阿骨打病逝,時年五十六歲。弟弟完顏吳乞買即皇帝位,是為金太宗


女真篇內容較多,金與兩宋的交往還在創作中,敬請期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6肅慎--中國古代民族部落之一
滿族的前世今生
細說農安“前世”
渤海國傳奇:效忠大唐200年 勇士輩出號稱“3人頂1頭猛虎”
一文概括清楚東北四大族系,以及各少數民族源流
韓國發行《渤海國》郵票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口市| 安丘市| 西和县| 韩城市| 南汇区| 旌德县| 二手房| 泉州市| 乌兰县| 荣成市| 西青区| 岳阳县| 昌乐县| 佛冈县| 嘉黎县| 突泉县| 玉林市| 太保市| 山东省| 郴州市| 辛集市| 北宁市| 新津县| 互助| 宁都县| 富蕴县| 海门市| 岳池县| 涞水县| 淮滨县| 永和县| 南乐县| 铜川市| 新河县| 太湖县| 郯城县| 安福县| 新乡市| 嘉禾县| 淮安市| 呼伦贝尔市|